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
原售价: 36.00
折扣价: 21.60
折扣购买: 名垂宇宙:诸葛亮的故事
ISBN: 9787568099820
杨益 对中国史与世界史有着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出版有《不可不知的德国史》《张居正全传:从寒微草根到救时宰相》《不可不知的法国史》《不可不知的朝韩史》《诸葛亮全传:从乱世村夫到千古名相》等。
文艺作品中的诸葛亮(节选) 进入宋元后,中国的民间文学非常发达,出现了不少描写历史故事的杂剧,其中很多以三国为题材,而诸葛亮更是其中的主角之一。这些民间艺人对诸葛亮进行了各种美化。在他们的合力下,一个与历史上诸葛亮形象差异颇大的“活神仙”被塑造出来了。 历史上的诸葛亮,主要是内政能力很强,道德水平很高。单说军事方面的才能,他其实治军很厉害,但打仗没有那么强,而“出奇制胜”其实是诸葛亮的短板。但是在文艺作品中,诸葛亮的道德、内政能力和治军能力基本都被一笔带过,或者只是简单描写。相反,他们花了大量的笔墨,描写诸葛亮如何用兵如神,百战百胜。而在这些虚构的战例中,花样翻新的“奇谋诡计”又变成了最重要的情节。 再后来,明朝作者罗贯中在民间传说的基础上,写成了四大名著之一的恢宏巨著《三国演义》。《三国演义》中塑造得最好的三个人物形象,被称为“三绝”,就是奸雄曹操、良将关羽和贤相诸葛亮。其中,小说中曹操和关羽虽然有艺术夸张的成分,但基本上他俩的能力结构、优缺点等,都和历史上的曹操、关羽差别不大。唯有诸葛亮,被罗贯中进行了全面的美化,成为第一主角。 《三国演义》有多个不同的版本,咱们以现在流传最广的清朝毛宗岗删改本《三国演义》为例。毛本《三国演义》一百二十回书中,有五十九回和诸葛亮相关,而单就在这五十九回的标题里,“诸葛亮”“武侯”“孔明”“卧龙”等关键词就出现了三十六次。罗贯中一方面从史书中找出诸葛亮严明治政、为国尽忠的感人描写,另一方面参考民间传说和杂剧评话,杜撰了大量精彩绝伦的军事表现、奇谋诡计,从而写出了一个智谋无双的诸葛亮来。 需要说明的是,《三国演义》不同版本中的诸葛亮形象也有差别。罗贯中在写《三国演义》时从民间文学中吸取了大量素材,顺便也把民间故事里诸葛亮的形象搬了一部分进来。在明朝嘉靖年间的《三国志通俗演义》(二百四十回本)里,诸葛亮有些事做得还是很可怕的。比如,书中写诸葛亮认定魏延 “脑后有反骨”,必然要造反。因此在上方谷火烧司马懿时,诸葛亮竟然安排马岱把派去诱敌的魏延一起烧死。所幸天降大雨,司马懿保住一条命,魏延也趁机逃脱。魏延回来面见诸葛亮评理,诸葛亮又把责任全推到马岱头上,还装模作样要斩马岱。接下来,诸葛亮又吩咐马岱私下去跟魏延说,是杨仪让他烧魏延的。马岱由此骗取了魏延的信任,魏延还主动要求把马岱调到自己身边。这样,诸葛亮终于成功在魏延身边安排了一个卧底,并在最后趁其不备斩了魏延。这一连串计策只为对付一个“日后必反”的自己人。这一段描写的诸葛亮简直就是不择手段,令人发指。 到了清朝,毛宗岗对《三国演义》进行整合时,把这些有损诸葛亮形象的部分删去,形成今天市面上通行的一百二十回版本《三国演义》。毛本《三国演义》里诸葛亮的形象,不但能力上智谋无双,用兵如神,而且人品上也如圣贤般。当然,里面迷信的剧情还是不少。比如“夜观星象而知天命”、奇门遁甲,还有禳星借寿之类的传说。 《三国演义》对民众的影响力是很大的。在古代,出版业没现在那么发达,更没有无所不包的互联网。老百姓大多数不识字,不会查史书,只会听故事。甚至一般的文人,了解那段历史也是通过翻《三国演义》,没几个人会去买本《三国志》回来研究。因此罗贯中、毛宗岗笔下的诸葛亮,也就逐渐成为国人心中的诸葛亮形象,并浓缩成中华文化的一个符号。 于是,称赞他人聪明,就说“赛诸葛”。众人一起出主意,叫“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凡是自视甚高的文人、儒将,也爱自比诸葛亮。一个原本“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的政治家,却渐渐演变成为智慧的化身。 ★ 精彩呈现诸葛亮“出山”前的故事! ——理清诸葛亮的家族源流、治学经历,追溯其政治理想的由来。 ★ 详述诸葛亮一生中的重要事件! ——生动讲述三顾茅庐、白帝城托孤、北伐等重大事件,串联起诸葛亮的政治生命,完整呈现其在局势分析、国家管理、战略部署等方面的独到见解。 ★ 陪伴语文学习,填补诸葛亮名篇背景知识! ——生动分析《隆中对》《出师表》《诫子书》等名篇诞生的现实背景,阐发作品的历史意义和深远影响。 ★ 古代文化常识、重要历史背景及人物小贴士标出! ——囊括东汉末年的军职、军事形势,木牛水马等丰富知识,辅助历史学习。 ★ 详述历史事件、人物关系、艺术创作中的诸葛亮! ——抽死剥茧,还原历史事件中诸葛亮的真实面貌;旁征博引,精彩再现诸葛亮形象由“人”成“神”的艺术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