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江苏文艺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39.80
折扣购买: 历史的照妖镜
ISBN: 9787559489258
烟雨、萧十一,“90后”作家,六神磊磊团队核心成员。烟雨原名李坤,陕西汉中人;萧十一原名华裕和,重庆巫溪人。他们是历史类公众号“历史的旁光”的主笔,先后参与六神磊磊多部畅销作品的创作,包括《越过人生的刀锋:金庸女子图鉴》《为孩子解答<西游记>里的不解之谜》等。多篇文章网上阅读量过百万,是引人瞩目的“新生一代”。
引子:岳飞之死——1142 年的一面照妖镜 一 那年,岳飞从前线撤军了,被十几道金牌召回。 他不知道,等待他的将是灭顶之灾。从他被解除兵权,投入临安府大狱,到含冤而死,这套流程走完,也不过一年时间。 在最后的供状上,只留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字。 史书记载:“天下冤之,闻者流涕。” 一般,关于岳飞的故事说到他死亡的那一刻就结束了,但这一事件的背后,几个小人物的不同选择,也颇值得玩味。 岳飞之死,犹如一面照妖镜,照出了当时的众生百态。 二 杀死岳飞,很容易,也很困难。 容易在于,这是宋高宗特地下达的旨意,二指宽的条子递进去,人说没就没,谁拦都不好使。 而难则难在,擅杀功臣这种事站不住脚,容易遭人诟病,谁杀谁担责。 当时韩世忠特地跟秦桧聊起这件事,秦桧回答:“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 意思很明确,这事有没有罪名并不重要,是上面那位的意思。 韩世忠答:“‘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他说对了,这桩案子,天下人是不会服气的。 为了在舆论上站得住脚,朝廷特地将岳飞“逮系诏狱”的事,“榜示”朝野。不仅要弄死岳飞,还要把他的名声搞臭,将其定为叛臣逆党,打成大坏蛋。 结果,民智水平都很高,大家压根儿不相信,反而引起了他们剧烈的反弹。 从岳飞入狱到被杀期间,南宋朝野像是被投入了一颗炸弹,炸翻了天。 三 岳飞蒙冤下狱是当时牵连最广的政治案件。 一边疯了一样为岳飞上书,申冤,另一边铁了心要惩办岳飞。 赵构也是铆上了:既然这么多人要仗义执言,那就成全你们,干脆一并都办了。 负责审理案件的大理寺丞李若朴、何彦猷,不肯配合皇帝的意思,不理会赵构在那边使眼色,率先为岳飞开脱,认定他无罪。 赵构一掀桌子,连个案子都不会审,你们俩都别干了,于是将二人双双革职,换个人来继续审,直到审出他要的结果为止。 御史中丞何铸是赵构的人,他被寄予厚望去罗织罪名,审讯岳飞。 结果岳飞一脱衣服,露出背后“尽忠报国”四个字。何铸双手一摊,原地变节,把这活儿推了:不好意思,批斗这个人我怕是要被戳脊梁骨,谁爱去谁去。 赵构气得二次掀桌,何铸被罢了官,后被贬谪徽州。 枢密院编修胡铨,一个八品小官,上书不只要为岳飞鸣冤,还请斩秦桧,结果被贬谪海南。 如果说这些人分量不够,还有一个人,齐安郡王赵士 ,他是正 儿八经的皇亲国戚,跑去找皇帝当面理论,什么狠话都放了,大概是说:如果岳飞有问题,你把我全家百口人杀了都行。 结果呢,管你什么皇亲国戚,为岳飞求情,搞你没商量。很快, 赵士被“罢其宗司职事”,后“窜死建州”。 除了那些站出来说话的,倒霉的还有那些跟岳飞有渊源的,他们在那段时间纷纷垮台。 有个姓李的小校,被岳飞牵连,“编置全州”。 有个叫黄彦节的宦官,就因为受过岳飞恩惠,导致“枷项,送容州编管”。 那时候,朝堂上互相攻讦最狠的话就是:“你跟岳飞有关系。” 这种指控杀人不见血。比如,有人说前荆湖北路安抚使刘洪道与岳飞过从甚密,结果刘洪道就被流放柳州。 在朝廷里百官斗得不可开交之际,民间传来了为岳飞鸣不平的声音。 四 第一个人,叫刘允升。 可能九成九的人都没听过这个名字。 很正常,这个人非富非贵,生辰年岁,史书上一概没写,是个货真价实的平头老百姓。 当时岳飞刚下狱,不服气的人很多,为其叫屈的人也很多,刘允升就是其中之一。 他不满足于只做个围观的人,他还很天真地想去参加辩论,要跟朝廷讲一讲道理,想让朝廷知道岳飞是忠臣。 你说他傻不傻,岳飞是忠臣还是奸臣,皇帝不知道吗,当朝百官不知道吗,还要你多说? “肉食者谋之”的事情,你一个平民搅和进去干什么呢?就算政治敏感度再差,往朝堂里看看,那么多被贬为庶民、流放异乡的,都是前车之鉴。 这么多高官要员,都在岳飞这事上翻车了,你刘允升,一个升斗小民,竟然还主动往前凑,何德何能啊? 朝廷上的反对派对官员下手再黑,好歹要遵守大原则,留一条生路。即使是芝麻绿豆大的官,最多是被免官流放了事,少有直接弄死的。你一介布衣竟然自己送上门来找不痛快,下场用脚指头也猜想得到。刘允升的状纸刚递上去不久,就被杀了。 不久之后,岳飞也冤死狱中,刘允升的上书,对岳飞的案子毫无助益,还白白搭上了自己的性命。 唯有史官记住了这个名字,在正史里留下一句:“布衣刘允升上书讼飞冤,下棘寺以死。” 五 在当时的朝堂上,也不全是硬骨头,见风使舵的伪君子也不在少数。比如当时的漳州知府。 岳飞已死,并被贴上了叛逆的标签,他的家人都被牵连,流放到了苦地方,钱粮都按最低计数发放,只能勉强度日。 漳州知府揣摩上意,感到落井下石是稳赚不赔的买卖,于是他写了一封奏折,提议中断对岳家的生活供给,行钝刀杀人之法。就这事,秦桧没搭理他。 类似这样的人,朝堂里也有,比如姚岳。他是当时的左朝散郎。他跟岳飞是有交情的,原本关系还不错,岳飞出事后,他快速跟岳飞划清界限,当不认识这人。 岳飞死后很多年,尸骨都凉了。本来人死如灯灭,有什么都该翻篇了。姚岳聪明得很,知道皇上时隔多年仍旧对“岳飞”这两个字着急上火,有天他灵光一闪,觉得这事还有剩余价值可以压榨。于是把岳飞从故纸堆里刨出来,跑去向皇帝建言献策,怒表了一波忠心。他 原话是这么说的: 乱臣贼子侵叛王略,州郡不幸污染其间,则当与之惟新。今夫岳飞躬为叛乱,以干天诛,虽讫伏其辜,然湖、湘、汉、沔皆其生时提封之内,而巴陵郡犹为岳州,以叛臣故地又与其姓同,顾莫之或改。 这用词相当恶毒,大致说,为了消除岳飞这个叛贼的影响力,我们不如把跟这个名字有关的地方名都改了算了。 神奇的是,这个建议竟然真的通过了。 赵构下诏:改岳州为纯州,岳阳军为华容军。 六 当时,朝堂上的风气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 岳飞卒于狱,时廷臣畏祸,莫敢有言者。 在这种情况下,第三个人登场了,他叫隗顺,只是一个小小的狱卒,在官僚体系中是妥妥的底层人士。 岳飞之死卷起的这场朝堂风云,各路权贵大臣的倾轧,并没有波及他。 作为一个底层小官员,他看到了岳飞被羁押、收监、处死的全过程,他对岳飞的冤屈看得比别人更深切,也知道跟这个人沾边的事有莫大凶险,但他还是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 一天,趁着夜色,隗顺找到岳飞的遗体,背在身上,绕过监守人员逃出了城,将其葬在北山边上,入土为安。隗顺不敢立碑,找来两棵橘子树种上,方便日后辨认。 做完这一切,回去之后,隗顺什么也没有说,将这件事放在心里守了一辈子。 你说他图什么呢?在当时那种高压政策下,私下为岳飞说句好话都要倒霉的,一个跟岳飞八竿子打不到一块儿去的狱卒,吃了熊心豹子胆,敢给岳飞收尸。一旦被发现,八成连申辩的机会都没有就被拖下去斩首了。 但隗顺就这么做了,老死之际,他才跟儿子吐露这个藏在心里多年的秘密,并嘱咐道:“如果今后朝廷为岳飞翻案,要寻找他的尸体,为他正名礼葬,你就把位置告诉他们。” 从这番话中不难看出,他相信公道和正义,相信终有一天世道会还岳飞清白。 终于,1162 年,宋孝宗继位,马上下旨为岳飞平反: 卿家冤枉,朕悉知之,天下共知其冤。 并赐其谥号“武穆” 。 到了这个时候,岳飞的尸体才重见天日: 尸色如生,尚可更敛礼服。 此后,岳飞极尽哀荣,生平故事被长久传颂,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有这么一些小人物,曾为了岳飞的事,抗争过,奔走过,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他们的行为也许无足轻重,跟那些大人物更是没法相提并论,而且也只能在史书的只言片语中寻找到他们在过的证明,但他们的行为值得人们尊重、感怀。 有时候,小人物在历史上散发的光,也会熠熠生辉。 1、本书由互联网热门团队六神磊磊工作室出品。 畅销书系列《历史的温度》的作者馒头大师作序。 历史大咖六神磊磊、馒头大师、押沙龙、张明扬重磅推荐。 2、热门话题,多维度剖析:本书以“岳飞之死”这一极具话题性和吸引力的历史热点事件展开,人性、权力、欲望、忠诚与恐惧交织,历史的舞台上演着怎样的人性大戏?本书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多维度深入剖析,挖掘历史背后的故事,展现人性的复杂性与多面性,为读者呈现复杂、立体、全面的历史画卷。 3、全新视角,深度解读:本书不仅是一部关于“岳飞之死”的深入剖析,更是照亮历史幽暗角落的“照妖镜”: 岳飞抗金形势大好时,为何却遭冤杀? 狄青战功赫赫,为何遭排挤? 文天祥坚贞不屈,是否真有投降之意? 于谦正直忠臣,如何卷入政治漩涡? 戚家军抗倭英雄,经济问题何解? 袁崇焕守护明朝,为何落得谋反的罪名? 权力斗争的残酷、人性光辉与阴暗的交织、忠诚与背叛的抉择……全书通过一系列不同时代的案例分析和对比研究,将“岳飞之死”这一历史事件置于更广阔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中进行考察,从而揭示出更为深刻的历史规律和人性真相。它摒弃了传统历史叙事的单一视角,以全新维度穿透历史的迷雾,直击人性的本质。在这面“照妖镜”下,历史的复杂性和多面性被无限放大。 4、真实还原,丰富史料:一本书带你读懂从帝王将相到士卒百姓的人物行为背后的逻辑。本书用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剖析,深入挖掘事件背后的人性因素,揭示那些隐藏在历史表象之下的真相与规律。从官方记载到历代野史、民间传说、个人回忆录等,多视角解读历史事件,通过详尽史料和严谨考证,还原历史事件本来面目。 5、彩色图文装帧,丰富的史料佐证,还原历史的真相:全书四色印刷,以图文互证的呈现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呈现历史的真实面貌,不仅更能有力地佐证历史的真相,让读者能够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历史。 ●直观展现古人绘画的岳飞、狄青、文天祥、于谦、戚继光、袁崇焕等伟大英雄人物肖像。 ●详细展示多幅和本书人物密切相关的名人书法真迹,帮助读者更深刻地理解历史人物的精神世界。 ●插图有文献资料价值,附有详细释文和解读,引导读者深入思考历史事件和人物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与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