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城里去(精)/精典名家小说文库

到城里去(精)/精典名家小说文库
作者: 刘庆邦|总主编:谢有顺
出版社: 作家
原售价: 39.80
折扣价: 25.50
折扣购买: 到城里去(精)/精典名家小说文库
ISBN: 9787521200881

作者简介

刘庆邦,1951年12月生于河南沈丘农村。当过农民、矿工和记者。著有长篇小说《断层》《远方诗意》《平原上的歌谣》《红煤》《遍地月光》《黑白男女》等九部,中短篇小说集、散文集《走窑汉》《梅妞放羊》《遍地白花》《响器》《黄花绣》等五十余种。短篇小说《鞋》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神木》《哑炮》获第二届和第四届老舍文学奖。中篇小说《到城里去》和长篇小说《红煤》分别获第四届、第五届北京市政府奖。长篇小说《遍地月光》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提名。根据其小说《神木》改编的电影《盲井》获第五十三届柏林电影艺术节银熊奖。曾获北京市首界德艺双馨奖。多篇作品被译成英、法、日、俄、德、意大利、西班牙等外国文字,出版有六部外文作品集。刘庆邦现为中国煤矿作家协会主席,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一级作家,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

内容简介

一 嫁人之前,宋家银失过身。不然的话,她不会 嫁给杨成方。杨成方个子不高,人柴,脸黑。杨成 方的牙也不好看,上牙两个门牙之间有一道宽缝子 ,门牙老也关不上门。这样牙不把门的男人,要是 能说会道也好呀,也能填话填话人。杨成方说话也 不行,说句话难得跟从老鳖肚里抠砂礓一样。老鳖 的肚子里不见得有砂礓,谁也没见过有人从老鳖的 肚子里抠出砂礓来。可宋家银在评价杨成方的说话 能力时,就是这样比喻的。宋家银之所以在和杨成 方相亲之后勉强点了头,因为她对自身心中有数。 既然身子被人用过了,价码就不能再定那么高,就 得适当往下落落。还有一个原因,听媒人介绍说, 杨成方是个工人。宋家银的母亲托人打听过,杨成 方在县城一个水泥预制件厂打楼板,不过是个临时 工。临时工也是工人,也是领工资的人。打楼板总 比打牛腿说起来好听些。那时的人也叫人民公社社 员,社员都在生产队里劳动,挣工分,能到外头当 工人的极少。一个村顶多有一个两个,有的村甚至 连一个当工人的都没有。宋家银却摊到了一个工人 ,成了工人家属。这样的名义,让宋家银感觉还可 以,还说得过去。 宋家银还有附加条件,不答应她的条件,杨家 就别打算使媳妇。杨成方弟兄四个。老大已娶妻, 生子。杨成方是老二。老三在部队当兵,老四还在 初中上学。他们没有分家,一大家子人还在一个锅 里耍勺子。宋家银提的第一个条件,是把杨成方从 他们家分离出来,她一嫁过去,就与杨成方另垒锅 灶,另立门户,过小两口的小日子。第二个条件是 ,杨家父母要给杨成方单独盖三间屋,至少有两间 堂屋,一间灶屋。这第二个条件跟在第一个条件后 面,是为第一个条件作保障的,如果没有第二个条 件,第一个条件就不能实现。宋家银提条件的主要 目的,是为了进门就能当家做主,控制财权,让杨 成方把工资交到她手里。结婚后,她不能允许杨成 方再把钱交给父母,变成大锅饭吃掉。她要把杨成 方挣的钱一点一滴攒起来,派别的用场。宋家银懂 得,不管什么条件,必须在结婚之前提出来,拿一 把。等你进了人家的门,成了人家的人,再想拿一 把恐怕就晚了。说不定什么都拿不到,还会落下一 个闹分裂和不贤惠的名声。这些条件,宋家银不必 直接跟杨家的人谈,连父母都不用出面,只交给媒 人去交涉就行了。反正宋家银把这两个条件咬定了 ,是板上钉钉,没有丝毫回旋的余地。杨家的人没 有那么爽快,他们强调了盖屋的难处,说三间屋不 是一口气就能吹起来的,没有檩椽,没有砖瓦,连 宅基地都没有,拿什么盖。宋家银躲在幕后,通过 父母,再通过媒人,以强硬的措辞跟杨家的人传话 ,说这没有,那没有,凭什么娶儿媳妇,把儿媳妇 娶过去,难道让儿媳妇睡到月亮地里!她给了对方 刘庆邦的小说简约、素朴而用意深切。他有大地和庄稼一样的诚恳,也在想象和虚构中建构起了自己讲故事的艺术。他留意叙事的每一次细微转折,重视书写人性行走到某种绝境时的景观。哀伤而不绝望,寒冷中充满暖意,刘庆邦的写作深具精神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