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东方
原售价: 49.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俱舍要义/中国佛学经典宝藏
ISBN: 9787506086387
杨白衣,日本佛教大学文学博士。名显祥,字白衣,以字行世。曾发表《马祖禅与新罗禅》等论文,重要论著有《龙树七十空性论之研究》等。
《俱舍》,具称《阿毗达磨俱舍论》(Abhidharmako?a-?āstra),为佛灭后九百年纪出生于北印度犍陀罗国首都布路沙布逻城(Purusapura)的世亲(婆薮槃豆,Vasubandhu旧译天亲)的著作。阿毗(abhi)是对义,达磨(dharma)是法义,俱舍(ko?a)是藏义。所以《阿毗达磨俱舍论》译为对法藏论。对法是指对于佛经中所说的言教法,加以考察推论之意。即由种种角度讨论佛陀言教的态度。所谓的对法有二义,一、“对”是对向、对观,二、“法”是涅槃、四谛,即为对向涅槃,对观四谛的意思。换句话说就是由于对观四谛理,得对向涅槃的境地的意思。依一般说,能对观四谛的是没有烦恼的无漏正智,所以所谓的对法,毕竟是指无漏正智而言。盖转迷开悟,必假无漏正智,而欲发无漏正智,则必对观四谛,可见这是佛教最大的眼目了。藏有包含、所依二义,因本论包摄了当时能发无漏正智的各种论典,例如《发智》《六足》《婆沙》等论,俱为其所依而作故叫作阿毗达磨俱舍对法藏。 这种对法的论议在印度于佛灭后四百年纪最发达,不特产生了许多冠以“阿毗达磨……”的论书,当时的教界亦几被所谓的阿毗达磨论师(对法师)占光,而风靡一时,这种学潮直到世亲时代始被整理、归纳,而成为《俱舍论》。可见本论在佛学上所占的地位如何了。如果学佛的人没有从《俱舍》下手而开始便研究大乘,那么他非但对于全部教理得不到头绪和基础,更无法把握信解行证的程序和入门的方法。因为大乘的教理是根据小乘而建立的。这部论书本来是为了改善有部宗的教义而根据《阿含经》和律及有部诸论叙述的。其间虽有些论难,但它却被视为含摄小乘三藏的精义和印度一般宗教哲学的名论。故此论在印度又叫作“聪明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