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台十年(杨永清的追梦人生)

电台十年(杨永清的追梦人生)
作者: 杨永清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
原售价: 42.00
折扣价: 24.80
折扣购买: 电台十年(杨永清的追梦人生)
ISBN: 9787568053648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1.爸爸是主持人 在我呱呱坠地之前,爸爸就已经是主持人了。 于我而言,这是一种幸运。爸爸在南京出生,名宁, 生长在部队大院里。小时候,他跟着爷爷一路从南京来到 上海,初中报到的第二天,他忽然被告知要去当兵。而那 一年,他刚满13岁。 关于部队的生活,爸爸描述的并不多,我大概知道他 是个报务员,所以对数字特别敏感。而后来,我也继承了 他这个优点,对车牌号、手机号、生日、身份证号码几乎 都能过目不忘。我一直很好奇,爷爷是个土生土长的山东 人,而部队里的人也大多是苏北口音,爸爸为什么能说一 口流利且标准的普通话呢? 原因是我的奶奶,她是一名师范学校的语文老师。尽 管作为南方人,她的普通话不可能和播音员、主持人相媲 美,但比起上海弄堂里的那些阿姨们还是字正腔圆不少。 从小吃着煎饼包大葱长大,多了些北方人的利落,再加上 奶奶后天的培养。爸爸自然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其实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爸爸有副难得而醇厚的好嗓 音,以至于很多年后,每每提到他,大家还是会说:“你 爸爸的声音太有磁性了。” 1969年,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面向社会招聘播音员,在 i000多位应聘者里就有我的爸爸。那一年,他19岁。所有 应聘者的考题只有一种——播新闻。而播新闻是播音主持 领域里最难的一关,需要一个人有相当扎实的功底,最起 码不能出差错。 在20世纪60年代末,确切来说,当时还没有“主持人 ”的概念。整个上海,也只有上海人民广播电台AM990一个 台,播报的基本是新闻和服务类的节目。对一个刚刚退伍 的军人来讲,播新闻是一件多么难的事。可爸爸告诉我, 在那段冲剌考试的日子里,他反复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的新闻,模仿加学习,全靠自己的悟性。 终于,他从1000人中脱颖而出,进入了28人的培训大 名单里,又从最难抉择的28人里突围,留在了7名正式录取 的名单中。1970缶3月9日,爸爸正式来到上海人民广播电 台报到,成了一名真正的播音员。他本以为这样就可以顺 利在节目中听到自己的声音了,可没想到系统的培训才刚 刚开始,跟所有行当一样,哪有不做学徒就能直接上手的 ? 的确,在我们这个领域,做了多年编辑才能在台前出 声的主持人不在少数,耐不住的人大多留不到最后。爸爸 在刻苦训练了许久后,终于轮到了第一个“出声”,播报 的是《节目预告》,一共没几个字,他却已兴奋得不得了 。他播的第二档节目是《气象预报》,直到很久之后才开 始正式播报新闻。 对一个一天播音都没有学习过的人来说,比起那些专 业院校的学生、话剧演员,甚至有些其他省市的播音员, 爸爸需要付出更多的汗水。但世上最幸福的人,或许就是 能将兴趣变成工作的人吧。爸爸是,我也一样。 所以,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这也是我在爸爸身 上看到的最可贵的品质。(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