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广西师大
原售价: 148.00
折扣价: 87.40
折扣购买: 耶鲁英王传记丛书 亨利八世
ISBN: 9787559853356
(英)J. J. 斯卡里斯布里克,1928年生。英国历史学家,曾任英国华威大学教授,现为布里斯托大学荣誉教授、皇家历史学会会员。专攻英国都铎王朝史,著有《都铎王朝的法律与管治》等。 译者:王美玲、左志军,青岛理工大学讲师。
第一章 新任国王 1491年6月28日,亨利出生于格林尼治(Greenwich)的王宫。他是亨利七世和王后约克的伊丽莎白的第三个孩子,在他们所生的四个儿子中,亨利排第二,也是唯一活到成年的一个。亨利在附近的方济各会教堂先后接受理查德?福克斯和埃克塞特大主教的洗礼,而在他的生命结束之前,他将会以极为暴力的手段来对付这些教会人士。 我们对亨利早年的生活了解不多,主要因为他是次子,不可避免地笼罩在哥哥亚瑟的阴影之下。我们听说他成为国王后,每年会给他的保姆安妮?卢克二十镑,除此之外,我们只知道其幼年和少年时期被授予的头衔和荣誉,或在国家档案中偶尔瞥见他和他家人的记录。1493年4月5日,他获得了第一份任命——多佛尔堡(Dover Castle)治安官和五港同盟总督。不久,他便成为司礼大臣(Earl Marshal),并于1494年9月12日成为爱尔兰总督。同年10月30日,这个年仅三岁的孩子离开埃尔瑟姆(Eltham),被带到威斯敏斯特,参加授予巴斯勋章的盛大典礼。第二天仪式结束时,小亨利由什鲁斯伯里伯爵抱着去见国王,国王吩咐白金汉公爵把一个马刺戴在小亨利的右脚踝上,然后授予他和他的同伴们称号。第二天,亨利七世身着盛装走进议会大厅,在贵族、高级教士伦敦市长和参议员的陪同下,见证自己的儿子被封为约克公爵。同年12月,这位新公爵被任命为苏格兰边防总督。1495年5月17日,他被授予嘉德勋章。 当然,公爵的高级权力是由他的副手代表来执行。但是在温莎(Windsor),1496年9月21日,这个年仅五岁的男孩似乎已经完成人生中的第一次公开活动——他见证了一场王室特许状授予仪式,格拉斯顿伯里(Glastonbury)的男女修道院住持将借此举办两次年度集市。如果说这是他的首次亮相,那这是一个具有讽刺意味的开始;因为,四十三年后,他把那座修道院变成废墟,最后一位院长以谋反罪在附近的托尔丘(Tor Hill)上被处以绞刑。1501年11月14日,亨利公爵参加了他的哥哥亚瑟和西班牙公主的婚礼庆典。他要带领着游行的队伍,把阿拉贡的凯瑟琳从贝纳德城堡(Baynard’s Castle)带到圣保罗大教堂,并在婚礼结束后领她离开大教堂。在接下来十天的庆典中,年轻的亨利成为了焦点,他和姐姐玛格丽特跳舞,优雅从容,深得父母喜爱。 据著名的切尔伯里的赫伯特勋爵的故事记载,亨利七世本打算让他的次子成为牧师,担任坎特伯雷大主教一职。这一说法并无证据,很难判断赫伯特这一说法的价值,我们也很难不去设想,假如这一安排实现的话,亨利和英格兰教会的未来将会如何。然而,当死神突然降临于王位继承人、威尔士亲王亚瑟,也就是亨利的哥哥之时,亨利(和坎特伯雷)都得以幸免。婚后不久,亚瑟就带着妻子来到拉德洛(Ludlow),主持威尔士公国事务,管理威尔士边境地方议会。1502年4月,也就是亚瑟到达威尔士四个月之后,十五岁的王子死于长期折磨他的肺痨。亚瑟的不幸离世改变了亨利的处境——他从处于王朝、政治的边缘地位的次子变成了令人瞩目的王位继承者,这使他获得了更多头衔,担任教会职务的安排也被搁置一旁。康沃尔公爵头衔是否只能属于长子,还是可以传给尚存的最年长的儿子(filius primogenitus existens)?这一疑虑消除以后,1502年10月,亨利继承了哥哥的公爵爵位。四个月后,1503年2月18日,他被立为威尔士亲王和切斯特伯爵。 亨利受教育的情况缺乏详细记载。桂冠诗人约翰?斯凯尔顿似乎是他的第一位私人教师,任职时期大约是从15世纪90年代中期到1502年。因此,他声称自己教给亨利“启蒙知识”,2也就是入门知识。此后他写道: 我学会了表达英格兰的光辉, 我为他汲饮了甘冽的源水 如赫利孔山泉一样清澈晶莹, 教他认识了缪斯女神九名。 至于说话尖刻的斯凯尔顿是否对这位学生产生了全然有益的影响,这一点有待商榷;不过,1501年他确实为亨利写了《王者镜鉴》(Speculum Principis),这是一本厚厚的(如果非常有用)关于如何做个完美王子的指南,是一种常见的文学作品,书中满是诚恳的建议,包括劝诫他掌控所有的权力,不要授予仆人太多权力,“自己选择妻子,永远珍惜她,对她忠贞不渝”。而亨利的做法表明他并没有将这些建议铭记在心。斯凯尔顿的意图无疑令人钦佩,然而他的教学方法似乎并不完美。 亨利的兄长接受过严格的古典作品学习。在他十五岁时,他的老师、桂冠诗人伯纳德?安德烈很自豪地写道,亚瑟“不是在背诵,就是在读书,翻阅”语法书以及荷马、维吉尔、奥维德、泰伦提乌斯等其他人的作品选集;大量阅读西塞罗及历史类作品,包括修昔底德、恺撒、李维和塔西佗的著作。亨利大约也经历了类似的训练,尽管尚不清楚他是受到斯凯尔顿的引导,还是继任者威廉?霍恩的指点,后者也是亨利妹妹玛丽的教师。赫伯特勋爵认为亨利接受了神职教育的开始部分,这样的教育适合于一个注定要从事教会职业的人。但没有证据证明这一点,也很难猜测,一个未满十一岁的男孩,未来将要登上的显然是英格兰王位而非坎特伯雷大主教之位,他的教育会包含哪些与教会相关的具体内容。我们也不知道亨利是如何掌握语言技能、学习音乐知识的。 也许是亨利七世的母亲玛格丽特?博福特夫人负责监督孙子的培养工作,或就像四十年后凯瑟琳?帕尔监管王室后代的培养那样。可能正是她把斯凯尔顿和霍恩从她最喜欢的剑桥大学请来教导亨利、玛丽和他们在王家学校的伙伴。她选择这些人做家庭教师可能听从了朋友约翰?费希尔的建议。毫无疑问,亨利七世时期王宫里有很多有趣、有才的人,很轻易就可从他们之间挑出几个来教王子学习语言和音乐。玛格丽特夫人对她的被监护人施加了何种影响,又对他做出何种评价,我们无从知晓。但是在她临终时,她要求孙子凡事必须听从时任罗切斯特大主教约翰?费希尔的建议,这个劝告的讽刺意味一点也不亚于斯凯尔顿在《王者镜鉴》中所提出的忠告。 尽管亨利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的资料不全,但有两件事非常明确。首先,不管资料多么匮乏,亨利显然未曾在父亲在位时被委以任何国家事务方面的责任,也从未尝试独立。十五岁时,亚瑟被派遣到威尔士,原因可能是父亲希望他能履行王子的职责,在作为边境领主的艰辛生活里汲取政治经验。但是,无论是因为这一安排让他失去了长子而不敢让次子冒险,还是因为他怀疑次子的能力,亨利七世没有让威尔士亲王亨利接受这种训练。因此,亨利八世登基时,他看起来没有行使王权的经验,也没有受过这方面的训练。更糟糕的是,在他成为国王之前,他的生活都受到严格限制。据1508年初来到英格兰的西班牙使者富恩萨利达说,威尔士亲王就像幼女一样受到严格监控。他只能通过一扇私人专用通往园苑的门进出,而且必须由特别指定的人陪同。没人敢靠近他,跟他说话。他总是待在自己的房间里,进出这所房间必须经过国王的寝殿。他很胆怯,从不在公共场合讲话,除非是要回答父亲的问题。富恩萨利达来到英格兰是为了确定亨利和他哥哥的遗孀凯瑟琳之间的婚姻,但是亨利七世有充分的理由,让这位使者很难接近亨利。另外,这位使者不久后汇报道,亨利在里士满(Richmond)日复一日地做着他最喜欢的剧烈运动——马上刺枪竞技。是的,即使运动时,他的父亲也会在场,至少间或旁观。但是亨利王子可能并没有像富恩萨利达起初认为的那样,被完全关起来。但他极有可能受到父亲的严密监视,原因与他没有像哥哥前往威尔士或者奔赴他地履行重任相同。亨利很快就会发现,他既是儿子又是继承人,这是宝贵的财富。憔悴不堪的亨利七世生有八个孩子却夭折了五个,再加上王后早逝,他唯一活着的儿子亨利就像马驹一样,急需他和玛格丽特夫人的亲自管教。无论事实的真相如何,现如今任何有头脑的人都会为亨利的境遇摇头,他的热情明显受到压制,由此可以推断,这些遭遇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他在成年后淫泰夸丽,性情反复无常。 亨利八世的父亲没有帮他找个妻子。正如亨利的姐妹以及他自己的孩子之后发现的那样,王室的后代不过是国家间联姻这盘严肃棋局上的兵卒,除此之外不能有其他的奢望。王室的婚约属于外交事件——历史上一直如此,此后也长期如此——不希望也不允许婚姻的双方在交易中有任何的发言权。人们认为婚姻在先,爱情在后,但不管依据什么标准,亨利王子在这种交易中的经历是不幸的。1501年,亨利七世试探着请求将埃莉诺许配给亨利王子,埃莉诺是勃艮第公爵腓力的女儿,也是阿拉贡的凯瑟琳的外甥女,而凯瑟琳将与亨利的哥哥成婚。然而,亚瑟死后,王室决定让亨利王子娶哥哥的遗孀。这样一来,亨利与埃莉诺的婚约被搁置在一旁,埃莉诺的姨母凯瑟琳代替了她。而在1503年丧偶的亨利七世就曾短暂提议,他可以娶儿子的遗孀。1503年6月23日,亨利王子与凯瑟琳签下一纸婚约。当时亨利还不到十二岁,凯瑟琳十七岁。婚约规定等到王子年满十五岁,即1505年6月28日,就举行隆重的婚礼。届时凯瑟琳的父母将另外陪送价值十万克朗作嫁妆,除了金币,还包括餐具、珠宝。此外,凯瑟琳之前嫁给了亚瑟王子,因此她要想再和亨利王子成婚,必须先征得罗马教皇的豁免。凯瑟琳和她那脾气暴躁的保姆埃尔薇拉夫人坚持认为她的第一次婚事并未完成,在这种情况下要征得豁免,就需要消除所谓的公共诚信障碍;但同样重要的是确保公主得到亡夫遗产权。为此,当时在伦敦的西班牙大使普埃夫拉博士不顾凯瑟琳的抗议,同意英格兰的要求,也就是要在直接姻亲关系障碍中寻求豁免,这种障碍只能来自双方身体的结合。因此,不久之后罗马教皇就收到了这份影响重大的豁免申请,凭此亨利就能不顾之前存在的姻亲关系,与凯瑟琳成婚。婚约签订后两天,就举行了隆重的订婚仪式。待罗马教皇的特许令一到(这样的特许令原本要耽搁数月),凯瑟琳就成了亨利王子“最亲爱、挚爱的妻子,我的公主王后”,他在1506年4月这样称呼她。 再婚结束了凯瑟琳凄凉、贫困的寡居生活,但没有使她摆脱不幸。她依然受困于斯特兰德区(Strand)的达勒姆宫,家中争执不休,恶毒的普埃夫拉博士令这种情况雪上加霜,亨利国王甚至一度克扣了她本来享有的每月一百镑的生 1. 篇幅宏大,细节丰富,生动再现一代雄主亨利八世的多面人生。他是嗜杀的暴君,也是善良的君主,是擅长甜言蜜语的爱人,也是冷酷的丈夫。本书以细致入微的观察,完整叙述了亨利八世复杂又极端的性格,尚武多情,时而毅然决然,时而首鼠两端,时而用人不疑,时而雄猜善妒,等等,全方面再现了一位以反复多变著称的君主的一生。 2. 行文严谨,史料丰富。作者写作过程中结合了大量史料及诸多最新研究成果,行文不带半点戏说历史的成分,大量基于一手材料,但不会让读者觉得乏味、生硬,因而是一部兼具严肃性和可读性的学术传记。 3. 以点及面,叙事宏大。虽为传记,但讲述了16世纪欧洲风云变幻、云谲波诡的诸多事件,生动再现了英国国家与人民的命运,以及整个欧洲和世界的走向,如何随着这位君主的喜怒而变化、摆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