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信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4.20
折扣购买: 以奋斗者为本(华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纲要华为公司管理者培训教材)(精)
ISBN: 9787508647791
主编 黄卫伟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运营管理、创业管理、管理政策。1996年起,受聘担任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高级管理顾问至今,现为华为公司首席管理科学家,曾作为执笔人参与起草《华为公司基本法》。 其他编委人员:殷志峰、吕克、胡赛雄、童国栋、龚宏斌、吴春波。
上篇:价值创造、评价与分配 一个企业的?营机制,说到底就是一种利益的驱动机制。企业的价值分配系统必须合理,价值分配系统要合理的必要条件是价值评价系统必须合理,而价值评价系统要合理,价值评价的原?则以及企业的价值观系统、文化系统必须是积极的、蓬勃向上的。 企业就是要发展一批狼,狼有三大特性,一是敏锐的嗅觉;二是不屈不挠、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三是群体奋斗。企业要扩张,必须有这三要素。 ——任正非 第一章?全力创造价值 企业的最低纲领是什么?显然,是活下去,长期活下去,能够活到最后的企业一定是最好的企业。这个简单的道理又被称为企业的硬道理。企业长期要研究的问题是如何活下去,积极寻找活下去的理由和活下去的价值。企业长期生存的理由首先是客户需要你,为此,企业必须不断地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为客户创造价值。什么是价值?用??济学的术语来表述,价值表现为企业现实的获利能力和未来潜在获利能力的贴现。如果用更朴素易懂的标准来衡量企业的价值,那就是看这个企业能不能长期有效增长。这就是华为对企业价值的理解。 在价值创造问题上,存在一个悖论:越是从利己的动机出发,越是达不到利己的目的;相反,越是从利他的动机出发,反而越使自己活得更好。华为公司任正非显然深谙此道,所以他说得更彻底:为客户服务是华为存在的唯一理由。 企业价值是靠什么创造出来的?在任正非看来,资源是会枯竭的,唯有文化才会生生不息。一切工业产品都是人类智慧创造的。华为没有可以依存的自然资源,唯有在人的头脑中挖掘出大油田、大森?林、大煤矿……企业真正具有巨大潜在价值的、能够创造价值的资源是人力资源。这个道理是如此朴素,不免使人们对其熟视无睹、浅尝辄止。殊不知,恰恰是朴素的思想造就了伟大的企业。 企业的一切活动都应当围绕创造价值展开,人力资源管理也是一样。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目标是使员工全力为客户和企业创造价值,实现这一目标取决于如何评价员工的价值贡献和如何分配企业创造的价值和剩余价值。从而,全力创造价值、正确评价价值和合理分配价值成为人力资源管理最关键、也是最困难的任务。价值评价解决的是公正问题,价值分配解决的是公平问题,所以,人力资源管理说到底是解决两个普遍的组织问题:公正和公平。这两个问题解决好了,员工的目标和企业的目标就实现了最大程度的一致,全力创造价值的动力也就有了不竭的来源。 本章先阐述华为公司全力创造价值的观点,在接下来的两章中,再进一步阐述华为公司在正确评价价值以及合理分配价值方面所遵循?的政策和原?则。 1.1?围绕价值创造展开人力资源管理 1.1.1?什么是价值 我们通过保持增长速度,给员工提供了发展的机会,公司利润的增长,给员工提供了合理的报酬,这就吸引了众多的优秀人才加盟到我们公司来,然后才能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只有保持合理的增长速度,才能永葆活力。(来源:《华为的红旗到底能打多久》,1998) 企业的发展要强调客户、资本、劳动者多赢。因此,我们要强调要真正努力实现客户的需求,要培养对客户需求有激情、有干劲,并孜孜不倦去实现的员工。以长期奉献能力与实现贡献定薪酬,以短期贡献定奖励。我们一定要强调每个人对资本的贡献价值,在这个价值下,每增加一个人,就要增加一部分增值价值。办企业一定要使客户满意,这是生存基础;也要使股东满意,这是投资的目的;同时,也要使贡献者满意,我们绝不让雷锋吃亏,这是持续发展的推动力。(来源:《关于人力资源管理变革的指导意见》,2005) 我们十几万人聚在一起是为了把华为做成一个更有价值的公司。公司价值是公司各种要素和能力的综合反映,销售额的大小不能代表一切,当期财务报表也不能完全反映公司价值。在公司持续??营的条件下,这个价值应表现为公司现实的获利能力和未来潜在获利机会的货币化表现。因此,华为对公司价值的追求,只能是持续有效增长。(来源:电邮文号[2012]05号,《做好公司价值管理,追求公司有效增长》) 1.1.2?活下去是企业的硬道理 我们首先得生存下去,生存下去的充分且必要条件是拥有市场。没有市场就没有规模,没有规模就没有低成本。没有低成本、没有高质量,难以参与竞争,必然衰落。(来源:《再论反骄破满,在思想上艰苦奋斗》,1996) 整改干部队伍的目的,是要公司活下去。要想活下去,只有让那些阻°?公司发展的人下去,或者说把那些不利于我们发展的作风彻底消灭,公司才能得以生存。这也是我们整改的宗旨。(来源:《能工巧匠是我们企业的宝贵财富》,1999) 华为公司的最低纲领是要活下去。(来源:任正非在IPD动员大会上的讲话,1999) 对华为公司来讲,长期要研究的问题是如何活下去,积极寻找活下去的理由和活下去的价值。活下去的基础是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必然结果是企业的发展壮大。(来源:《活下去,是企业的硬道理》,2000) 对于我个人来讲,我并没有远大的理想,我思考的是这两三年要干什么,如何干,才能活下去。我非常重视近期的管理进步,而不是远期的战略目标。活下去,永远是企业的硬道理。近期的管理进步,必须有一个长远的目标方向,这就是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公司长远的发展方向是网络设备供应商,这是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有了这个导向,我们抓近期的管理就不会迷失方向。朝着这个方向发展,我们的近期发展和远期发展就不会发生矛盾,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就会得到提升,我们也就有了生存的理由和生存的价值。(来源:《活下去,是企业的硬道理》,2000) 企业能否活下去,取决于自己,而不是别人,活不下去,也不是因为别人不让活,而是自己没法活。活下去,不是苟且偷生,不是简单地活下去。活下去并非容易之事,要始终健康地活下去更难。因为它每时每刻都面对外部变化莫测的环境和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对内部复杂的人际关系。企业必须在不断地改进和提高的过程中才能活下去。(来源:《活下去,是企业的硬道理》,2000) 企业不是要大,也不是要强,短时间的强,而是要有持续活下去的能力与适应力。(来源:《华为的冬天》,2001) 十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而是危机感。也许是这样才存活了下去。我们大家要一起来想,怎样才能活下去,也许才能存活得久一些。失败这一天是一定会到来的,大家要准备迎?接,这是我从不动摇的看法,这是历史规律。(来源:《华为的冬天》,2001) 我们还要指出,活下去才是硬道理。华为公司不是为了追求名誉,而要的是实在,希望大家对待老产品、常规产品有正确的心态,不要老想着搞最先进的设备,搞最新的技术。我们不是做院士,而是工程商人。工程商人就是做的东西有人买,有钱赚。(来源:《公司的发展重心要放在满足客户当前的需求上》,2002) 队形要根据市场进行变化,不能僵化和教条,要有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我们的宗旨就是活下去。(来源:《认识驾驭客观规律,发挥核心团队的作用,不断提高人均效益,共同努力度过困难》,2002) 华为没有任何可依赖的外部资源,唯有靠全体员工勤奋努力与持续艰苦奋斗,不断清除影响我们内部保持活力和创新机制的东西,才能在激烈的国际化竞争中存活下去。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全球市场竞争实质上就是和平时期的战争,在激烈竞争中任何企业都不可能常胜,行业变迁也常常是·?云覆雨,多少世界级公司为了活下去不得不忍痛裁员,有些已途中消失在历史风雨中。前路茫茫充满变数,非常不确定,公司没法保证自己能长期生存下去,因此不可能承诺保证员工一辈子,也不可能容忍懒人,因为这样就是对奋斗者、贡献者的不公平,这样对奋斗者和贡献者就不是激励而是抑制。幸福不会从天降,只能靠劳动来创造,唯有艰苦奋斗才可能让我们的未来有希望,除此之外,别无他途。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幸福的生活,全靠我们自己。(来源:《关于近期公司人力资源变革的情况通告》,2007) 企业的目的十分明确,是使自己具有竞争力,能赢得客户的信任,在市场上能存活下来。要为客户服好务,就要选拔优秀的员工,而且这些优秀员工必须要奋斗。要使奋斗可以持续发展,必须使奋斗者得到合理的回报,并保持长期的健康。(来源:任正非在市场部年中大会上的讲话纪要,2008) 推荐一:本书传承于《华为公司基本法》,由华为公司管理顾问主编,华为高管及顾问参与编著,历时5年整理华为25年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思想精髓。华为公司内部资料,官方授权公开! 推荐二:本书内容均摘自华为公司高管的讲话和公司经营管理团队(EMT)的文件,并一一注明了出处,忠于原作,原汁原味,是继《华为基本法》之后华为的标志性著作,对国内外企业管理者、研究者具有高度的研究、借鉴价值。 推荐三:柳传志、杨贤、吴晓波、陆雄文、秦朔等知名学者与专家联袂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