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化:快速打开局面的职场丛林法则

进化:快速打开局面的职场丛林法则
作者: [日]仲山进也 /于丽丽
出版社: 北京日报出版社
原售价: 49.80
折扣价: 34.40
折扣购买: 进化:快速打开局面的职场丛林法则
ISBN: 9787547746660

作者简介

(日)仲山进也 庆应义塾大学法学部法律学科毕业,曾任职于夏普公司,后转职到创业初期仅有20名员工的乐天市场,成长为日本知名电商企业乐天市场的高级管理者、第一代9名电子商 务顾问之一。 2000年成立供乐天市场的商家在线交流学习的乐天大学,该平台已为超过7万名店长提供职业与工作指导,参与学习的商家占网站全部商家数量的80%以上。此外,他还成立了商家之间的社群。 2008年创立仲山考材股份有限公司。 在20年间,助力数万家中小企业和新企业成长,并致力于研究不内耗的企业经营法则和个人成长规划。出版的作品有《乐天大学校长教你培养商业头脑》《那家店为什么能摆脱消耗战》《那家公司为什么能不断实现差异化》《在团队中自由地工作》《看漫画学习电子商务》等

内容简介

第 1 章 职场中的四种工作方式 团队中的“猫”“犬”“狮”“虎” 分别代表什么? 团队中的四种动物型人 在本章中,我将介绍职场中的猫型人是如何工作的。在工作方式上,他们与犬型人有很大区别。另外,针对虎型人和狮型人的职场生态,我也将在本章中进行归纳分析。但不得不承认,我作为一个生物学的门外汉,这些所谓的归纳分析,仅仅是凭借我自己笼统模糊的印象整理的,和动物真实的生态特征可能会有差异,还请见谅。 现在,我们来了解“ 团队中的四种动物型人”(见图1-1 )。顾名思义,职场中工作方式不同的员工被比喻成了四种动物。 首先,在工作中以团队命令为行动导向的是左侧的狮型人和犬型人。与之相反,身处团队却保持独立自由的是右侧的虎型人和猫型人。 需要强调的是,前面我提到了“ 自由”这个词。实际上,这是一个容易使犬型人和猫型人产生隔阂的关键词,所以我要先给“ 自由”下个定义。 当听到“ 身处团队却保持独立自由”这句话时,很多人会联想到“ 按照自己的喜好,随便在哪里办公都可以”,或是“ 早上不用早起”,抑或“ 只需做喜欢的工作,无须理会不喜欢的工作”,等等。总的来说,它含有“ 随心所欲,放纵任性”的意味。 当然,如果团队内所有人都这样的话,就无法称之为“ 团队”。所以,人们普遍认为:在集体里还想追求自由, 这简直是在开玩笑。 这就使得一种观念大行其道,那就是“ 工作势必伴随着失去自由和自我牺牲”。正因为受到这种观念的影响,社会上出现了很多两眼空洞无光、萎靡不振的打工人。 按照这个逻辑对“ 自由”进行定义的话,世间就太苦闷了,所以除了“ 随心所欲、放纵任性”之外,我们要思考一下“ 自由”是否有其他的定义方式。 首先,当我们查询“ 自由”的反义词时,会出现“ 拘束”“ 束缚”“ 制约”“ 强制”这类词语。这些词语虽都包含“ 将人捆绑、束缚”的含义,但并不能为我们理解“ 自由”带来更多的启发。 那只有换一种方法。我试着对“ 自由”这个词进行拆解,则分别为“ 由于自己”和“ 有自己的理由”。如果一个人做一项工作,是因为“ 自己想去做”或者“ 觉得这项工作有意义”,我们并不能说这个人就是“ 随意任性”的,而且他在工作中也不一定伴随着“ 自我牺牲”。所以我认为把“自由”定义为“ 有自己的理由”会更加恰当。 这样的话,说到“ 自由”的反义词,我姑且自创一个词,那就是“ 他由”。 “ 他由”指的是接收到别人下达的命令后再开始行动, 也就是因他人的安排我们才开展工作。 即便最初是因别人的命令才开始工作,在工作过程中我们自己也为这项工作赋予了新的意义,产生了类似于“ 我想做”“ 这很有意义” 的想法, 这种情况也可以归类为“ 自由”。 很多人的工作都是从“ 他由”开始的。大多数情况下, 我们会因为领导下达的某个命令才开始进行一项工作。但在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如果我们可以主动去理解这项工作的意义和价值,能够将“ 他由”转变成“ 自由”的话,那也可以称之为“ 自由的工作”。 相反,如果我们无论如何都理解不了某项工作的意义或价值,完全是被逼无奈才推进这项工作的,那么这就是真正的“ 他由的工作”。 结合“ 团队中的四种动物型人”来理解,倘若一个人面对领导下达的命令,无法将其转换成“ 自由的工作”, 却心甘情愿地接受并执行命令,那么这个人就属于犬型工作人格。 相反,面对一项无论从什么角度分析都是“ 他由”的工作,如果一个人绝对忠诚于自己的内心,想办法逃避这项工作,或者干脆不去理会这项工作的话,那么这个人就属于猫型工作人格。当然,在现实中,也有“ 自由”工作的犬型人,同样也有因“ 他由”工作而闷闷不乐的猫型人。 因此,所谓的“ 自由”指的并不是“ 随心所欲、放纵任性”,而是“ 有自己的理由”。 这一点,请大家一定充分认识。 在认清了猫型人和犬型人的区别后,我们回看图 1-1, 就会知道接下来要登场的是狮型人和虎型人。 二者的共同点是工作绩效都很高。这里并不是说猫型人和犬型人的绩效低(在图中,对其绩效的形容使用的也是“ 一般”这个词),而是想强调狮型人和虎型人经常会取得有目共睹的杰出成就或重大成果。 狮型人是统领团队的中心人物,可以说是“ 老大”。 他们位于金字塔的顶端,带领着整个团队。狮型人吼起来的模样虽然很可怕,但是他们会体恤、关怀下属,所以深受大家爱戴,是典型的“ 优秀领导者”形象。 与之相对的虎型人就缺少一点“ 老大”的架势。 他们不喜欢稳居团队中心,反而更愿意和大家打成一片,喜欢平等的关系,经常徘徊在集体的“ 边界地带”。如果说狮型人负责的是主流业务的话,虎型人则经常在“ 非主流的地方”出没。 前文提到的“ 边界地带”,指的是各种人员、物资、业务的交汇点,往往混乱无序。虎型人经常把在那里发现的需求和商机带回团队中,立项启动。可以说,狮型人是把众人很好地凝聚在一起,而虎型人更像是把大家都组合在一起。 因为虎型人不喜欢一成不变的状态,他们经常会打破僵化的团队架构,然后将打散了的人和事,重新归拢到一起, 再次进行资源整合。这就是虎型人带领队伍的方法。 狮型人周围的人,大多在有条不紊地推进工作。而在虎型人的周围,大家经常是吵吵闹闹地反复尝试,失败了再尝试,即便再次失败依然会摸索着前行。 如上文所说,我们大致了解了四种动物型人的区别,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探究每一种动物型人吧。 团队中的人际关系模式 职场中,这四种动物型人之间的关系模式,我们可以参考图 1-2 进行分析,各类型之间是否合拍也可一目了然。 ·上下级关系 犬型人对狮型人比较畏惧,所以万事都会听命于狮型人。而猫型人对虎型人有崇拜的心理,他们内心会想:“ 我要是能成为 ×××(虎型人)那样的人就好了,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到。”因此,当猫型人参与到虎型人发起的项目中时,他们工作起来会非常有干劲。 ·平级关系 狮型人和虎型人互相尊敬。他们清楚地知道,因为彼此的天赋不同,所以发挥自身优势的方法不同,擅长扮演的角色也就不一样。他们心中会欣赏对方,认为对方可以做一些自己做不到的事。 而猫型人和犬型人,不像狮型人与虎型人那样成熟。由于猫型人和犬型人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又难以理解对方,往往会互相看不上。 对于猫型人的工作方式,犬型人会在心里想:“ 交代给你的工作,你得用心做呀。”“ 不要扰乱团队的工作节奏呀。”而对于犬型人的工作方式,猫型人的看法是:“ 不要只盯着吩咐给你的工作,其他重要工作也要动起来啊。”“ 天天看领导的脸色行事,你们不累吗?” ·对角关系 一般情况下,处于对角关系的狮型人和猫型人不是很合拍,同样,虎型人和犬型人也不合拍。 因为狮型人要统领全体,而猫型人不喜欢被团队掣肘, 所以他们的观念大不相同。但是,狮型人认为队伍中有几个猫型人也未尝不可,猫型人也并不想违抗狮型人的指令,所以二者不至于形成对立。可以说,他们双方都没有特别重视彼此。 与之相比,犬型人和虎型人的关系可能就没有那么和谐了。因为在犬型人的心中,公司命令高于一切,而虎型人则认为自我意志高于公司命令。特别是“ 创业虎”和“ 青年虎”这些虎式经营者,他们在与其他公司的人打交道、谈合作的时候,会特别讨厌那些打着共赢的旗号,实则将自己公司的利益放在首位的员工。 一旦嗅到那种气息,他们甚至可能在见面不到一分钟的时候,就跟对方说:“ 你想了解的内容都已经写在资料上了,我可以回去了吗?” 如果犬型人和虎型人在同一家公司任职,犬型人就容易对虎型同事心生嫉妒,因为犬型人完服从于公司,会感觉自己的所思所想都是为了公司,虎型人却按照自己的想法为所欲为,这在犬型人眼中,是非常不公平的。 综上所述,每一种动物型人都有各自投缘或不投缘的其他动物型人,他们之间即便差异明显,也并非水火不容。每种动物型人都有着自己的价值观和工作方式,在团队内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团队领导如何利用他们的不同之处,才是至关重要的。 接下来,我们分别从规则观、角色观、成长观、失败观的角度,来看一下四种动物型人的价值观。 四种动物型人的规则观 “ 规则观”指的是一个人对规则的理解和态度。如图1-3 所示: 在狮型人看来,要想统领队伍,必须制定规则。 犬型人则认为,规则是必须遵守的。他们经常把一句话挂在嘴边,就是“ 这是规定”。 而猫型人非常讨厌规则,觉得规则往往会束缚自己,让自己喘不上气来。他们的口头禅是“ 没有必要这么规定吧”。而在虎型人看来,规则(由自己制定的)是他们提升绩效的有效手段。 总结来说,猫型人和犬型人普遍认为,规则是由他人制定、自己被迫遵守的条款(他律)。但在狮型人和虎型人眼中, 规则是为了提升绩效,由自己制定的约束事项(自律)。 规则的制定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 唯一选项型”。举个例子,由于个别学生穿着奇装异服去上学,学校周围的居民对此表达了不满,学校就要求学生必须穿统一的校服, 其他类型的衣服一律不允许穿进学校,这种规定方式就是“ 唯一选项型”。 另外一种是划定一条“ 边界线”,越过这条“ 边界线” 就算作违规,但只要在“ 边界线”以内,无论在哪个位置都是可以的,这种规定方式就是“ 边界线型”。 狮型人和虎型人制定的一般是“ 边界线型”的规定。虽然犬型人有的时候也会制定规则,但他们往往倾向于“ 唯一选项型”的规定。因为他们觉得这种规定会让管理更加方便,可是,这样的规定却容易让猫型人感觉窒息。比如面对穿校服这个唯一选项,猫型人心里会表示反对:“ 只要不影响周围居民,给学生一定的选择空间不行吗?何必要求必须穿统一的校服呢?” 那么,为什么“ 唯一选项型”的规定容易在集体内盛行呢?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划定“ 边界线”太麻烦了。如果我们想划定一条逻辑缜密、没有漏洞、令所有人都满意的“ 边界线”,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思考研究,而人们往往不愿意那样做。 其实,当一个人拥有成熟且独立的思想和世界观(比如虎型人或狮型人)时,他们就有能力划清界限。比如他们可以判断出,“ 越过 A 范围还不算违规的话,这条规定就太宽松了,不应该这样定”“ 界限不可以超出B 这个范围,不然不合理”。类似这样,依靠他们明确的判断,界限就得以确定下来。 换一个角度来解释,一个人如果拥有成熟且独立的思想和世界观,他们做判断的时候就不容易感到困惑或苦恼,那么确定边界线的效率也就会提高,不必为此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总而言之,“边界线型”的规则实际上是一种自我约束,其存在的意义并非为了约束他人,而是为了保护我们自己的自由。可以说,它是为了服务于我们自身而存在的规定,即“自律”。另外,我还想强调一点,“ 规定”与“ 其存在的目的” 应当是配套出现的。出台一个规定,如果人们不知道为什么要遵守,就有可能对自由造成不必要的限制。 因此,如果有人跟你说“ 这是规定”,那你必须先确认一下这是基于什么目的的规定。假设经过确认后,你发现 “ 为了该目的,这项规定没有什么必要”,根据情况可以选择不遵守它。 四种动物型人的角色观 接下来,我们要讨论的是“ 角色观”。角色在这里代表“ 职务”。这四种动物型人对于他们自己在集体里担任的职务,分别有什么看法呢?如图 1-4 所示: 对统领团队的狮型人来说,领导者这一职务,便是他们所扮演的角色。他们的职务名称里一般有“ 总经理”“ 总监”等带“ 总”字的头衔,是名副其实的领导者。 犬型人则仰望着闪闪发光的狮型人,为了更高的职位而努力。他们的言行举止通常会契合自己当下的职务头衔。比如,他们的话会根据立场的不同而改变,在营业部的时候他们可能说“B 比A 重要”,但被调到管理部后,他们又会说“A 比 B 重要”。 而猫型人从骨子里对职位晋升就没有兴趣。他们不喜欢某些以升职为“ 诱饵”与员工做“ 交易”的领导。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他们往往会置之不理,甚至可能直接说:“ 您别费心了,我不需要。” 与犬型人不同,猫型人即便从营业部调到管理部,因为“ 客户至上”这个内在的核心观念没有发生变化,他们的主张也不会改变。当然,由于岗位调整,他们的眼界会变宽、经验会增长,猫型人的思考方式也会得以更新,言行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但说到底,比起忠于组织,猫型人更忠于自己。 虎型人的绩效比较高,他们中的大多数担任管理职务, 其职务名称里也往往带有“ 总”字,但也有一部分人是普通员工,甚至还有一部分虎型人,团队会为他们“ 量身定做” 专属的头衔。 无论是哪一种情况,虎型人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觉得做自我介绍很困难。因为他们常常做一些超越自己职务范围的事,仅凭“ 头衔”无法使人联想到他们真正的工作内容。因而,在与别人交换了名片后,即便花上 2 ~ 3 分钟的时间, 虎型人也很难将自己介绍清楚,所以很多虎型人会跟别人说,自己不擅长做自我介绍。 而且,与犬型人不同,虎型人一般不会追求职位的晋升,也不会立志于晋升到某一个职位。即便没有什么头衔,只要是以现阶段的职位可以开展的工作,他们也都会率先行动起来。 因此,在虎型人身上,经常会出现“ 工作先行,头衔紧随其后”的情况。比如,“×× 事业开发部”还没有成立,虎型人就开始了相关的工作。过了一段时间后,公司才成立该部门,向虎型人发出调令。但是,不同于猫型人对岗位晋升毫无兴趣,虎型人为了实现自己的使命,在必要的情况下,他们也会努力争取某个职位。不过,在我看来,对虎型人来说,获得职位晋升并不是他们的目的,而是完成事业的一种手段。 通俗来讲,想要获得职位晋升的是犬型人,想要实现个人职业理想的是虎型人。 四种动物型人的成长观 接下来,我们要探讨的是四种动物型人对于成长的不同看法。这里的成长,指的是在团队中的职业晋升路线。如图1-5 所示: 狮型人是在正统的职业道路上前进的人。他们活跃在公司的主流业务部门,是那种在升职的赛道上勇往直前、不断获胜的人。有的时候,他们也会扮演为别人铺路的角色。 而犬型人虽然追随着狮型人的脚步,但他们往往只在已经设定好的路线上奔跑。遇到岔道口的时候,他们通常会选择社会评价较高且不易失败的路线。并且,在犬型人看来, 一旦脱离了轨道,“ 游戏”就结束了,所以当他们感觉自己快要偏离轨道的时候,就会拼尽全力紧紧抓住它。 虽然犬型人忠诚于团队,服从领导的命令,梦想着有一天可以到达狮型人所处的位置,但是近几年这种晋升线路似乎发生了一些变化。 一个在大企业工作的人曾对我说:“ 过去,一个人只要可以进入某个领导的派系中,听从他的命令,无论个人能力如何,职位都会得到晋升…… 但是现在,因为很多公司的整体业务规模缩小了,可以晋升的岗位也变少了。” 的确,现如今一个人对“ 派系”所做出的贡献不像以往那么受到重视,“ 牺牲自我,忍受当下,终会得到回报”的成功模式已然成为过去时。那条传统的晋升之路,前方已经很拥堵了,甚至轨道不知何时会中途断裂,这都是有可能发生的。 换个角度来想,那些优秀的、从未有过挫折经历的人, 现在也许会更强烈地感受到对偏离轨道的恐惧。 看着自己身旁的犬型人沿着轨道奋力前行的身影,猫型人依然保持着自己的步伐节奏,他们心里想的是“ 我对晋升之路可没兴趣”“ 脱离了轨道也无所谓”。因为猫型人曾经偏离过轨道,或者曾主动从轨道上走下来过,这些经验帮助他们意识到:没有必要紧紧抓住轨道不放。 当猫型人达到了虎型人的境界时,他们的思路也会因此拓宽,会产生这样的想法:“ 脱离了轨道还有马路可以走,只需要买一辆汽车,在没有轨道的地方,也可以自由前行!”“ 如果不局限于轨道,甚至可以乘船下海,乘飞机上天!”也正是这样的心态,让虎型人即便脱离了固定轨迹, 依然保持乐观,不会受到什么影响。 四种动物型人的失败观 最后,我想探讨的是四种动物型人对失败的不同理解。 如图1-6 所示: 对犬型人来说,失败是要极力避免的事情。因为他们忠诚于团队,如果失败了,犬型人会觉得自己辜负了团队的期望。另外,他们努力工作就是为了得到上司的表扬,避免被训斥,而且他们害怕偏离轨道,所以总是会极力避免失败。 因此,如果犬型人所在的团队或者他们的上司习惯对员工的失败给予负面评价的话,犬型人在开始某项工作之前,往往会要求对方给出具体的指令。因为按照指令执行,就算失败了,也可以把责任推给下达指令的那个人。 有的时候,即使领导让犬型人自己想方案,他们也还是会把自己想到的方案拿去找领导确认,以获得批准。这样一来,一旦自己想到的方案进展得不顺利,也可以跟领导说:“您之前不是说这个方案可以吗?”这样一来,犬型人就可以把失败的责任推给审批方案的人。 狮型人不会感情用事,也不会随便发脾气。因为他们知道,员工一失败就训斥对方,只会让员工害怕自己,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好处。所以在工作开始前,狮型人会对员工说:“我来承担责任,你只管放手去做。”如果员工在努力挑战后还是失败了的话,狮型人也会原谅他们。并且,为了避免重复类似的失败,他们还会帮助员工分析原因,进行细致认真的指导。只有在员工态度不端正的时候,狮型人才会毫不犹豫地严厉训斥。 与犬型人不同,猫型人并不害怕失败。他们认为“失败只是暂时没有成功而已,只要坚持下去,终有一天会成功的”。 所以,当你想要鼓励犬型人进行挑战的时候,你要告诉他“失败了也没有关系”,这样容易收到较好的效果。由于猫型人本来就不害怕失败,要是对猫型人说同样的话,则会带来反向效果。所以,在猫型人开始挑战前,应该提醒他“你要认真考虑周全,别失败了”,这样猫型人才更容易取得成功。 就失败观而言,虎型人的特征是:虽然不害怕失败,但是会极力避免失败。正因为他们完全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想法在工作,如果绩效太差导致工作无法顺利进行的话,就真的变成玩闹了,所以他们会边思考边行动,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但是即便虎型人重视绩效,也不会目光短浅地把眼前的一点成果当作最终的成功,所以他们会去很多地方调研,和客户聊工作以外的话题,接触一些和自己工作没有交集的人。如果有人把虎型人的这段“尚未成功的阶段”视为失败的话,我会反驳他们:“这段时间并没有被浪费,而是一种重要的积累。” 这是因为,虎型人身上那些看似在浪费时间的行为,往往会为工作带来意想不到的进展,甚至能让平常无法完成的方案得以顺利推进。 四种动物型人的实际数量 我们了解四种动物型人的工作方式的差别,一直是通过矩阵图进行的,但从四种动物型人的实际数量这一角度出发,我觉得绘制成三角形图比较合适。因为在职场中这四种动物型人的实际数量不同,犬型人占多数,而领头的虎型人和狮型人数量比较少。再加上“犬型人仰望着狮型人,猫型人崇拜着虎型人”这个逻辑,我将图示做了更新,见图1-7。 需要说明一下,图中每一块区域的面积都不是精准的,只是靠我的大概印象设定的。我认为,在职场中左侧的狮型人和犬型人的数量较多,右侧的虎型人和猫型人是少数派。 理由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企业都是靠着左侧的工作模式运行的,这种大环境培养出了很多狮型人和犬型人。 具体解释一下,在过去的经济高速增长期,日本依靠工厂大量生产型号统一且高质量的产品,实现了经济的发展。 在那段时间里,狮型人率领着犬型人拓展事业版图,人们安居乐业。而且,因为处于上升期,团队整体的氛围积极向上,员工个人也经常受到表扬,这就为“不怕失败,勇于挑战”的企业文化的形成提供了条件。因此,与现在相比,那段时间更适合犬型人生存和发展。 当然,那时应该也是有猫型人存在的,但是那个时候大家为了提高效率,都采取了犬型人的工作方式,所以,很多猫型人在职场中只能选择“披上犬型人的外衣”继续工作,这就是所谓的“ 隐形猫型人”。 由于那种状态长期持续,人们渐渐地形成一种共识——在公司上班,就应该采用犬型人的工作方式。即便他是“一只猫”,进入职场后,由于他身边全都是犬型人,他也很可能没办法意识到自己是“一只猫”,误以为在职场中每个人都应该像犬型人那样工作,于是也学着犬型人的样子开始工作。 然而, 经济一旦出现负增长,问题就会浮出水面。犬型人依靠以往的工作方法再也无法取得曾经那样高的绩效,他们受到的表扬开始变少,批评开始增多,日子也没有之前那么滋润了。 而“隐形猫型人”的内心就更煎熬了。他们本来就是勉强自己扮演犬型人的样子去工作,却得不到相应的回报,在工作中又经常感觉“ 难以理解领导的命令”,很容易产生“ 不想再去上班了”这种消极心理。 目前,时代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经济高速增长期适用的工作模式已然过时。以狮型人和犬型人为代表的工作方式能够取得的绩效变低,社会需要人们创造出多种多样的新价值,这就使得虎型人和猫型人的工作方式日渐凸显其存在的意义。 由此,一直生活在“ 犬型群体”里的“ 隐形猫型人”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但是,他们即使认识到自己是猫型人,对于释放天性,还是会有所顾虑,因为在“犬型群体”里表现得像猫型人的话,就会像童话故事里的丑小鸭一样被别人视为异类。 不过若你放眼周围,就会发现曾经被视为异类的虎型人,如今依然虎虎生威、精神饱满地活跃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所以,现在终于到了“ 隐形猫型人”从“ 犬型群体”里得以解放的时刻了。在本书中,我想大声对你说:“在团队中当一只猫,不也挺好吗?” 1、日本最大电商平台乐天市场在线交流平台——乐天大学创始人仲山进也,携手14位日本知名企业高管,总结亲身实践的成功经验,共同打造的职场进阶秘籍。 2、崇尚自由和个性的猫型人,注重规则忠于团队的犬型人,具有开拓能力、勇于挑战新业务的虎型人,具有统帅力、注重团队协作和团队忠诚度的狮型人,你的定位里藏着你未来要走的路,迅速找准职场生态位,利用个人兴趣和优势,培养出能够称为“全公司第一”的特长,打造个人独特竞争力。 3、只想做感兴趣的工作,对其他业务提不起兴趣?感觉自己的才能无处发挥,总想辞职跳槽?在公司里忍气吞声随大流,感觉失去了自我?公司里的规矩令人反感,甚至觉得窒息?也许你不是工作倦怠,而是天性喜欢自由的猫型人!猫型人的时代已经到来,与其忍耐地“披着狗皮”,不如发挥“猫”的自身优势!在新的职场环境中,从团队中的“怪人”成长为革新型人才。 4.10种职场虎型人的思维方式,23种职场虎型人的工作方式,4个进化步骤,让猫型人的你快速突破职场瓶颈,不盲从、不内耗、不躺平、不倦怠,进化成团队中有掌控力和创造力、不可或缺的虎型人 ,凭借核心竞争力,享受自由工作的乐趣,并取得出色成果,拥有更多的发展空间和选择自由。 5.“95后”“00后”带来的职场新生态正在蔓延,助力管理者更新管理思路,打造更适合猫型人和虎型人的职场环境,增强团队的创新力和开拓力,不断打开新的业务突破口,打开局新的局面。 6.双色印刷,图表梳理清晰明了,便于读者归纳总结和记忆,并且伴有思考练习,即学即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