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挑战 : 婚姻的真相

成年人的挑战 : 婚姻的真相
作者: [美]鲁道夫·德雷克斯
出版社: 开明出版社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33.70
折扣购买: 成年人的挑战 : 婚姻的真相
ISBN: 9787513178747

作者简介

"鲁道夫· 德雷克斯 心理学家、教育家、芝加哥医学院精神医学教授、现代实践派儿童心理学奠基人。1923年获得维也纳大学博士学位,是阿德勒的亲密同事、战友,他以简化和应用阿德勒的思想而闻名,供父母和教育工作者使用,经常被认为是“以清晰、系统和合乎逻辑的形式阐述、构建和解决个人心理学的基本思想”,在心理学界和教育界具有深刻的影响力。著有《父母的挑战:没有眼泪的管教》《成年人的挑战:婚姻的真相》《教师的挑战:孩子从一百个不配合到心甘情愿的守规矩》等。 "

内容简介

"互不尊重的根源 家庭成员之间很难采用相互尊重的态度对待对方,原因有很多。但无论是什么原因,都可以追溯到个体的恐惧和自卑感。所有人都会不自觉地对亲人的缺点更加挑剔,因为在自我的定义中亲人也是重要的部分。他们的缺点也是我们价值观和地位的反映。我们会因亲人犯错而羞愧,就好像自己犯错了一样。如果我们能够更加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价值观和地位,就能够更好地接纳自己的缺点,也能更好地接纳亲密伴侣的不足,因为此时我们才不会将这些缺陷视为自己的价值观和意义的体现。一个自信的人能够从正确的角度看待过错、局限和缺陷,而不会错误地以为这些都是自己社会价值的阻碍。所以,尊重其他家庭成员与个体的自尊息息相关。那些害怕在社会中受到羞辱和丢脸的人,会对亲近的人的不完美分外敏感。而且,如果人们对这样的缺陷觉得无能为力,那么就会嫌弃它,并且厌恶它,要么是被动地嫌恶,要么用公开的、暴躁的方式表达出来。这两种方式其实都是对对方的尊严和价值视而不见。 很多家庭内部缺乏尊重气息,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们生活的圈层中存在的相互竞争状态,这种竞争既存在于外部世界中,也存在于亲密的家庭环境中。我们之前已经探讨过为何今天的夫妻通常会将对方视为对手。孩子们之间也会相互竞争,因为他们要争夺父母的关注和爱。每个人都认为对方对自己地位产生了威胁,从而引发了深层次的争夺意识,而且孩子们经常轮流占上风,通常来说,这就为家庭生活引入了更多动荡和摩擦因素。父母与子女之间也会存在这种竞争关系。两代人之间往往会为了自己的名誉而引发家庭大战。在这个安全感如此匮乏、对个人确定的欣赏如此之少的社会,父母自然而然会对看起来没什么反抗力的孩子采取压制手段,以维持自己的优越地位。很多家长并未意识到,他们的很多敌意行为和斗争往往会被伪装成华丽的爱和令人窒息的亲密。我们常常给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抹上了羞愧和崇拜的色彩,而不是相互尊重和人类的尊严。如果我们能用在社交场合对待偶遇之人的方式对待我们的亲人、孩子以及父母,那么我们的关系反而会更和谐。在礼貌地、彼此尊重地对待社交场合的熟人这一块,我们往往训练有素,即使双方存在利益冲突,那么能否在家中也使用这些技巧和知识呢? 婚姻不是天堂 让两个人无论白天黑夜都是朋友,始终同意对方的观点,而且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相互合作是很难的事。不会有人觉得自己完全有能力应付复杂的生活和难解的问题。很多人会把外界的敌意和不安带回家,然后在没有完全恢复的情况下,带着更多的紧张焦虑去应付外面的世界。一个人越是期望在婚姻中找到避风港,他可能就会愈发失望。认为结婚是解决困难的方法大错特错,婚姻本身就是一个任务。那些对生活灰心丧气的人,特别是女性,会希望在婚姻中获得安全感,但她们通常只会体验到可怕的幻灭。在过去的年代,婚姻的确是女人解决问题的一个方案。如果没有丈夫,女性就没有价值——而一旦结婚,其他一切则都变得无关紧要。如今情况已经不同。建议一个心灰意冷的女孩结婚是害了她。那些觉得无法胜任工作和社会责任的人,通常在婚姻这个更加密切的人际关系中会面临更大的失败,因为婚姻要求我们更加紧密地合作。我并不是说婚姻只会令人沮丧。如果脱离性和爱,只会让人更加失望。关键在于,一个人如果是因为焦虑和胆怯而走进婚姻,那他迟早会付出代价。为了做好结婚的准备,或者为了使已经缔结契约的婚姻关系美满成功,我们必须小心翼翼地培养之前没有发展出来的勇气和社会感。 精神很重要 关于如何过好这一生,似乎很难给出确切的建议。有很多书籍都告诉我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遗憾的是,这样的建议通常并不起什么作用,无论它本身有多合理。一个有足够社会感又勇敢的人根本不需要什么建议,而对于一个满怀恐惧和敌意的人,即使是再好的建议,他也只会充耳不闻。所以,在本章中我们一直强调的是基本的态度,而不是具体的策略。根本没有什么保证婚姻幸福的策略——就像没有哪条应对经济、社会或性问题 的原则能够预防失败一样。精神很重要,策略次之。合作的意愿能够克服每一个困境,若缺乏这种基本的意愿,那么即使再微小的困难也会让人陷入泥沼。不论是多么严峻的困境,夫妻二人之间的归属感能够增强他们抵御危难的能力,无论这个危难是来源于外部还是他们本身。任何以信念和信心为基础的人生观——无论是宗教的还是世俗的——都会增加人们融洽合作的倾向和能力,营造出一种真诚、友善和包容的氛围。那些通常被称为阻挠婚姻的问题,仅仅是给我们提供了试验的机会,从而可以让夫妻发现他们的错误态度。"世俗的——都会增加人们融洽合作的倾向和能力,营造出一种真诚、友善和包容的氛围。那些通常被称为阻挠婚姻的问题,仅仅是给我们提供了试验的机会,从而可以让夫妻发现他们的错误态度。" 一直被引用,没有被超越。40年代文章,后世多位学者借鉴。 本书准确预示了女性在社会乃至婚姻中地位,从从属者到平等者,女人已经成为仲裁者、检查员,成为道德和习俗的管理者,人们很少看到全能的、无所不知的爸爸,却常常看到这样的妈妈;书中处处充满智慧火花,被大量婚姻课堂作为论点论据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