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江苏文艺
原售价: 39.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北京文学地图
ISBN: 9787559426178
王苗,北京大学中文系硕士、学士毕业。发表多篇儿童文学作品,曾获第二届《儿童文学》“金近奖”、第三届“读友杯’’全国短篇儿童文学创作大赛**作品奖、2015《少年文艺(江苏)》年度佳作奖等奖项。现在北京工作和生活,对这座城市充满了热爱和眷恋。
丹柿小院:老舍的北京人 可是,我真爱北平。这个爱几乎是要说而说不出的。 我爱我的母亲。怎样爱?我说不出。在我想作一件讨她老 人家喜欢的事情的时候,我独自微微的笑着;在我想到她 的健康而不放心的时候,我欲落泪。语言是不够表现我的 心情的,只有独自微笑或落泪才足以把内心揭露在外面一 些来。我之爱北平也近乎这个。夸奖这个古城的某一点是 容易的,可是那就把北平看得太小了。我所爱的北平不是 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黏合的一 段历史,一大块地方,多少风景名胜,从雨后什刹海的蜻 蜓一直到我梦里的玉泉山的塔影,都积凑到一块,每一小 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这只有说不 出而已。 ——老舍 每个城市都有独特的生活方式,对于北京这座文化城 市,有人总结出一些“必须”要体验的生活元素,比如白 天去南锣鼓巷逛胡同,晚上去后海酒吧街休闲,春天去玉 渊潭看樱花,秋*去香山看红叶……还有一个不能错过的 就是去北京人艺看话剧,*好是看老舍的《茶馆》。 没有一个作家可以像老舍这样代表北京,也没有哪位 作家的作品可以像老舍的作品一样直接用“京味儿”来定 义。他是开启“京味儿”文学的**人,他的作品可以作 为“京味儿”文学的范本。正如**学者赵园在《北京: 城与人》中说的,老舍属于北京,北京也属于老舍。老舍 是当之无愧、禀赋优异的北京人,“他固然因北京而完成 了自己,却同时使北京得以借他的眼睛审视自身,认识自 身的魅力”。鉴于此,这篇文章也大胆借用赵园的书名作 为题目,探讨老舍和他的文学与北京这座城市的关系。 虽然以“老舍”和“茶馆”命名的“老舍茶馆”在可 以喝大碗茶的前门,但话剧《茶馆》却是在王府井大街上 的北京人艺上演。作为中国当代话剧**难以被**的经 典,每次《茶馆》演出时,都是北京文艺界的一桩大事, 可谓盛况**、一票难求。不过,不知道观众们在人艺观 看“茶馆”里上演的中国半个多世纪的风云变迁时,会不 会想起来去距离人艺很近的老舍故居游览瞻仰一番。《茶 馆》里的一幕幕时代大戏就是老舍在这里创作出来的。 从北京人艺出来,沿着王府井大街往南,走到灯市口 西街时再往西,便能看见一条条逐渐远离王府井繁华的古 朴的小胡同。其中有一条毫不起眼的丰盛胡同,靠近丰盛 胡同口的**所别致小巧的小院子就是老舍故居。老舍故 居是一个不规则的四合院,一进正门是一个狭长的偏院, 向右跨过一个木质的影壁,是故居的主体。院子里有一个 大鱼缸,但没有像典型的老北京人家那样“天棚鱼缸石榴 树”,而是有两棵老舍先生手植的柿子树。秋天时,黄澄 澄的柿子一个个小灯笼般悬挂枝头。正因为这两棵柿子树 ,小院有着一个很美的名字——丹柿小院。 因为老舍巨大的影响力,小院里不时有参观的人进进 出出。一位*着地道北京话的光头大叔领着一个十三四岁 、穿着校服的小女孩在参观,这应该是一对父女。北京大 叔给女儿一一讲解老舍资料中的各个细节,对老舍的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