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江西美术
原售价: 26.80
折扣价: 14.50
折扣购买: 竟然想通了(和不开心的自己聊聊未来图文精华版)
ISBN: 9787548043416
叶舟,心理学博士、心理解脱师、思维健康师。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特聘讲师,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出版过《在北大听解脱之道》《在北大听包容之道》《在北大听平衡之道》《快乐老人不生病》《心理解脱师》《国学九家智慧》等研究心灵成长的书,在心灵建设上有许多独到见解,其中“一秒钟烦恼解脱术”培训课程深受学员欢迎,被誉为“心理解脱师”。
鼻子先着地又怎样 一个硬币有正反两面,一个人也有优缺点,没有 谁能够成为完美的人,因此我们不要用人生短暂的光 阴去盲目追求完美。 事实上,我们是不完美的,可以形容为是上帝咬 过一口的苹果,然后丢弃在人间。我们要想实现完美 ,就好像大海捞针,最后只会徒劳无功。 勇敢的人往往缺少智慧,聪明的人往往缺少勇气 ;豪爽的人往往心思过疏,谨慎的人往往怀疑过头… …一种阳光性格的另一面必然是阴影,我们又怎么能 达到完美呢? 我们不要求达到生活的完美。生活本身应该有些 风浪,风浪正是我们出航的助力。如果我们生活在一 帆风顺中,我们不会增长自己的才干,同时也很难体 验生活的乐趣。 有一个人从来没有出过海,他的朋友约他一起前 往。他有点犹豫,害怕翻船。朋友好说歹说地规劝他 :“如果你总是这么杞人忧天,还不如从一出生就躺 在床上,这样什么危险也没有了。”这个人经不住朋 友的劝告,于是两人一同前往。 刚开始时,大海风平浪静,两人觉得心旷神怡。 没过多久,风浪就来了。船有些摇摇晃晃,那个人有 些紧张,朋友告诉他,没什么可担心的,这是常有的 事情。这个人情绪有些舒缓。果然,没过多长时间, 风浪就平息下来了。等他们回到家的时候,那个人对 朋友说:“虽然有点惊险,但是还真有趣。”朋友呵 呵一笑。 我们的生活何尝不是这样?当我们年轻的时候, 我们畏惧这个风险,担心那个风险。当时就有过来人 告诉我们,一切顺其自然。 事实证明,我们担忧的90%的事情都没有发生。 我们回过头去看那段生活的时候,发现经历了这样的 日子,生活才变得丰富起来,连痛苦的经历都成了美 好的回忆。 生活就是这样,不可能完美,不可能一帆风顺。 我们也没有必要追求完美,追求一帆风顺。我们要追 求的是适应和驾驭生活的能力,就像我们在大海上, 要做的是适应和驾驭那条摇摇晃晃的船。我们没有办 法祈求上天给我们一个完美的生活,我们应该依靠的 是自己。 我们不要求达到事业的完美。追求事业的完美容 易陷入空谈,因为事业成功的关键因素在于你的资源 和你的事业是否匹配。没有资源,一切都是枉然,只 能陷入空谈。因此我们发展自己的事业,不要想着一 开始就做大事。事实上,事业的起步往往是从小事情 做起的。如果一个人觉得小事情琐碎,不屑于去做, 那么他也不大可能做大事情。任何庞大的机器都是由 一个个部件组成,这些部件的运转如何直接决定了机 器的运转。大事情也是由一堆小事情有机组合而成, 因此做好小事情,就成为成功运转大事情的基础。 一位才思敏捷的牧师对公众做了一场精彩的演讲 ,最后他以肯定自我价值作为结尾,强调每个人都是 上帝眷顾的宝贝,每个人都是从天而降的天使。活在 这个世上,每个人都要用好上帝给予的独特恩赐,去 发挥自己最大的能力。 听众当中有个人不服牧师的说法,站起身来,指 着令自己不满意的扁塌鼻子,说道:“如果像你所说 ,人是从天而降的天使,请问有哪个完美的天使长着 塌鼻子呢?” 另一个嫌自己腿短的女子也起身表示同样的意见 ,认为自己的短腿不是上帝完美的创造。 牧师轻松而自信地回答:“上帝的创造是完美的 ,而你们俩也确实是从天而降的天使,只不过……” 他指了指那名塌鼻子的男子,说:“你降到地上 时,让鼻子先着地罢了。” 牧师又指着那嫌自己腿短的女子,说:“而你, 虽是脚先着地,却在从天而降的过程中,忘了打开降 落伞。”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故事正是说 明这个道理。人生确实有许多不完美之处,每个人都 会有这样那样的缺憾,真正完美的人,在生活中是不 存在的,即使是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也有各自的不 足之处。历史记载,西施的脚大,王昭君双肩仄削, 貂蝉的耳垂太小,杨贵妃还患有狐臭。道理虽然浅显 ,可当我们真正面对自己的缺陷和生活中不尽如人意 之处时,却又总感到懊恼、烦躁。 其实,完美的标准是相对而言的,因人的审美观 不同而不同,今天以肥为美,明天就可能以瘦为美。 古人以脚小为美,如果今天有“三寸金莲”走在大街 上,路人肯定会笑掉大牙。 追求完美没有错,可怕的是追而不得后的自卑与 堕落。即使缺陷再大的人也有其闪光点,正如再完美 的人也有缺陷一样。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照样 可以赢得精彩人生。正如清朝诗人顾嗣协所说:“骏 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 舍长以就短,智者难为谋;生才贵适用,慎勿多苛求 。” 勤能补拙,先天的不足同样可以用后天的努力来 弥补。孙膑因被刖足而作《孙子兵法》,司马迁因受 宫刑而作《史记》。王羲之从小口吃,为了弥补这个 缺陷,乃发愤读书,终于书法冠绝古今,成为书圣。 缺陷并不可怕,完美也没有十分。面对不足,采 取泰然处之、宽容的态度,生活中便会少一份烦恼, 多一片笑声。 P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