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北京联合
原售价: 49.9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由内而外的教养(做好父母从接纳自己开始10周年纪念版)/西格尔科学教养系列
ISBN: 9787550288782
玛丽·哈策尔,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儿童早期教育及心理学硕士,儿童发展专家,致力于家长及教师培训和教育工作三十余年。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这些故事使我们加深自 我认知,*好地理解自己与他人的关系。通过亲历式 讲述我们能够分析自己的生活,使我们对生活的感* 变得厚重而有质感。通过分析生活旧事和心路历程, 不断加深自我理解,我们的生活故事也会不断地发展 和变化。 孩子也在试图理解和分析他们的生活经历。给孩 子讲述一次经历,能让他*深刻地体会所发生的事情 。这样的沟通和交流**有助于孩子理解他们经历过 的事情,从而成为善于反思、富有洞察力的人。如果 和抚养者没有情感交流,孩子可能会情绪低落,甚至 有羞愧感。 安妮卡3岁时进入玛丽的幼儿园,当时她家移居 当地已经两年,她只会讲芬兰语。安妮卡外向、可爱 ,喜欢和小伙伴们玩耍,因此她的语言障碍也显得无 关紧要。有几周时间,妈妈很放心地把安妮卡留在学 校,直到后来发生了一件事。 那天早上安妮卡玩得很高兴,突然她摔倒了,擦 破了膝盖,安妮卡哭喊着寻找妈妈。因为语言不通, 老师的安慰起不了任何作用,安妮卡情绪一直很低落 。老师让办公室助理打电话联系安妮卡的妈妈,并继 续努力安慰安妮卡。 老师很快找来几个洋娃娃和一个玩具电话做辅助 ,向安妮卡讲述这件事。老师用一个小洋娃娃代表安 妮卡,用另外两个洋娃娃代表老师和妈妈,以此模拟 安妮卡的遭遇。代表安妮卡的洋娃娃正在玩耍,然后 摔倒了。这时老师给“安妮卡娃娃”配了音,呜呜地 哭起来。看到这里安妮卡停止了哭泣,注视着老师。 “老师娃娃”对着“安妮卡娃娃”轻声说话,安妮卡 又哭了起来。当“老师娃娃”拿起玩具电话给“妈妈 娃娃”打电话时,安妮卡又停止了哭泣,重新开始观 察和倾听。 老师用这些洋娃娃把安妮卡擦破膝盖这件事模拟 了好几次,期间不断让助手打电话让安妮卡的妈妈来 学校。安妮卡本来就听得懂“妈妈”这个词和她自己 的名字,加上老师用辅助道具重复讲述这件事,她开 始明白发生了什么事。过了一会儿,安妮卡**停止 哭泣,回到快乐的玩耍中。当妈妈赶到时,安妮卡把 洋娃娃和玩具电话拿给老师,因为她想听老师再讲一 遍这件事,好让妈妈知道她膝盖*伤这件事以及她的 不快乐。 讲故事这个办法很好地安慰了安妮卡,她不但明 白了发生了什么事,也对妈妈的到来有了预期。作为 成人,我们经常用语言讲述自己的故事,而对孩子来 说,洋娃娃、布偶或者图片等辅助物能够帮助他们理 解自己的经历,从而明白自己当下的处境。当孩子明 白了发生的事情以及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时,他的不 快乐就会大大减少。 教养笔记 也许有些童年的经历你在当时无法理解,因为没 有成年人帮助你去分析它。在生活的*初,人们就试 着去理解世界,并利用和父母的关系去调节内在的情 绪状态。随着不断成长,孩子会逐渐具备运用自己的 人生经历创造亲历式讲述的能力。讲述故事不仅是孩 子理解世界的重要方法,也是他调节情绪的主要方式 。 我们讲述生活经历的方式,体现了我们如何理解 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当你讨论自己的生活故事时,你 有什么样的感*或想法?你有没有觉得自己好像在讲 别人的故事,或者好像在心理上重新经历了这件事? 有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让你情绪激动并且直到现在还 让你如鲠在喉,即使它们发生在很久以前?你能不能 记起早年生活的很多细节?讲述早年经历时你有什么 样的心理感*? 生活故事能给我们一些提示,从中可以看出过去 如何影响了现在。我们讲述生活故事的方式以及讲述 过程中的侧重点,体现了我们对世界和自己的理解。 比如,你可能会想起家里发生的一些事情,而不太在 意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有些家庭里,家庭成员之间 的关系**疏远,他们很少分享彼此的情感。在这样 的家庭里,父母和孩子都有可能在构建丰富的亲历式 故事时出现困难。他们讲述的故事里就很少有细节回 忆,也缺乏情感交流的内容。父母和孩子对外界以及 自己和他人心理的感知能力都**薄弱。总之,讲述 生活故事能开启我们的心智,帮助我们理解自己和他 人的内心世界。 P2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