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南京大学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7.62
折扣购买: 实验动物伴我行
ISBN: 9787305284922
卓振建,博士,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实验动物中心主任,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儿童肿瘤病因等方面研究。在科研工作之余,热心科普事业,曾主持多项省、市、区科普项目,具有丰富的生命科学科普相关经验。目前主编的《趣识实验动物》科普书籍已出版,同时带领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实验动物中心科普队伍开展多场科普进校园活动,受众达10万余人次;组织制作的生命科学系列科普动画视频也受到广大青少年的热烈欢迎。
1924年,齐长庆到国外 深造,归国后的他参与了多 项重要研究和防疫工作。 1926年,他成功研制了天 花痘苗毒种“天坛株”,这对 我国消灭天花病毒起了决定 性作用。1931年,他又筛 选并固定了狂犬病疫苗毒株 “北京株”,大幅降低了国内 的狂犬病发病率。这两项工 作不仅在技术上取得了历史 性的突破,也为中国的公共 卫生事业的完善带来了长远 的影响。 1935年,齐长庆筹建蒙 绥防疫处,并在抗日战争期 间组织兽医防治大队对医药 支援做出了贡献。之后,他 继续在生物制品领域工作, 并在1949年老助中央实验 处兰州分处恢复生产。中华 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担任 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所长, 并在1957年主持起草了我 国小动物饲养管理条例,极 大地推动了中国在实验动物 及疫苗研究领域的发展,标 志着我国利用实验动物进入 疾病防控的新篇章。 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 的实验动物饲养和繁殖工作 主要在少数大城市的科研单 位中进行,规模相对较小。 这一时期实验动物的使用主 要集中在基础医学研究和一 些生物学研究中,由于技术 和资源的限制,实验动物种 类和数量都比较有限。 1944年,一个关键的转 折点出现了——中国从印度 引进了英国出口的Swiss小 鼠。这一品系小鼠以其遗传 稳定和良好的生物学特性著 称,在实验动物领域中占有 重要地位。随着1949年新 中国的成立,国家开始重视 医学和生物科学的发展,实 验动物行业因此得到了显著 的推动。 在20世纪50年代,为了 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传播 ,我国对疫苗的研究与生产 进行了大规模投入。这一时 期,北京、上海、长春、大 连、武汉、兰州和成都等地 相继建立了生物制品研究所 ,并建成规模较大的实验动 物饲养和繁育基地。这些基 地不仅为科学研究提供了重 要的实验动物资源,还为医 学教学和药物研发提供了支 持。 此后,各医药院校、药 品检定所、卫生防疫部门和 一些研究机构也陆续建立了 不同规模的实验动物饲养繁 育中心,这些举措为我国实 验动物科学的发展筑就了坚 实的地基。然而,这些准备 都仅仅是序幕。 实验动物行业在中国真 正的起步和发展应从20世纪 80年代初算起。1980年, 国家科学委员会被确立为中 国实验动物管理部门,并在 1982年召开了第一次全国 实验动物科技工作会议。四 十多年走来,相较于其他行 业的发展历史,实验动物科 学显然还很年轻,但在今天 生物制药繁荣发展的情况下 ,实验动物的重要性不言而 喻。 随着实验动物在科研中 的重要性被各界逐渐认识, 我国的实验动物研究工作也 逐步发展。政府和各个大学 、科研机构纷纷投入大量资 源,加强实验动物的繁育、 管理和研究,并建立了一系 列完善的实验动物饲养流程 和配套的动物实验室。同时 ,我国也积极参与国际实验 动物研究交流与合作,以此 提高实验动物研究的水平。 总体来说,我国实验动 物研究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 了显著进步,但仍然需要持 续努力和改进,以适应科学 研究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 P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