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浙江文艺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9.64
折扣购买: 战地钢琴家
ISBN: 9787533978419
林君离开纽约时,19 岁。 前一晚,在这个即将 离别的城市,林君举行了 最后的告别演奏会。 那是1941年1月,此时 的纽约,依然歌舞升平, 欧亚大陆的战火丝毫不影 响她的平静与祥和。曼哈 顿那横竖交错的街道中, 林君的一张张巨幅海报悬 挂在高耸的楼宇上。冬日 寒风肆虐的都市中,古典 音乐界最大的关注点,就 是这个当世最年轻的钢琴 天才。 这晚,第七大道上的 卡内基音乐厅艾萨克·斯 特恩礼堂内温暖如春,能 容纳2800人的大厅座无 虚席。舞台上挂着横幅: James Lin告别演奏会。 它在不住地提醒着所有观 众,这是林君回国前的最 后一场音乐会。明天,他 就要启程回中国。 一个月前,林君开始 全美告别巡演。最后一周 连续在卡内基举行了七场 演奏会,今天这最后一场 ,是与纽约爱乐乐团合作 演奏贝多芬的《降E大调 第五钢琴协奏曲》和格里 格的《a小调钢琴协奏曲 》。 音乐会已经接近尾声 ,格里格的钢协全曲终了 。林君从钢琴前起身鞠了 一躬,重又坐回琴凳,观 众席如雷的掌声瞬间平息 ,全场重归寂静。作为林 君的乐迷,他们太熟悉这 个少年天才那从不拖泥带 水的性格,一起等待着他 的安可。今天的安可曲是 拉赫玛尼诺夫的《帕格尼 尼主题狂想曲第十八变奏 》,那悠长宽广的旋律随 即在剧场响起。 这首拉氏独有风格的 变奏曲,成为林君与纽约 爱乐今晚的压轴曲目,也 是他回国前与纽约爱乐的 最后一次合作。掌声中, 林君再次从钢琴前站起来 ,与指挥弗兰克久久拥抱 ,两人的眼中都含着泪水 。卡内基是林君演出最多 的剧院,常驻卡内基的纽 约爱乐乐团和它的常任指 挥弗兰克,是与林君合作 最多的乐团和指挥。 “等着你的‘普二’, James。”弗兰克万分不 舍。 “一定,先生。” 同样不舍的还有乐队 的演奏家们,他们全体起 立向林君鼓掌。 拥抱、鞠躬,在全场 观众的掌声中,指挥与乐 队一起撤下了舞台。 林君走到麦克风前。 瞬间空旷的舞台上,聚光 灯照着黑色钢琴前身着黑 色燕尾服的林君,他玉树 临风,略长的黑发微卷。 台下是热情疯狂的观众, 鼓掌声、喝彩声充斥了整 个大厅,所有人都站立着 ,很多人热泪盈眶。在当 时的古典音乐会中,只有 林君的音乐会拥有这么多 年轻而狂热的乐迷。此时 ,年轻的乐迷们疯狂地喊 着林君的英文名字: James Lin。 将满20岁的林君已经 成名六年。六年前,14岁 的林君横空出世,他那无 与伦比的音乐天赋、英俊 帅气的外表,如同极强的 海龙卷,在年轻人的世界 掀起了古典音乐的巨浪。 这几年古典音乐圈一直有 一种说法:林君这个十几 岁的少年,以一己之力把 古典音乐推向了年轻的观 众群体。 此时,林君静静地等 在麦克风前,眼中含泪。 记忆中,已经很久没有这 样激动过,除了14岁那年 的第一场个人演奏会。六 年来,经历了无数次的演 出,对舞台、对观众、对 聚光灯下的钢琴,林君早 已经习以为常。 但今天,不同。 面对台下的观众,面 对熟悉的艾萨克·斯特恩 礼堂,林君万分不舍,他 不知道自己何时才能重回 卡内基,何时才能重回这 个舞台。 台下渐渐安静下来。 林君开始用英语说:“感 谢你们,感谢你们这么多 年喜欢我的演奏,也感谢 你们对我的祖国的支持。 明天我将要回国,但我会 记得你们的热情。希望我 以后还能回到这里,回到 卡内基与你们相聚……” 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