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时事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毛泽东的智慧与当代领导艺术
ISBN: 9787802328365
周国剑,男,湖北大悟县人,现居杭州。毕业于武汉大学,任教于浙江师范大学。目前致力于管理学、领导学、历史学、经济学、教育学等相关领域的融合与应用研究。出版主要著作有《军史商鉴》《创业就像闯江湖》《亮剑精神》《邓小平的智慧与当代领导艺术》《地方高校经营论》等。
毛泽东认为:“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 且是更重要的学习。从战争学习战争——这是我们最 主要方法。” 毛泽东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行家,他明确指出学习 的目的在于应用。毛泽东曾明确指出:“对于马克思 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 在于应用。”毛泽东不仅把理论与实践比作箭与靶的 关系,更把对理论的应用或实践本身看作是更重要的 学习,故他提倡在实践中学习。 毛泽东主张,求学要结合社会的实际,不但要读 有字之书,还要读无字之书。他在《讲堂录》中写道 :“闭门求学,其学无用。欲从天下万事万物而学之 ,则汗漫九垓,遍游四宇尚已。”他赞赏古人“读万 卷书,行万里路”的治学之道。正是为了践行开门求 学原则,毛泽东在湖南一师读书期间曾利用假期考察 湖南农村。北伐战争期间,毛泽东于1927年专程赴湖 南考察湘潭、长沙等五县的农民运动,并写出了《湖 南农民运动调查报告》。正是在广泛和深入调查农村 的基础上,毛泽东提出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 线。 读有字之书,意味着领导干部必须加强理论学习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人的学习追求应当 是无止境的,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们不可能把所 有的书读完。现在,新书生产量很大,我国每年出版 几十万种新书,加上存量书目,可谓浩如烟海。作为 领导干部在读书时必须有所侧重,把读书的重点放在 理论学习上。1939年年底,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对一位 进马列学院学习的同志说:“马列主义的书要经常读 。《共产党宣言》,我看了不下100遍,遇到问题, 我就翻阅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有时只阅读一两 段,有时全篇都读,每读一次,我都有新的启发。我 写《新民主主义论》时,《共产党宣言》就翻阅过多 次。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于应用,要应用就要经常读 ,重点读。” 理论学习之后,还要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否 则就容易陷入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的泥潭。党的六大 后,革命运动出现复兴局面。由于中共中央的领导权 落到一些根本不懂得中国国情却得到共产国际信任的 “左”倾教条主义者手中,结果导致除陕北以外各根 据地的丢失和党在国民党统治区组织的严重破坏,给 党和红军造成巨大损失。这个教训是惨痛的。 在现实中,一些干部就读书而读书,着重理论的 学习,却忽视了与实际的结合,学到的理论不少,只 会纸上谈兵,指导不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也就失 去了读书的意义。我们一定要有针对性地学习掌握做 好领导工作、履行岗位职责必备的各种知识,多读与 本职工作相关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新规则的 书,做到学用结合,用学相促。 具体而言,领导干部读书要重在解决工作中的实 际问题,在读书过程中要掌握两个原则:一是干什么 ,学什么。也就是和工作紧密相结合。一般来说凡是 因工作需要去读书,都能钻得进、出得来、记得牢, 能紧密联系实际掌握精神实质,是既快又有效的方法 。也就是在工作中,有选择、有针对性地学理论,用 科学理论指导具体实践,同时对正在做的工作进行理 论思考,这样的学习一定会事半功倍。二是缺什么, 补什么。每个人的基础条件不同,工作的需要也不完 全一样。有的人曾系统读过马克思主义著作,有相当 高的理论水平,但缺乏历史知识,就应把读历史书放 在优先地位。有的人实践经验丰富,但理论知识欠缺 ,就应把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重点。有的人 工作资历较长,但文化水平较低,就应从文化基础知 识学起。但这种补缺,也应分轻重缓急,应是短时期 内工作需要的知识优先补、重点补。属于个人全面发 展,但眼前并不急用的,选择机会补。总之,要明白 自己的不足,自己的弱点,自己的“软肋”,有针对 性地去充实强化,使读书成为思想、理论、精神的强 壮剂。 领导干部读书还要避免实用主义的倾向,切忌把 拿文凭当作读书的唯一目的。由于整个社会都有一种 片面追求高学历的现象,领导干部也不甘其后。现在 ,“博士书记”、“学者官员”的称号随处可见,在 职官员追求高学历、高学位利弊的口水之战此起彼伏 ,一些党政部门和高校也每每成为舆论焦点。 不可否认的是,通过正常途径取得高学历,既是 那些德才兼备领导干部自强不息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 重要方式,又反映出现代社会管理的实际需求,为各 级党和政府改善干部知识层次与结构的必需。但是一 些官员将正常的读书活动功利化,忘记读书的宗旨, 热衷拿文凭,甚至利用权力去混文凭,这与领导干部 读书的目的完全是背道而驰的。 P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