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仑(看得见未来才有未来)

冯仑(看得见未来才有未来)
作者: 韩啸
出版社: 台海
原售价: 38.00
折扣价: 20.80
折扣购买: 冯仑(看得见未来才有未来)
ISBN: 9787516806845

作者简介

韩啸,吉林长春人。涉及文字领域多年,曾在杂志社和出版社工作,发表作品50余篇,同时为全国部分省市电视台栏目进行剧本创作,并系多部励志题材话剧的核心创作人员。并擅长以风趣幽默的写作风格,对社会、人物等进行多角度分析,力求呈现富有鉴赏力的独到见解,已出版作品《李彦宏:百度与智能时代的畅想》等。

内容简介

10 玩转冯氏江湖 一世之需:朋友 在网络上,经常有人用“一个人一辈子成功不成 功就看追悼会了”这句话来衡量一个人所取得的成就 。而“悟道大师”冯仑,也有三分感悟与这句话不谋 而合,他说:“看朋友得看追悼会谁去。平时人一生 很热闹,在送花圈的时候握一下手的那是朋友。” 关于朋友,冯仑总结出其三大功能。 在朋友中,这几个功能十分重要,既能在自己有 困难的时候得到援手,也能在朋友关系上得到良好的 验证。 **个功能,是朋友之间的感情需求。其实,朋 友之间也没有必要做到**透明,要给自己保持一定 的隐私,留一些私人空间,需要小范围内的情感需求 。因为人是个社会生物,所以需要经常与外界和他人 交流。 第二个功能,是个人世界的安全感。在这个世界 上,无论男人还是女人都需要安全感,不管走到哪里 ,对安全都一样有需求,这不仅是一种依赖,同时也 是一种价值肯定。 第三个功能,相对宽泛一些,这个在很早之前就 被俄罗斯一位科学家提到过。这是一个比较,在对比 中找到友谊和爱情的关系。 在朋友的世界中,友谊自然要比爱情*重要,在 友谊中没有索取,一旦出现索取,友谊将会很自然地 破裂;而爱情则需要快速的回报,这在本质上要比友 谊*加自私。所以说,朋友是善良的,没事和你瞎叨 叨,你没钱了他会马上借你钱,并不需要利息,这就 是没有利益关系的友谊。 冯仑说,朋友之间有这样一个数字关系,即10、 30、60。对此,有人曾问过冯仑,朋友之间的关系是 不是很多元化?冯仑的回答是:应该说是不同层面。 在多年的社会课堂上,遇到过的人、事、物有很多, 不论是工作还是交往,都是比较多的。社会心理学家 做过一项实验,大概是10、30、60的数字,这些数字 代表着交朋友的极限。10代表把亲戚朋友都算上一共 不超过十个人,这10个人是可以随意借钱的,甚至是 借完可以不还的,同时也是*安全的底线;在生活中 经常会遇到一些不时常联系的朋友,有时候聚会了见 一面,办事了打个电话,彼此能惦记着的大概有30人 ,这些人里可能一周联系一次,也可能是一个月只联 系几次;剩下的60人,就是那些好久不联系的,比如 一些有必然关系,但是没有实际情感的朋友。就算是 一直不见面,但是只要有需求,他们也会照办的那种 。 冯仑就像是沙漠中的绿洲,如果你是他的真心朋 友,他就会是你干渴时的清泉;如果你不是他的真心 朋友,那么他就是海市蜃楼。冯仑曾经也有过为了 300元钱而愁眉不展的时光,他经历过生意场上那些 *惨淡的人生,这样的*子对他而言是习以为常的。 19**年时,冯仑在生意上遭遇了一些变故,短时 间内就落魄得连几百元钱都无处可求。那时候能借给 冯仑钱的人,都被认为是坏人。在所有人眼里,冯仑 只不过是个领导看不上、工作不积极、与几个狐朋狗 友一起搞了个皮包公司的骗子,整*在外面瞎折腾、 瞎胡闹。在那个年代,冯仑的这些行为在别人眼里都 是坏人的标准。 当时的冯仑万万没想到,*后能借给自己钱的人 都是他曾经得罪过的人。而让他心寒的是,当年在他 眼中可称得上行为规范代表一样的人,被他招进单位 ,悉心培养,当做好朋友一样对待的人,却在他开口 借钱的时候,连闭门羹都吃不上。那人说,冯仑在政 府已经看不到任何期望了,所以不能借给他。冯仑走 投无路,便遇上了**眼中的“坏人”,他把钱借给 了冯仑。 就这样,冯仑打了欠条,坐着火车从海南回到了 北京。在颠簸的旅途中,冯仑遇到了一个谁都看不上 的人,这人在武汉站等着和冯仑见上一面。他原来系 冯仑的工人,其实冯仑对他的印象并不深刻,但他却 能从口袋里掏出一把皱皱巴巴的零钱,一共70元钱, 都借给了冯仑。 P241-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