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赋能实体经济的技术革命)

区块链(赋能实体经济的技术革命)
作者: 向凌云//赵勇//肖瑜|责编:程旭
出版社: 民主与建设
原售价: 49.80
折扣价: 27.40
折扣购买: 区块链(赋能实体经济的技术革命)
ISBN: 9787513928328

作者简介

向凌云,旅美经济学家,北大博雅特聘教授,著名投资人,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特邀研究员,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新兴经济产业研究所区块链研究中心副主任,亚洲区块链产业研究院研究员,亚洲区块链学会首席研究员,斯坦福大学工程学院系统优化实验室与中美硅谷发展促进会中国企业系统优化研发中心研究员,美国国际专业管理机构专业教师审核委员会企业管理学教授,全球区块链联盟主席,博士智库研究院智能教育研究部顾问。 赵勇,成都清数科技及融数链创始人,亚洲区块链学会战略研究顾问,亚洲区块链产业研究院研究员,BTRAC区块链技术研究应用交流中心智库专家,中国计算机学会大数据专委会委员,中国西部互联网与大数据产业分会会长,四川省大数据发展研究会专家主任。 肖瑜,原名肖红卫,北大MBA,师从北大于鸿君教授,星纳文化传媒创始人及董事长,参与多个新零售电商、区块链项目的天使轮投资。

内容简介

8.1 区块链在金融应用面的挑战 从已经落地的场景来看,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范畴已经囊括了货币、金融、社会、经济等诸多领域。当然,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是需要依托新的服务模式进行的,并以此确定价值,最终实现价值转移,或者是帮助其他商业模式更好运作。但是,就现状而言,区块链技术仍然处于需要完善和提高的阶段,尤其是在金融领域,由于其行业的特殊性,在引领从信息互联网转向价值互联网的过渡时,需要高度关注其适应性,进行风险管控,攻克一系列的难题和挑战。 如图8-1所示,是区块链技术在金融应用面需要迎接的挑战。 图8-1 区块链技术在金融应用面需要迎接的挑战 第一,正视区块链的积极价值,正视区块链本身存在的问题。 随着区块链的日益火爆,人们对这项技术有着自己的见解。去中心化、数据的不可篡改、高透明度、低成本等技术特点,虽然有利于解决金融行业的固有的痛点,但是,从理性角度出发,这些特点优势,有时也并不像人们最初所想象的那么完美。 例如区块链技术的数据不可篡改,从理论上说,并不是真的不可篡改,而是要超过全网51%的算力才能攻击,也就是说,只要肯不计成本地砸钱,那么数据也是可以修改的。因而区块链数据的篡改之争,其实就演变为成本难题了。事实上,已经有过Krypton受攻击等事件了。再有,数据的可信任问题。虽然区块链技术将制度信任转为机器信任,但是区块链的智能合约如何和线下产权确权,如何关联,其中的设备和技术的更迭成本有多大,一旦更换成本是否会膨胀等,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区块链解决的“价值交换”,如何真正避免人为干预。 区块链技术令金融交换逐步实现机器对机器的过程。虽然说技术对金融的干预,从人与人的金融,到了人和机器的金融,最终跨步到机器对机器的金融。但是,考虑到金融活动范围离不开对人的非理性行为与道德风险的关注,因而区块链共识规则与节点之间机构架构的背后,仍然离不开人为的操作。可以说,就当前现状而言,实现机器之间的金融,还是有点远。 第三,如果不能一步到位去中心化,弱中心化,分布式更贴合金融现状。 虽然大数据时代对信息已经可以进行甄别,但是金融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搜寻成本、匹配效率、风险控制等,都决定了中心和中介存在的必要性。一方面,虽然金融一直在创新,但是有大量的伪去中心,例如许多P2P网贷和股权众筹平台,其实就是以新的中介形式出现的。另一方面,在当前经济社会组织模式下,真正的大范围去中心化很难实现。事实上,一旦传统金融机构的创新与道德风险失控,在区块链中,危害会同步放大,尤其是在其大量介入区块链生态圈建设之时。因而只能说,暂时先从小规模的落地运用中开始,更多的是从多中心或弱中心着手,实现共享型的金融发展。 第四,区块链和主流金融体系相结合,实现颠覆、补充、共享,构建新生态。 区块链技术的变革,需要达到利益均衡并有利于多数人,并且有可延续的出发点,在打破现有格局的基础上,能使各方面的机制都综合达到平衡点。例如区块链可以安全、低成本有效保存各种合同、文本、证件等。但是,这会给传统证书认证中介、个人信息保护都带来挑战。 第五,拒绝区块链“万能论”。 区块链已有的一部分落地场景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益,但是,从区块链金融应用中的模式看,纯商业模式的落地并不容易,项目不但需要更大的落地场景依托,而且金融主体逻辑到功能逻辑都在进行转变。另外,对于区块链本身的技术来说,当和金融项目结合后,不应再局限于金融机构、产品、市场角度,而是要从改善和优化金融功能入手,包括:清算和支付、融通资金和股权细化、风险管理、信息提供、解决激励等。 第六,将区块链应用于新金融风险管理的优化。 利用区块链进行金融风险管理时,需要确认是系统性风险还是非系统性风险以及需要区分传统金融风险和新型金融风险,并且根据不同的风险,来确定管理优化的不同着眼点。 8.2 区块链大风口,需要新思维转变 我们已经看到,区块链对绝大多数行业的商业形态圈,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从产品的研发、生产到营销、销售,从企业的管理、激励到组织的工作模式等,都带来了更迭模式。对于企业来说,只有多维度看到未来发展,才能顺应时代发展,利用区块链这个大风口,创造更多利益。 如图8-2所示,是区块链技术下需要有的新思维。 图8-2 区块链下的新思维 第一,回归产品本质。 在区块链技术下,产品从研发到生产的每一个环节,每一处的材料,每一次的加工,都有清晰的记录。这种透明可信的商业逻辑,就是区块链的核心。对于企业来说,此时,对产品过度包装的营销模式已经不起作用了,企业只有回归到产品本身,用真实的运营手法、更好的产品,才能有助于企业的发展。 第二,从开放中引入最优质的资源和生产力。 区块链的开放和生态性以及节点的互动,令企业需要将最优质的供应方、内容等引入该价值链中,同时将收益与用户分成,让用户自发地维护和调节生态圈,有利于产品的上下游传播,从而获得更深度的经济价值。这种极致的产品观念,其实是一种商业观念上的根本改变,从封闭的、垄断的商业圈,变成开放的、互动的商业圈,并最终打破寡头模式,取得生态共赢。 ★全球区块链联盟主席向凌云、亚洲区块链学会战略研究顾问赵勇、北大MBA肖瑜联袂力作! ★汇集全球区块链典型技术及应用案例,全景式揭示区块链的原理、应用及发展前景! ★解密区块链将如何变革传统行业,如何与新产业结合,如何影响货币、金融、商业以及我们的生活! ★这是一本通俗易懂的区块链学习参考书,真正讲清楚区块链的核心技术和应用场景! ★区块链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动力之源,是价值互联网时代的颠覆性技术,掌握区块链技术,企业可以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降低投入、运营成本,获取更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