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恶的彼岸/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善恶的彼岸/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作者: 尼采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原售价: 46.00
折扣价: 31.80
折扣购买: 善恶的彼岸/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ISBN: 9787100117494

作者简介

\"尼采,德国著名哲学家,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语言学家、文化评论家、诗人、作曲家,他的著作对于宗教、道德、现代文化、哲学、以及科学等领域提出了广泛的批判和讨论。他的写作风格独特,经常使用格言和悖论的技巧。尼采对于后代哲学的发展影响极大,尤其是在存在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上。   孙周兴教授,同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学报》(文科版)主编,2012年度“长江学者”。   \"

内容简介

\"《善恶的彼岸/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每个特选的人都本能地追求自己的堡垒和秘密,在那里,他脱离于群众、多数和绝大多数,在那里他作为例外可以忘记“人”这个常规:——唯一被当作例外的个案:他,在伟大者和例外者意义上的认识者,受一种尚且强大的本能的驱赶而直接触犯了这个常规。在与人类交往的过程中,谁若不曾时不时显出各种应急色,在恶心、厌烦、同感、阴郁、孤僻的时候,一会儿发青,一会儿发灰,那他肯定不是一个趣味更高的人;不过,假定他并非自愿地自己来承担所有这些负担和无趣,他总是躲避它们,始终——如前所述——孤寂而自负地隐匿于他的堡垒中,那么,有一点是肯定的:他不是被造得、被预定为要去认识的。因为,作为这种人他或许总有一天要说:“我的好趣味可真讨厌!常规竟总是比例外更有趣,——比如我这个例外!”——他或许会向下走,首先是“向内”走。对那种平均人的研究,将漫长而严肃,为了这个目标而多加伪装、自制、保密并且跟坏人打交道——除了跟他同类之外,一切交道都是跟坏人打交道——:这些便构成每位哲学家的生活故事的必要一节,可能是最别扭、最臭烘烘和最让人失望的一节。但如果他运气好,那么,一如认识的幸运儿所应得的,他会发现他的任务着实减少和减轻了,——我指的是,如果他研究的是所谓的犬儒主义者,也就是这样一些人,他们直截了当地认可自己为动物,为庸鄙,为“常规”,同时他们的精神状态和瘙痒还达到那样的程度,还一定要在见证人面前①谈论自己及其同类:一一有时候甚至在他们的书本里自得地打滚,就像在自己那堆粪上一样。②平庸灵魂若要跟正直点的东西沾上边,犬儒主义是唯一的形式了;更高等的人则会竖起耳朵听着每一种较粗鲁和较精细的犬儒主义,每当那个不知羞耻的丑角或者科学的萨蒂尔恰好在他跟前露出马脚,他要祝自己好运。甚至有这样的例子,恶心中夹杂魅力:这种时候,因自然的一时兴起,天才被安到一只莽撞的公羊和猿猴身上,就像加里安尼神父①的情形一样,他是他那个世纪里最深刻、最尖锐、或许也是最污浊的人——他比伏尔泰深刻得多,所以也沉默得多。如前所述,越来越常见的是,科学的脑袋被安在一个猿猴身体之上,一个精细的例外的理智被安在一个平庸灵魂之上,——在医生和道德生理学家中尤其不乏此类事情。而只要一个人不怨不怒、宁愿温和地谈论人类,就像谈论一个有两种需要的胃和一颗有一种需要的脑袋;凡是某个人只看到、只寻找饥饿、性欲、虚荣的时候,凡是他总是意愿只看到这些,仿佛这些就是人类行为真正的、唯一的发条的时候;简而言之,如果人们只是把人类说得“坏”——连恶劣②还算不上——,那么这时候,认识爱好者应该用心听个仔细了,他特别应该谛听那些不愤激的谈论。因为,愤激之人,那种总是用自己的牙齿把自己(或作为替代物,把世界、上帝或者社会)撕咬个粉碎的人,虽然从道德上计算,可能胜过那种笑嘻嘻的、自鸣得意的萨蒂尔,但是在此外所有意义上,他属于更稀松平常、更无关紧要和更没有教育意义的一类。而且没有人会像愤激者那样,说那么多的谎。\" 界写“善”“恶”,重估价值 《善恶的彼岸》是尼采晚期的重要著作之一。就这本书,尼采曾说:“这本书从根本处讲乃是一种现代性批判,包括现代科学、现代艺术,甚至也包括现代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