慰安妇

慰安妇
作者: (德)鲁特·哈罗|译者:赵兴辰
出版社: 上海译文
原售价: 28.00
折扣价: 22.20
折扣购买: 慰安妇
ISBN: 9787532769599

作者简介

德籍以色列裔汉学家鲁特·哈罗博士于1957年出生在以色列,1980年移居德国。1994年进大学学习汉语、戏剧、媒体科学,后曾赴南京留学。她的硕士论文《拉贝在中国》于2008年由江苏教育出版社翻译出版。 哈罗博士于1994年开始在德国学习中文,1997年前往中国,在南京大学学习汉语。在阅读了相关的西方和*本作家写作的书籍后,作者发现它们大多只提及韩国“慰安妇”,哈罗博士认为有必要对这种现象进行深入研究。 2001年12月,她特意赴荷兰海牙旁听了与“慰安妇”问题有关的**法庭的审判,结识了上海大学历史系的苏智良教授,并在他的帮助下于2002年前往武汉与三个当年的“慰安妇”幸存者见面,同时进行了采访。在中国期间,哈罗博士与中国的历史教授和作家就该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2011年,哈罗博士根据自己的研究写成博士论文,获德国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博士学位。

内容简介

法庭上 几小时过去了。对面墙上的大钟耐心地走着。指 针似是从容不迫,缓缓挪动,但它仍在走着。 我心想,耐心点,你的时刻已经来了。正义很快 就会降临,指针就在向着那一刻直直走去。**,判 决就要落定。*坏的都过去了,昔*种种终将归于宁 静。也许现在我可以把一切都忘掉了。漫长的审汛已 经结束。刚开始的时候我着实对它心怀畏惧,连想都 不敢想自己能熬过来。 早晨去往东京地方裁判所的路途对我而言仿佛无 穷无尽。尽管我们住的酒店离东京市中心不太远,然 而要穿过一条条熙熙攘攘的街道却让那段车程显得尤 其漫长。我坐在出租车里,两股思想在内心纠缠:— 边是无论如何都要得到正义,另一边则只想离开。后 一种想法锁住了我的双眼,把窗外的街道和忙碌的行 人遮蔽起来。司机突然用*语对我说话,吓了我一跳 。再次听到这门语言几乎无疑是种痛苦,我只求马上 远离这个让我憎恶的地方。窗外是花园里的樱花树, 枝上开满了异常美丽的花,好看极了。我们慢慢穿过 一片粉色和白色樱花的海洋,穿过这座冷酷的城市里 依稀尚存的美景。难道这片土地也值得拥有如此美丽 的花吗? 我的内心深处沉浸在黑暗里,不见任何一丝闪烁 的光芒,唯余丁点火花似的希望仍在燃烧。 外面温暖如春,我却感到寒冷。启程之前和平跟 我说,只需要带些轻便的东西就够了,东京不会冷的 。和平说得没错,但我还是颤抖起来。要是我们现在 在家该多好啊,我想回中国,回到我们在南京的那个 小房子。想象中,我看见自己坐在靠窗的沙发上,和 平给我端来一杯茶。她真是个好女孩,安安静静地照 顾着我,如同降临到我生命中的礼物。 长安挽着丽莎,和高教授、蓝玫一起在裁判所大 楼前等候我们。高教授是个好人,没有他我们就不会 站在这里。他衣着得体,还打了一条领带。丽莎微笑 着,对我表示鼓励。 当初,丽莎在我看来只不过是个“外国人”,是 我们中国人说的“高鼻子”。在那之前我没见过几个 欧洲人,看见她也有和中国人一样深黑的头发总感到 惊奇。她笑着对我说,只有很少数的欧洲人是金发的 。后来她和蓝玫成了朋友。 蓝玫的母亲曾是与我共患难的姐妹一**她已经 无法出现在这里了。我们现在是少数人,却比从前要 坚强许多。我们必须坚强起来,否则一切牺牲和付出 都将是徒劳。我的目光落在长安身上,她紧紧抓着丽 莎的手臂。有个念头一瞬间在我脑中闪过,我觉得她 就像一个溺水者。她看起来跟我一样很不舒服,面容 如此苍白,显得异常瘦小和脆弱。我不由自主地问自 己,我是不是也像长安那样,以一副特别怯『需的形 象展示在众目之下。可是,**,我们是不允许显露 出任何一点软弱的。 我跟着和平走进楼里,这是座庞大的建筑物,冰 冷的石头仿佛一直伸向天空。我们踏进入口大厅,身 处其中,显得我们十分矮小。—一位身着西装的年轻 人朝我们走来,他是*本人,却友好地用中文与我们 打招呼。他脸上是虚伪且不由衷的微笑。总之我看到 的就是这样。裁判所委托这位年轻人作为我们的翻译 。他带我们穿过长长的走廊来到29号厅,指了指我们 的座位。又是一道栅栏!我只意识到这一点。但凡我 遇到*本人的时候总会有栅栏。我现在又成了他们的 囚犯吗?隔离栏后面的长椅上坐着许多记者,一走进 去记者们就开始对着我们拍照。我不由得低下了头。 这不是我想要的。 和平和丽莎坐在我旁边,长安、蓝玫和高教授则 在后排。长椅上还坐着其他几位妇人,法院相信我认 识其中几个人。 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