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天津科技
原售价: 29.80
折扣价: 19.67
折扣购买: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成长版经典读本)
ISBN: 9787530845110
“孩子们变好或变坏和他们受到的教育有关,有句话叫‘先入为主’, 所以父母是第一任老师,不能把一切推给学校。帮助孩子健康地成长,所谓 养、所谓教育,不过是这样一句话。我们希望子女成龙,首先就要尽父母的 职责。”这句话是巴金先生说的,也是父母应该做到的。 良好的环境有助于成才 “孟母三迁”的故事在我国可谓是家喻户晓。 孟轲幼年丧父,靠母亲纺纱织布维持生活,母子二人过着清贫的日子。 但母亲从没有放松对儿子的教育。 很小的时候,孟轲家住在凫村的一片墓地附近。他经常和小伙伴们去看 出殡葬死人的全过程。渐渐地和小朋友们一起堆土坟,学打幡、抱罐,学死 者亲属嚎哭,甚至还和小伙伴们一起掘坟。 孟母看到这种情况,感到在此居住下去对孩子成长极为不利。于是便带 着孟轲搬到邹国中心去住。 孟家新居靠近集市,小孟轲没事就到集市上去玩。他听到的是各种叫卖 声,看到的是商人竞相牟利的各种行径。慢慢地,孟轲也羡慕起做买卖、挣 大钱来。他经常和小伙伴们玩做生意耍花招的游戏,看谁骗过谁。 孟母目睹儿子的作为,担心他学坏,终日吃不好,睡不安,觉得在这样 的环境里住下去,儿子必然变成一个见钱眼开、唯利是图的奸商。孟母感叹 说:“这也不是我儿应住的地方啊!” 贤明的孟母决定再搬一次家。她选择了把家搬到一所学校附近,这里环 境幽雅,经常可以听到朗朗的读书声,看到师生们彬彬有礼的举止。这里的 环境使孟轲产生了学习的兴趣。看到这些,孟母满意地说:“这才是我儿应 居住的好地方!”孟家便在那里安下家来。 到了新的环境,孟轲一心向学,进步很快。他专心读书,持之以恒,终 于成为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被后世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 ”。 我国古代大学问家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 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环境对人的 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或许连他自己也觉察不到。 人们常抱着这样的观念:孩子还小,坏习惯以后可以慢慢矫正。殊不知 ,积重难返,一株树苗被折弯了腰,在长成参天大树后也不能变直。孟子长 大后具有一股浩然正气,与孟母给他营造的成长环境是分不开的。 孩子是一个空的筐子,塞进什么就装什么。有的父母不大懂得环境对孩 子的影响,有的家长抱着孩子搓麻将,有时打牌三缺一就拉上孩子来凑数。 有的家长染上不良习性,如小偷小摸、赌博、吸烟、酗酒,在这样的环境中 成长起来的孩子,其前途实在令人担忧。 家庭是孩子人生的起点,生命旅程的第一站。当孩子逐渐长大,他们走 向幼儿园、学校和更广阔的社会以后,家庭仍然是最贴近、最密切以及影响 最深、最重要的环境。家庭应当成为塑造孩子完美人格的“温室”。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孩子的心灵是洁白无瑕、天 真纯朴的。生活在什么环境中,就会被造就成什么样的人。因此,家教中必 须注重环境这一关键因素。 以下细节父母不应忽视。 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孩子犹如一株嫩苗,在一个和谐的家庭中才能健康地成长。为了孩子, 也为了全家的幸福,家庭成员应当共同努力,创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氛 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却是可以实实在在地感受到的,它对孩子的品德、 性格、情感的形成,从某种意义上说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积极、热情、善良 、宽容等品格,不是单靠说教所能达到的,也不是逼迫孩子读几本书所能实 现的。 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父母起着主要的作用。在充满和谐的家庭里 ,每个成员之间相互关怀,相互依恋,相互学习与帮助,相互交流与沟通。 产生分歧与矛盾时,以相互宽容与谅解的态度,展开坦诚的探讨,以求得共 同的理解与认同,而不是转向互相妒忌与愤愤然。对于长辈与小辈间的代沟 ,对于由不同时代造成的价值观的分歧,要以乐观、积极、相互尊重、相互 容纳的态度寻求和解、协调的办法。对家庭中的问题,任何成员面临的压力 和危机,都要以相互理解与支持的态度,共同设法解决。在这样的环境里, 孩子才能形成健全的人格。 一个和谐的家庭,也必然存在着团队精神的气氛。家庭成员在互相合作 中的共同生活,最能养成彼此相互关怀和负责的习惯。生活中,大部分年轻 父母白天都上班,缺乏家庭沟通。但是不少家庭在下班之后,为了家事而闹 别扭,父母间的争吵和赌气,带给孩子严重的不安全感,并失去学习负责和 互助的习惯。 和谐的家庭是一个活动力很强的小团体,除了时时保持互助合作之外, 他们在意见的沟通及彼此相互了解上,具有良好的默契。和谐的家庭还具有 另一种含义:父母亲拥有积极的生活态度。他们具有稳定的情绪,乐观和积 极的思想。父母亲有了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就会对孩子有信心,给予自由 发展和训练的机会。充满活力和自信的父母,必然能培养出活泼向上的子女 。因为身教所产生的认同是引导孩子走向光明的最有效的方法。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