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浙江人民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36.50
折扣购买: 说说书画名家那些事
ISBN: 9787213084034
蒋频,1963年1月生,浙江富阳人。现为中国文物学会理事、西泠印社社员、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画院副院长、浙江省国际美术交流协会副主席、浙江当代中国画院院长、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司法(书画类)鉴定专家、华东政法大学兼职教授、杭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1989年起先后在上海、厦门、广州、香港、山东等地举办个人书画展。编著有《江湖夜雨十年灯》《古今百家名联墨迹欣赏》《历代金石翰墨名家逸事》《释书论画》《品茗诗书》等。曾荣获“2004年全国十大艺术英才”荣誉称号。
曹不兴——名载正史第一画师 如同世界上所有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一样,华夏 先民从旧石器时代就开始了丰富多彩的绘画创作。内 蒙古阴山岩画是中国境内存世最早的岩画之一。先民 们用长达一万年左右的时间创作了许多人兽图案,这 些图案把整个山体连接成一条东西长达三百公里的画 廊。 随着文明的不断进步,原始艺术家们相继创作了 质朴明快、绚丽多彩的仰韶、马家窑、大汶口、红山 、河姆渡等文化遗存中的彩绘陶器。仰韶类型的以在 西安出土的半坡陶盆——人面鱼纹盆最具特色,也最 耐人寻味,关于这种图案具体的含意一直在猜测之中 。庙底沟类型的彩陶图像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出土于河 南临汝阎村、绘制于陶缸上的鹳鸟石斧图。该图以写 实手法描绘的鸟、鱼及石斧据说表现了鹳氏族兼并鱼 氏族的历史事件。此外,在青海大通出土的马家窑类 型的舞蹈纹彩绘陶盆,描绘了氏族成员欢快起舞的景 象,堪称新石器时代绘画艺术的杰作。 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作品的创作在主观上大多 出于宗教和巫术的目的,在客观上却促成了先民的文 化积累并提升了先民的审美和欣赏情趣。劳动创造了 美,而上层社会的需要又带动了美术各门类的发展, 绘画艺术有了长足的发展。据考古发现,在殷墟也曾 发现过建筑壁画的痕迹,商代的多处墓葬中发现了残 存的彩绘布帛,西周、春秋、战国时期都有在庙堂绘 制壁画的情况被记载下来。屈原著名的诗篇《天问》 就是在观看了楚先王庙堂的壁画后有感而作的。 秦汉两朝,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与巩固时期,也是中国民族艺术风格确立与发展的极 为重要的时期。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 政治、文化、经济领域的一系列改革使得社会产生了 巨大的变化。为了宣扬功业,显示皇权而进行的艺术 活动,在客观上促进了绘画的发展。西汉统治者也同 样重视可以为其政治宣传和道德说教服务的绘画,在 西汉的武帝、昭帝、宣帝时期,绘画成为褒奖功臣的 有效方式,宫殿壁画建树非凡。东汉的皇帝们同样为 了巩固天下,控制人心,以祥瑞物象及标榜忠、孝、 节、义的历史故事作为画家的创作题材。汉代奉行厚 葬习俗,使得我们可以从陆续发现的壁画墓、画像石 及画像砖中见到当时的绘画遗迹。 秦汉时代的艺术以其博大的气魄,在中国美术史 上放射出夺目的光彩。 在这一历史时代,必然生活过许许多多杰出的画 匠和画师,但他们的姓氏名号都被湮没在了历史的长 河之中。而三国鼎立时期吴国的宫廷画师曹不兴则幸 运地成了名列正史的第一位画师。 曹不兴,亦名弗兴,生卒年不详,大致活动于东 汉建安初年至东吴元兴年间(约公元196—264年),吴 兴(今浙江湖州)人。正确地说,那时候还不叫吴兴或 湖州。楚考烈王十五年(公元前248年),春申君黄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