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维京海盗史(精)/牛津欧洲史

牛津维京海盗史(精)/牛津欧洲史
作者: 编者:(英)彼得·索耶|责编:王莹|译者:周建萍
出版社: 北京日报
原售价: 79.90
折扣价: 46.40
折扣购买: 牛津维京海盗史(精)/牛津欧洲史
ISBN: 9787547738559

作者简介

彼得·索耶 Peter Sawyer 英国历史学家,利兹大学中世纪历史学荣誉退休教授,在维京人研究领域影响力极大。 译者 周建萍,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内容简介

牛津维京海盗史(节选,有删减) 10世纪末期,维京人对西欧的袭击卷土重来,原因之一可能是欧洲东部地区开展了越来越有效的抵抗。斯堪的纳维亚人作为维京人重新走上有利可图的流亡之路,另一个动因是在“蓝牙王”哈拉尔(Harald Bluetooth)和他的儿子“八字胡”斯文(Sven Forkbeard)统治下,丹麦的势力开始复苏。8世纪末至10世纪,维京人在西欧有两段活跃时期,同时期丹麦国王将势力延及斯堪的纳维亚周边地区。这不太可能仅是一种巧合。 10世纪80年代所记载的英格兰受袭事件或许是爱尔兰的维京人所为,但是10年之后来自斯堪的纳维亚的舰队开始再次威胁西欧。包括易北河到西班牙北部在内的许多欧洲大陆海岸沿线地方都遭到了攻击,但维京人的主要目标是英格兰。英格兰当时是一个富庶的王国,拥有大规模的城镇,还有大量流通的高品质银币。维京人很快就发现,不管以金钱换来的和平有多么短暂,国王埃塞尔雷德(?thelred)统治下的英格兰人都能够并且非常乐意为和平付出大笔金钱。 公元991年后,在英格兰有几支独立进行袭击的维京人军队,他们首领的名字在《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和瑞典的如尼铭文中曾被提到,其中最重要的是“八字胡”斯文。毫无疑问,他在991年领导了第一次对英格兰的袭击,并且在1013年征服英格兰之前又多次返回并勒索大量贡品。他在功成后不久便去世了。英格兰人随即找回在诺曼底流亡的埃塞尔雷德。 1015年“八字胡”斯文的儿子克努特(Knut)返回英格兰,索要他父亲曾赢得的权力。第二年年末,国王埃塞尔雷德去世后,克努特被英格兰人承认为国王。虽然丹麦人对英格兰的征服并没有终止维京人的威胁,但是克努特所训练的舰队的确起到了有效的威慑作用。1018年30艘海盗船的船员被杀,此后,再没有相关的袭击报告。 克努特死于1035年,他的两个儿子先后继任。1042年,他的两个儿子都去世之后,英格兰人推选埃塞尔雷德的儿子“忏悔者”爱德华为国王。尽管如此,后来几位丹麦和挪威的国王依然相信他们应该拥有英格兰。许多斯堪的纳维亚人甚至乐意鼓励这种野心,即便不能成功征服,他们也希望至少能有机会去英格兰敛财。 1066年,爱德华去世,未留下子嗣。他的继任哈罗德·戈德温森(Harold Godwinesson)受到了挪威国王哈拉尔·哈德拉达的威胁。哈拉尔入侵英格兰,不幸死于9月25日在约克附近的斯坦福桥所展开的一场战斗中。三周后,哈罗德·戈德温森也死于在黑斯廷斯附近同诺曼底公爵威廉的交战中。诺曼底公爵在圣诞节这一天加冕为英格兰国王。然而,在他牢牢掌控整个王国之前,一些不愿意接受他统治的英格兰权贵甚至做好了欢迎丹麦国王斯文·埃斯特里德松(Sven Estridsson)的准备。1070年斯文抵达了亨伯河(Humber),但是慑于威廉强大而有效的防御措施,他还是于夏季撤军,不过他们设法保存了一些战利品。五年后,斯文的一个儿子克努特(Knut)率领一支丹麦舰队来支持反对威廉的一支叛军,但还没等他们到达,叛军就被镇压了。在掠夺了约克及其周边地区后,这些丹麦人回到自己的国家。1085年,继任丹麦国王的克努特计划征服英格兰,这让威廉如临大敌,但是舰队没能成行。后来挪威国王对北部群岛和西部群岛进行过几次远征,但是英格兰再也没有遭受到斯堪的纳维亚人大规模的攻击。维京时代就此结束。 ◆拳打英国、脚踢法国、孕育俄罗斯、发现北美洲,维京人就是整个欧洲的噩梦! ◆公元789年,维京海盗洗劫了英国多塞特郡,从此英国不断遭受维京海盗的骚扰,最后英国被迫缴纳巨额赎金。 ◆公元911年,法国国王为终止维京海盗的入侵,把最强大的海盗首领罗洛封为鲁昂伯爵,罗洛的后裔甚至成为英格兰的国王。 ◆公元862年,维京人留里克受邀来到俄罗斯诺夫哥罗德,在那里建立了罗斯的第一个王公政权——俄罗斯留里克王朝。 ◆维京人探险家莱夫·埃里克松在从挪威返回格陵兰的航线上,发现了今日的北美洲。他被认为在哥伦布之前发现了美洲大陆。 ◆翻开本书,看维京海盗如何成为整个欧洲的噩梦! ◆100多位院士级大师,40余年打造牛津经典! ◆牛津大学指定教材!牛津大学出版社镇社之宝! ◆既是专业级,又是入门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