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的财商启蒙课:替孩子攒钱,不如教孩子花钱

给孩子的财商启蒙课:替孩子攒钱,不如教孩子花钱
作者: 赛美
出版社: 湖南教育
原售价: 49.00
折扣价: 31.90
折扣购买: 给孩子的财商启蒙课:替孩子攒钱,不如教孩子花钱
ISBN: 9787553981840

作者简介

赛美 拥有17年财富管理经验,在家庭风险管理、财富传承、家企资产隔离、现金流管理等方面有丰富经验。热衷于教育与公益分享,是“赛美火星财团”创始人、国家高级理财规划师、家族财富认证讲师,“中国太平”区域总监。曾获中国保险名家管理金奖、百万圆桌(MDRT)TOT顶尖会员、国际龙奖IDA白金奖。

内容简介

1-2钱是万能的吗? 父母一味地用金钱和物质来替代陪伴,最终只会造成孩子对钱产生认知上的偏差,父母应该教给孩子正确的金钱观念。 有钱固然是好的,钱能够让我们的物质生活更富足、精神生活更丰富。能够拥有更多的钱,是人人都向往的一件事情,以致于很多人认为只要有了钱,就能够拥有一切,钱能够带来幸福。但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 钱作为一般等价物,是物物交换和衡量价值的基础。作为人类文明的重大发明物,从古至今人们对钱的崇拜和推崇更是十分常见。钱虽然对推动人类社会进步产生了不小的功劳,但同时也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当孩子成长在“金钱至上”的家庭环境中,自然会认为钱能够给人带来一切,会认为“钱是万能的”。作为父母,无论家境如何,都应该给孩子灌输正确的金钱观和价值观。 1. 钱是对物质世界掌控能力的量化表现 钱最初产生是为了方便人们以物换物,发展至今可以衡量具体物品或事物的价值。它方便了人们对不同物品或事物进行“定价”,以体现价值,并促成交易。因此,从本质上来说,“钱”更多的是一种工具。你拥有的钱越多确实能够代表你能购买更多的物品,以及获得更高的价值。但是别忘了,交易也是要讲究“你情我愿”的,即便你拥有再多的财富,对方如果不愿意与你做交易也是徒劳。就好比阳阳与另一个小朋友争抢玩具,绝不会因为阳阳家境好,小男孩就会放弃争夺这个玩具,对于阳阳来说,也不会因为自己爸爸妈妈有钱,他就一定能买到这个玩具的。 2. 钱能创造优越的物质条件,不一定能提供丰富的精神生活 拥有更多的金钱能够给人带来更为舒适和优越的生活,但是并不是只要住高级小区、开高档车、穿名牌衣服就能拥有完美生活了。比较完美的生活状态应该是有较好的物质生活基础的同时也有丰富、愉悦的精神生活,如果只有好的物质条件,而精神生活却一片空虚、无趣,想必拥有再多的金钱也无法真正享受生活吧。 即使物质生活优渥但缺乏父母的陪伴和教育,孩子的童年也不会过得幸福。父母以为给孩子更多的钱,为孩子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就是爱孩子,却不知孩子最想要的是父母的用心陪伴和关怀。 3. 美好的生活往往是“千金难买”的 明代冯惟敏曾言:“好弟兄宦业成,老夫妻福寿全,喜的是千金难买子孙贤。”这句话中提到了事业有成、福寿双全、子孙贤良是用金钱都换不来的。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坐拥金山银山的帝王用钱换不来真才实干的臣子;富甲一方的商人换不来真心实意的爱情;资产丰厚的老人换不来子女和睦……如果只希望通过用财富来换取美好的生活,恐怕会让你失望。 即使在科技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我们在金钱的支撑下可以享受更加便捷和舒适的生活。虽然手中的钱越来越多,生活越来越好,但再多的财富也依旧无法阻止人类的衰老,也无法买到家庭和睦,更买不到所谓的“终极自由”。 可见,金钱只是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这个时代的一个重要的工具。它虽然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但绝对不是万能的存在。我们的生活并不因住上豪宅、开上豪车、用上高档物品就幸福美满了,没有愉悦充实的精神生活,人生也是残缺而不圆满的。一个人即使拥有很多财富,但如果精神上是空虚的,其实也并不幸福,甚至还会因金钱的束缚而感到痛苦。 常言道:“钱不是万能的。”人活在世上除了追求物质生活的满足更应该追求精神世界的充盈。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应该引导孩子追求更远大的理想和抱负,而不是将拥有更多的金钱作为目标,把物质看得那么重。如果家长习惯以金钱的多少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只会让孩子变得“金钱至上”“唯利是图”。家庭是谈“爱”的地方,只有在“爱”的灌溉下家庭才能和睦,亲子、夫妻间才能够相处融洽。 教孩子如何花钱,这是我们的教育中缺失的重要一课。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拥有财产的家庭越来越多,理财教育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父母希望孩子能过上富足美满的生活,可现实中因为缺失了财商教育这门家庭“必修课”,孩子没有理财意识,更不懂理财方法,不知道如何支配已有财富,更别提创造更多财富。有的父母已经开始意识到财商教育的重要性,但却不知怎样跟孩子开口谈“钱”。本书用父母看得懂的语言、学得会的方法,手把手教父母带领孩子一起学习理财,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财富观,做金钱的主人,享受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