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运而筑:京杭大运河山东段建筑景观历史文脉保护与传承

循运而筑:京杭大运河山东段建筑景观历史文脉保护与传承
作者: 隋艳晖|责编:赵研//刘屹立
出版社: 江苏科技
原售价: 98.00
折扣价: 63.70
折扣购买: 循运而筑:京杭大运河山东段建筑景观历史文脉保护与传承
ISBN: 9787571331504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1绪论 1.1研究背景 1.1.1 中国大运河被成功选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大运河工程浩大、历史悠久,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 的伟大历史工程,在我国璀璨的文化发展史上具有不可 小觑的地位,已经成为我国的文化符号之一。2009 年 11 月,国家旅游局决定将以长城和丝绸之路的发展策 略来建设京杭大运河,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文化与经济价 值。2014 年6 月,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 遗产名录,这条世界上建造时间最早、空间跨度最大的 人工运河再次走入人们视线,成为运河文化保护的新起 点。 1.1.2 弘扬和发展大运河文化是文化强国建设的重 要内容之一 大运河作为贯穿中国南北的交通线路,在文化交融 发展上起到的作用无可替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要 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宝贵的大运河文化遗产。2019 年2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大运 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对大运河传承的优秀 传统文化进行了详细解读,对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 提出了系统详细的要求和部署,提出重点着力打造大运 河文化带,充分挖掘展示大运河丰富璀璨的文化,从历 史和当代的多重角度,开展大运河文化传承保护工作。 建设大运河文化带理念的提出开启了运河文化整体性保 护的新篇章,《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明 确提出了“河为线,城为珠,线串珠,珠带面”的思路 ,城是大运河的明珠,大运河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 保护发展研究再一次进入人们的视野,成为弘扬和发展 运河文化、打造运河文化繁荣带的重要 突破口。2021 年4 月,中央宣传部出台《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十四五”重点项目规划》将 “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作为新设项目纳入, 制定了五年发展蓝图,摸清传统文化家底,致力优秀文 化振兴,进一步推动了大运河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1.1.3 大运河传统文化遗产保护的迫切需求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共中央 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提出,应该详细阐述文化 的本质,深入研究和解释中国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 络和基本取向,保护文化遗产的传承。着重加强对历史 文化街区和城市特色管理等项目的打造,精制一系列突 出文化特色的经典元素和标志性符号,并将其融入城市 建设之中。 大运河是经过长期历史积淀形成的文化遗产,具有 不可复制性,更无法模仿,其文化价值是不可替代的。 其中,传统村镇和文化建筑遗产是大运河传统文化景观 空间的典型代表。2012 年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 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的指导 意见》,明确了传统村落的保护传承和利用的具体要求 。随着我国传统村落保护力度的加强,京杭大运河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