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广西师大
原售价: 98.00
折扣价: 70.60
折扣购买: 同时代人回忆契诃夫(精)/文学纪念碑
ISBN: 9787549579365
谢尔盖·尼古拉耶维奇·戈鲁勃夫(С.Н.Голубов,1894—1962),俄罗斯历史小说家。 倪亮,原名倪延英,浙江余姚人,1947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哲学系。民盟盟员,翻译家,新文艺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资深编辑。译有《无产者安娜》、《在森林地带》、《柯罗连科》、《格利戈罗维奇中短篇集》(合译)、《相濡以沫十四年》、《淡淡的幽默:回忆契诃夫》(合译)等。
“你瞧……”巴威尔·叶果罗维奇说,“我马上 要出去办点事,你,安托沙,到铺子里去照应一下吧 !” 孩子的眼里涌出了泪水,眼皮不住地颤动着。 “铺子里很冷,”他表示不同意,“我从学校回 来,已经冷得够呛了。” “不要紧……穿得暖一点就不会冷了。” “今天功课很多……” “功课到铺子里去做……到那儿去好好照应…… 快!……别磨蹭啦!……” 安托沙气愤地丢下钢笔,啪的一声合上居纳的文 法书,眼里噙着泪水,穿上中学生的棉制服大衣和破 旧的皮靴,跟着父亲朝铺子走去。这铺子就开设在同 一座房子里。待在铺子里使人很不痛快,主要是那儿 太冷了。学徒安德柳什卡和加夫柳什卡的两手发青, 鼻子通红。他们不住地用一只脚碰击着另一只脚,冷 得身子瑟瑟发抖,缩成一团。 “坐到账桌后面去!”父亲对安托沙命令说,接 着在圣像前画了几个十字就走了。 孩子依然哭泣着,走到柜台后面,爬上账桌旁边 一只装过喀山肥皂、如今权充凳子的木箱,把两只脚 垫在身子下面坐定,然后气恼地把钢笔插到墨水瓶里 ,也不知道自己究竟要干什么。笔尖触到了冰上:墨 水冻结了。铺子里和街上一样冷,而安托沙却不得不 在这严寒中至少待上三个钟头:他知道巴威尔·叶果 罗维奇这一去要很久才回来……他把双手塞进袖管, 身子像安德柳什卡和加夫柳什卡一样瑟缩着:根本就 别想做拉丁文的翻译作业了。明天准得一分,由于这 倒霉的分数,他还得挨父亲一顿臭骂。 在已故的安·巴·契诃夫的读者和崇拜者中间, 未必会有很多人知道,在他的童年时代,命运迫使他 在一个杂货铺里充当小伙计……已故的安东·巴甫洛 维奇完全在棍棒下经受这种残酷的、强制性的教育, 在他的一生中,每当回忆起这段生活,他总感到辛酸 。他小时候是个不幸的孩子。 细心的读者会在他的作品中注意到一个初看起来 并不很显著的特点:他所描绘的孩子们都是一些受苦 难、被压抑的小生命。在短篇《渴睡》中,给送到工 匠家当小保姆的瓦尔卡老是睡不足,为了要睡个好觉 ,她掐死摇篮中的婴儿。小说《草原》写的是一个由 亲戚和乡村牧师送到城里去上学的男孩叶果鲁什卡, 在这篇篇幅很长的小说中,作者没有一笔写到他的生 活乐趣。短篇《儿童》中的几个孩子,他们之所以起 劲地玩着罗托①,并不是出于一心一意想玩乐的天真 需要,而是由于父母出外做客,他们闷得慌的缘故。 不知怎的,契诃夫笔下的大多数孩子总会引起读者不 由自主的怜悯和哀愁。 这种情调和这些带着淡淡的哀愁精心刻画出来的 儿童形象直接取自生话,而且能在作者往昔的经历和 童年生活中找到根由。在他成年以后,他不止一次地 在至亲好友中间说过这样的话。 “我小时候没有童年生活……” 安东·巴甫洛维奇只是从远处看见幸福的孩子们 ,而自己却从未经历过那种回忆起来就使人愉快的幸 福欢畅、无忧无虑、富于乐趣的童年生活。已故作家 的童年生活是那么不幸,以致他没法跑跑跳跳,稍稍 玩乐、嬉戏一下。他没有工夫玩乐,因为他的空闲时 间都得花在铺子里。再说,父亲也不准这样做;不准 奔跑,因为“容易弄破靴子”;禁止嬉戏,因为“只 有野孩子才淘气”;和同学们一起玩是有害无益的事 儿:“天知道他们会教人干出什么事来”…… “别在外面游荡,还是到铺子里去好好照应_下 ;要学会做生意!”安东·巴甫洛维奇老是听到父亲 这样的话。“在铺子里至少能给爹帮点忙……” P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