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机械工业
原售价: 35.00
折扣价: 22.80
折扣购买: 那些年我们一起信过的谣言
ISBN: 9787111479024
百度知道,是***大的中文互动式知识问答分享平台,网民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也可以为其他网友解答问题,帮助*多的用户。截至目前,百度知道已经累计解决了超过3.8亿个问题,每天服务超过1亿人,在这个平台上活跃着大量热心网友,到目前为止,已经有超过8000万的网友在知道平台上帮助其他用户解决过问题,其中超过5000名医生、5344名教师,以及其他活跃在平台上的各行业专家。
表现:从一个**走向另一个** 拜伦的情绪波动极大,从倦怠、*望、失眠或昏 睡、抑郁得想**,到亢奋暴怒、挥霍钱财、乱搞女 人、喜爱冒险等。一位医生这样描述拜伦:在**的 不同时刻,他把自己变成四个或*多个体,每个个体 的脾气可以截然相反,因为在每一次变化中,他的自 然冲动都会使他突然转向*远的**。在**之中他 可能变成*阴郁和*高兴的人、*抑郁和*快乐的人 、*温柔和*暴躁的人。躁狂和抑郁在他身上周期性 和阵发性的表现几乎是教科书式的。但是,拜伦在大 部分时间都是神志正常的,能出色地控制理智。 双相情感障碍的表现多种多样,**复杂。“双 相”指的是两种状态,一是躁狂或轻躁狂,二是抑郁 发作。每种状态的持续时间随不同亚型、起病年龄、 家庭环境、病变严重程度、治疗的不同而差异巨大, 变得*快的人可以在几分钟内发生躁一抑郁转换,甚 至躁和抑郁同时存于一身;*慢的病程可以连续10年 抑郁,连续10年轻躁狂,这些差异至今未研究清楚。 而症状表现上的差异*加巨大:有些人容易发脾气, *击伤害别人;有些人做事很冲动,例如鲁莽地投资 ;有些人很悲伤;有些人很愉悦;有些人还出现了幻 觉、妄想等。 **上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双相情感障碍的终 生患病率为4%,有的调查学者放宽标准,终生患病 率甚至超过10%,因此这是一种常见病。在中国,其 终生患病率却只有0.5%~1%。这种病在我国比较 少见,但*有可能的是很多患者没有被发现,原因是 在目前的社会文化中,患者和家属认为精神疾病是一 种羞耻,甚至跟道德人品挂钩,于是不去看病或者隐 瞒病史。此外,中国人性格的忍耐力超强,有些患者 脾气暴躁等症状已经很明显,但家人及周围家属邻居 仍以为这很“正常”。 危险:双相患者**说死就死 拜伦在抑郁时常常想到**,还与别人谈论** ,以至于妻子和朋友十分担心。他*后在参加希腊民 族解放运动时染病身亡,在某种程度上,这就是他自 己有意选择的不归路。 双相情感障碍的严重性虽然没有精神分裂症那么 大,但造成的社会负担却在精神分裂症之上。这种患 者的发病次数越多,病程就越长,大脑损害就越严重 ,认知注意、记忆、执行计划等认知功能渐渐衰退, 人格上变得没有动力,对自己的前途、家人和周围事 情漠不关心,并逐渐退缩到不跟别人接触。少数人大 脑*损后变得*有冲动性,造成家庭暴力问题;男女 躁狂患者性冲动强烈,很容易突破社会伦理规范的条 条框框而**;有些躁狂状态的患者则成了“吹水佬 ”,情绪总是**高涨,逢人就夸大自己的才能,不 容许自己有失败,把生活中的不如意事情都归咎于他 人。 与上述问题相比,此病*危险之处还是**。双 相情感障碍以15%~20%的**率在各种精神疾病之 中名列**。单纯抑郁的人若要**,还要克服很多 障碍才能完成这一步,然而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在抑 郁状态下烦躁不安、情绪不稳、冲动性强,又容易* 到外界暗示,一旦产生**念头就容易冲动,往往“ 成功”。例如一名四十多岁的男患者在毫无先兆的情 况下突然从四楼跳下,被抢救过来后告诉医生,当时 自己虽然有**的想法,但还没到必须得死的程度, 只不过是看到旁边一台电视机上播放的节目中有一个 小孩挥了挥手,他就觉得这是在让他跳下去。 病因:家族遗传加上冢教不艮 拜伦的家族以**、狂暴却有才而闻名。拜伦的 外祖父**身亡;一个伯祖父杀死了其表弟,又让蟑 螂在自己身上开展爬行比赛,其种种古怪行为让他获 得“邪恶勋爵”的称号;父亲约翰放荡不羁,嗜酒成 性,年纪轻轻就可能死于**;一个表兄弟发了疯, 放火烧了一座房子;女儿埃达长期患有严重的抑郁症 ,会从兴奋的狂喜突然变得郁郁寡欢,但在科学上却 写出了人类**个计算机程序…… 双相情感障碍的病因首先是遗传。1/3的患者可 以查出明确的家族病史。有些人不解:“我家里人没 有这个问题啊?”实际上,只要精神科医生追问下去 ,就不难发现隐藏的问题,比如下面这个例子。 广州一名男生在上初二时是一个外向善谈、精力 充沛、热爱运动、想象丰富的同学,但他没有意识到 自己实际上是处于轻躁狂状态。升读高中后,他不适 应新的学习环境,情绪、胃口变差,早上要睡到** 点才醒,*后因抑郁发作而就诊。医生追问之下发现 ,男生的父亲在公司管理着1000多名员工,脾气大得 很,做事想法很多,到了晚上常常失眠——那正是轻 躁狂的表现。医生再追问男生爷爷的情况,男生说: “论脾气,爸爸跟爷爷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其次,家庭教育教养方式对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生 负有很大责任。不少患者的父母对子女过分地苛求, 动辄严厉责难,或者父母把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从 小强加给孩子,导致孩子感*不到温情和快乐,终* 恐惧不安,缺乏自信。*糟糕的是,有些父母溺爱孩 子,包办了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使他们的能力得不 到发展,特别是交际能力缺失。这使他们被同龄人嘲 笑,从而感到自卑,人格逐渐退缩。在这种环境中成 长的孩子,若家族有**遗传素质,便有可能发展为 双相情感障碍。因此,对孩子的教养方式应以尊重、 鼓励、欣赏为主,这样一来即使家族有病史,发病的 机会也会小一些。 治疗:挽救天才才能继续创作 双相情感障碍享有“天才病”的盛名。在历** 留名的很多杰出人物都曾是这种病的患者,例如多位 美国总统。很多人终生处于轻躁狂状态,精力旺盛, 充满**,想象力与创造力丰富,在政界、商界、文 艺界和专业领域都取得杰出成就,特别是许多艺术天 才因为双相情感障碍而获得特殊的灵感。但不要以为 所有天才都有这种病——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精 神病学教授凯·雷德菲尔德·贾米森指出,事实上大 多数艺术家、作曲家和作家精神**正常。 在治疗上,这类患者需要应用心境稳定剂,加上 抗精神病药物及抗抑郁剂共同治疗,目前光是药物治 疗方案就有几十种,还要辅以心理治疗、物理电休克 治疗等。对于处于急性发病期的患者,吃药后要等一 两周才能起效,而其间**念头一旦发动,瞬间就可 死人,因此对患者抑郁阶段的心理危机干预和家人支 持十分重要。急性期过后,还需要长期治疗,将患者 的状态稳定在正常状态,预防转相和复发。P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