
出版社: 武汉
原售价: 59.80
折扣价: 29.47
折扣购买: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英汉双语版)
ISBN: 9787543068650
作者:古斯塔夫?勒庞(Gustave Le Bon,1841-1931),法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群体心理学创始人,有“群体社会的马基雅维利”之称。他自1894 年始,陆续推出《各民族进化的心理学规律》《法国大革命和革命心理学》《战争心理学》等多部著作,其中以《乌合之众》最为著名,影响最为广泛,在学术界有着深远的影响。
第一卷 群体心理 第一章 群体的一般特征 1. 群体是个活的生物 许多人凑在一起,就叫群体。 不管他们是谁,不管他们是干什么的,也不管他们因为什么凑在一起,只要他们凑在一起,就是一个群体。 或许我们会认为,这些人虽然组成了一个群体,但他们中的每个人仍然是独立的,和他单独一个人的时候没有什么区别。 但是现代心理学可不这么认为。 在现代心理学看来,群体一旦形成,就立即有了群体的特点,这种特点与其中任何一个人的特点都不同,却和每一个群体的特点没什么区别。 所有的群体都是一样的,群体就像一个活的生物,它有自己的感情,有自己的思想,这种群体中共同的感情和思想,就是所谓的“群体心理”。 “群体心理”是不可靠的,是暂时的,一旦构成群体的人各自离散,每个人就又立刻恢复到了自己以前的状态。但在群体之中,他的个性却消失了,不见了,这时候他的思想、感情所表达的与群体的思想感情完全一致。 有关群体共同的心理状态没有明确的术语可以表述,我们只能称之为组织化的群体,或者叫心理群体。 这个组织化的群体是一种极为特殊的存在,他的行为体现为精神的统一律。 2. 构成群体的条件 但是,一些人偶然出现在同一个场合,这还不足以构成组织化群体的特点。大街上往来穿梭的人虽然同时出现在同一个地点,但是这些人的目标各不相同,就构不成心理学意义上的群体概念。 真正意义上的群体,是有其前提条件的,缺少了这个条件,一群人就称不上是群体。 群体中的人有两个共同的特点:首先是每一个人个性消失,其次是他们的感情与思想都在关注同一件事。 有时候,即使这些人不在同一个场合,但如果符合这个条件,也可以称之为一个群体。 较为典型的是一种激烈感情的促动,比如大家共同关心的国家大事,一旦太多的人同时考虑这个问题,那么这些原本独立的个人就立即形成一个群体。 一个偶然的契机,可以让这些原本分布在四面八方的人同时聚集在某一个场所,这时候,这群人就立即表现为同一种心理特征,他们的行为再也没什么区别了。 所以,有时候三五个人会形成一个群体,而成千上万的人凑在一起却未必会发生这种心理现象。 任何时候,一个民族都不可能同时出现在一个共同的场合——人数太多了——但不管他们在哪里、他们彼此之间的距离有多远,他们是同一个群体,他们的行为表征没有任何区别。 3. 群体的相同与不同 心理群体形成之后,就会表现为一种共同的、暂时的,然而又十分鲜明的普遍特性。除此之外,群体还会表现出一些附带的特性。 组成群体的人员不同,那么除了普遍特性相同,不同的群体的附带特性也不一样,而且,群体的精神结构也会有所不同。 这样,我们就可以对群体进行分类。 所有群体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不管群体是由什么人组成的,所有的群体都有着一致性。 除此之外,不同的群体还有不同的附带特点。构成群体的人员不同,其附带的特征也就有所不同。 所以,我们可以根据群体的普遍特性来辨认群体,同时又可以根据群体的不同附带特性将他们区别开来。 4. 群体共性的研究方法 现在,我们先来看看群体的共同特性。 我们就像自然科学家一样,先将人类分成一个大的族系,找到并描述出所有族系共同的特点,然后再区分出不同族系的个性特点。 但是族系研究相对来说简单很多,而群体的心理却几乎无从着手。 构成群体的种族不同,群体心理就有所不同。 同一种族的构成方式或比例不同,群体心理同样也有所不同。 刺激群体心理的要素不同,群体心理就有所不同。 即使群体承受同种类型的刺激,但刺激的强度不同,群体的心理表现仍然会有所不同。 以上诸多因素的变化构成了群体心理研究的困难,当然,个体心理学的研究也同样会遭遇这些困难。 比如说,只有在小说中,一个人的性格才会一生不变。 再比如说,只有环境的完全一致性,才能造成族群性格明显的单一性。 诸多权威资料都告诉我们:任何一种精神结构都包含着各种性格的可能性,而环境的突变,却会让这种可能性表现得更为突出。 这样,我们就会明白,为什么法国国民公会中那些最残暴的成员竟然都是些平常表现最温和的人。当环境正常的时候,他们是一些合法的公民或是善良的官员;而当环境突变的时候,他们表现出来的那种邪恶、残暴,就连他们自己也无法相信。等到暴虐过后,他们又都恢复了此前的善良与谨小慎微,成为最老实最温顺的民众,拿破仑就是在他们中间找到最恭谨的臣民的。 但是我们没办法对群体强弱程度不同的组织做出全面的研究,我们能够做到的,最多只是研究那些成熟的群体——也可以称之为完全组织化阶段的群体。 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看清楚群体可以演化成什么模样——不管它最终变成什么模样,肯定不会是你想象的那样一成不变——也只有在这种发达的组织化阶段,种族那些看起来似乎永远不会发生变化的特征才会体现出一种新的特点。 在这种情况下,群体的全部感情和思想就会表现出明确的指向,我们甚至能够看到这期间所有变化的细节。 同样是在这种特殊条件下,我们前面所提到的“群体精神统一性”的心理学现象才会体现出其规律性的变化。 在群体的心理特征变化中,有一些可能与独立的个人没有任何不同,而另外一些特性却完全是群体所特有的,这些特性从未在一个人身上具体体现出来,可是当这个人成为群体中的一员的时候,他的举止表现却不可思议地体现出了这一特性。 这种奇异的特性也只有在群体中才有,而这正是我们关注的目标。 5. 群体共同的心理特征 所有的群体,都具有这样一个共同特征: 构成这个群体的人,不管他是谁,不管他们的生活方式有多大区别,不管他的职业是什么,不管他是男是女,也不管他的智商是高是低,只要他们是一个群体,那么他们就拥有一个共同的心理——集体心理。 当他们成为群体中一员的时候,他们的感情、思维和行为与他们单独一个人的时候迥然不同。 他们在群体中的思维观念或者感情,在他们单独一个人的时候是绝无可能出现的,即使出现,也绝不会形成具体的行动。 这就是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特点,心理群体是一个由异质成分组成的暂时现象。当足够数量的不同个体聚集在一起的时候,就像是诸多的有机质集聚在一起形成的细胞一样,当这些类别成分完全不同的细胞组成一个新的生命个体的时候,这个新的生命个体的表现与构成它的细胞组织完全不同。 完全不同的个体会组成一种全新的存在,这个全新的存在与构成这种存在的每一个个体没有任何共同之处。 哲学家赫伯特?斯宾塞认为:在形成一个群体的人群中,其属性表现为其构成要素的总和或是它们的平均值——但这个观点完全是错误的,是缺乏统计学依据与相关例证的。实际情况是,正像两种化学元素——如酸和碱——产生了化学反应之后形成了一种新物质一样,这种新物质的属性完全不同于使它得以形成的那些元素的基本属性。 而群体的表现也正与构成群体的每一个人完全不同,没有任何或丝毫的相近之处。 ※ 在社会心理学领域已经写出的著作中,最有影响者,非勒庞的《乌合之众》莫属。——社会心理学家F.H.奥尔波特 ※ 勒庞的《大众心理研究》是一部当之无愧的名著,他极为精致地描述了集体心态。——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 勒庞这本书具有持久的影响力,是群体行为的研究者不可不读的文献。——社会学家墨顿 ※ 《乌合之众》颠覆了人们通常对群体的认识,将群体的特点剖析得淋漓尽致,让人先是惊异,后是佩服,继而是深深的思索。此次出版,出版方选用精装装帧,中英文双册套装,封面设计冷峻、大气,与主题丝丝入扣,精致、精美。非常值得收藏、品读。了解群体心理学,古斯塔夫的著作是一定要读的。中英文对照也更加有利于对原著的理解。可以说,这是一套很实用的心理学入门读物,值得拥有。——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