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译
原售价: 59.00
折扣价: 34.70
折扣购买: 浮世烦恼
ISBN: 9787500170716
尾林誉史(おばやしたかふみ) 精神科医生、职业健康医师(日文称“産業医”)。VISIONPARTNER心理诊所四谷院长。 他于东京大学理学部化学系毕业后进入Recruit股份有限公司做销售,在职期间每年会遇到公司内外职场人的各种心理问题。在开解、帮助大家的过程中,他对日本职业健康医师现状深感失望,并被某诊所一位精神科医生的工作方式所感动。 2006年,他决定辞职,立志成为职业健康医师。辞职后,他从零开始,考入弘前大学医学部。精神科的专业知识是职业健康医师的基础,为了学习精神科的知识,尾林到东京都立松泽医院进行初期临床实习,结束后进入东京大学医学部附属医院精神神经科工作。 现在,他为15家企业担任职业健康医师,为员工提供健康管理、心理疏导、职场烦恼咨询并积极向媒体宣传普及,诊疗超过3万人,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帮助了很多人消除压力和烦恼。
写在开头 ?曾经的公司的累赘业务员,现在的精神科医生 “职场的人际关系真麻烦。” “我虽然明白必须努力,但是我努力不起来。” “那个人做什么都很顺利,我就干啥啥不行。” 任何时代,职场人的烦恼都无穷无尽。 你打开本书,说明你也想过“说真的,相当痛苦……”吧!请允许我做一个迟到的自我介绍。我是精神科医生、职业健康医师尾林誉史。 我的经历有点不一般。因为我在大学毕业以后,进入了普通企业工作,一直做销售工作,直到30岁。 我一直在问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是什么,最后辞职了。我30岁时进入大学医学专业学习,作为精神科医生积累了研修与实际经验,如愿以偿地成为职业健康医师。 本书中详细说明,我做公司职员时,完全是签不到合同的无能业务员。当时干得相当辛苦,有时候甚至差点就昏倒了,精神也达到了极限。 我在这样的人生中遇到了许多烦恼,过着不好不坏的庸俗的日子,其中也走过很多弯路。也正因为如此,我相信,本书的读者与我有着几乎相同的视角。 ?我的工作是让人开开心心地工作 你知道“职业健康医师”这个职业吗?职业健康医师是在企业里管理职员健康的医生。在人们关注精神健康的今天,他们也被刮目相看…… 我个人认为,职业健康医师的工作目标是让人开开心心地工作。身体和心灵,只要有一个情况不好,人就不能开心吧。为了让更多的员工能够开心地工作,我们“职业健康医师”会守护着大家。 对了,显然,职业健康医师也是医生,但是和平时大家在医院遇到的医生不同,职业健康医师不做“临床”,也就是不做诊断与处方工作。 那么我们做什么呢?比如,确认职场的卫生环境、体检结果等。更重要的工作是关于健康方面的咨询、停职休息咨询之类的面谈业务。职员身体不好的时候需要找我们商量,有必要停职休息的时候,我们会对休假时间长短给出建议。 现在(指2021年4月左右,编者注),我在15家公司担任职业健康医师,每年和大约600人进行面谈。 除此之外,我还在自己的诊所里从事精神科医生的工作,每年接待约3000人。 也就是说,作为职业健康医师和精神科医生,我每年大概要接待3000人到4000人。我已经做了约10年的医生,诊疗了数以万计的患者。我自己都感到惊讶,这个数字不小啊! ?感到烦恼或不安,是理所当然的 经历了为这么多人的护理与诊疗之后,我注意到,“人只要活着就无法回避不安”。 无论看上去多么顺风顺水,完全没有烦恼的人生是不存在的。每个人都会有烦恼或不安,我甚至认为,思考烦恼、感到痛苦,这才是人的常态、人的本性。 尽管如此,不知道为什么,很多人把烦恼和不安当作“不好的东西”。他们倾向于认为,这些是不应该存在的。我认为,这种想法当然有可能使人更加烦恼与不安。 烦恼与不安是理所当然的,人可以深深地烦恼,当然也可以和很多人商量,诉诉苦衷。 如果能够带着平常心看待烦恼与不安,我想,人就能够更加轻松地活下去了吧! 另外我注意到,“如果改变看法,有时候烦恼就会突然消失。” 打个比方:假设有一只天鹅在湖面上游泳,优雅得如同在水面上滑动一般。而在水面下,它不停在啪嗒啪嗒地用力踩着水。水面下的情况和人们看到的形象完全不同。 “烦恼”也和这只天鹅一样。对于某个你不太喜欢的的人,如果你改变看法,可能会发现这个人也有优点。内心压抑不住怒火而令你感到烦躁的事情,从另一个角度来考虑的话,你或许就会想,算了,有时候也会发生这种事情,从而头脑迅速冷静下来。 通过新的视点,烦恼会不成其为烦恼。这种事情,出乎意料地多。 ?希望你珍惜每一段经历及其之后的成长与喜悦 帮助读者找到新的视点,这是我的工作,也是我写这本书的目的。 本书将常见的职场人的烦恼分为五类,这是我作为精神科医生、职业健康医师的经验进行的分类和排序。因为同时介绍 问题案例与解决问题的方法,相信对每位读者都应有所助益。 第一章 聚焦人生价值与内心的烦恼。每个时代,都有无数的人对于自身性格、生活方式怀有不安。 第二章 聚焦人际关系的烦恼。有名的精神科医生、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主张“所有的烦恼都是因人际关系的问题而生的”,从这句话里也可以看到,很多人为此类事情而烦恼。 第三章 聚焦生活的烦恼。在这里,我列出了由于时代、环境的原因而产生的烦恼,由于略为突出的个性导致的生活上的烦恼等。 第四章 聚焦工作的烦恼。本章列举了打工人在职场中的众多烦恼。 第五章 聚焦日常的烦恼。本章提及了不经意间显露出来的日常生活中的不安与迷茫。 为了尽量解除各位的烦恼,在本书的回答部分中,我提出了很多“略微不同的视点”。 希望阅读本书的各位读者能够卸下肩上的重担,发出: “原来烦恼的不止我一个人啊!” “原来可以这么想啊!” “这位医生这么说真的没问题吗?(笑)” 之类的感叹后会变得轻松一些。这对我来说是无上的喜悦。 人际关系的烦恼 第二位 被人牵着鼻子走 Q:我总是被人牵着鼻子走,没法自己做决定。比方说工作中,领导、同事、客户的想法不一样,我不知道优先考虑谁的,结果项目进展缓慢,这种事情经常发生。自己在的生活中也是如此,被父母、朋友们的想法所左右,一直非常疲倦。(20多岁的男性) A:拥有判断的标准比较好 ?不管怎么说,拥有“自己的意见”吧! 被人牵着鼻子走,说明你比较客气,不善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是,即使不能表明自己的想法,也不能够靠他人的想法来决定事情。他人的想法如果只有一个的话还不难,如果有好几个的话,应该优先考虑谁的呢?这就头疼了。 为了避免发生这样的情况,你应该有自己的想法。你是否会想,“如果表明自己想法的话,讨论不是会变得更加复杂、更加难以决断了吗?”不不不,并不是这样的。 比如说,除了自己以外,还有小张和小王两个人的想法。那你认为,判断这两人意见优劣的标准是什么呢?是的,是“你的想法”,它是判断小张和小王想法的基准。 很有可能,至今为止你就是没有这个标准,所以没法作判断。换言之,你自己的想法是决定事情、推进事情的基础。 ?提出自己的主张,并不是厚颜无耻的事情 即使我这么说,依然有很多人认为有自己的想法、提出自己的主张是一种“厚颜无耻”“厚脸皮”或者“自我意识太强”。 但是,在我看来,“想法”这个东西,并不是为了说服谁或者抬高自己的工具。 归根结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人意志,也有自己的想法。这不是为了特立独行,也不是吵架或者驳倒对方的武器。 这么想来的话,“自己的想法”可以想象为判断事物的尺度。 这么想的话,“自己的想法”是不是可以有的呢? ?讨论变得不可收拾的时候的要点 “好,我要有自己的想法!这样事情就可以进展得很顺利了!”你可能会这么想。恭喜,首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但是,遗憾的是,即使有自己的想法,讨论也有可能误入歧途、变得不可收拾。 在这里,我给你传授几个小诀窍,专门应对进行不下去的讨论。 ●设定一段休息时间,或者改天再谈。 ●不要勉强自己当场做决定。 ●如果感觉到“讨论没有向好的方向发展”,那就下定决心,告诉在场的其他人自己的这个感觉。 ●私下联系掌握主动权的人,请他好好把握一下议论的方向。 开会或者是做决定的时候,即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议论有时也会向不好的方向发展。如果过于注重于必须要做决定,那么“做决定”变成了目的,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这一原本的目的就容易被敷衍了事。 在这时候,如果感到讨论没有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的话,隔一段时间再讨论也是一种好方法。“想要快点搞定”这种心情我也很理解,但是重要的不是“做决定本身”而是“得出正确的结论”。 另外,关于讨论的方向,如果你无论如何都感到不安的话,那就下定决心,把这种担忧说出来,找到和自己想法相同的人或者其他什么方法,有可能一下子就把现场的气氛转换过来。不太擅长表达自己主张的人,可以找有领导力的人来代言。 做决定是非常辛苦的工作,不要一个人烦恼,一定要借助周围人的力量。 划重点 “自己的想法”并不是说服别人或者捧高自己的手段。 自己的想法是比较他人想法的标准,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 “工作热情不断消退”“越来越无法符合他人期待”“找不到自己的强项”“总被人牵着鼻子走”“明明努力工作却被家人嫌弃”……如果你有上述症状;“心好累”“每天上班好烦”“别人过得好滋润,我为啥这么辛苦”“想辞职又不知道如何是好”……如果你有上述想法;那么,或许是时候该听听职业健康医师的专业意见了。 尾林誉史是日本资深的精神科医生、职业健康医师,帮助过3万余人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本书中,他将为你解答最让上班族感到精神压力的50个烦恼问题,教你如何更加轻松愉悦地应对生活和职场中的“闹心事”。 看看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想想自己的情况和症状,听听专业心理医师的指导解答,或许一切就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