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作孚(民国一代船王)

卢作孚(民国一代船王)
作者: 莫玉
出版社: 中国财经
原售价: 38.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卢作孚(民国一代船王)
ISBN: 9787509549209

作者简介

莫玉,文学学士,在报纸、杂志等传统纸质媒体发表多篇文章,关注历史、时政等领域,并对各领域有着深刻思考和见解,长期研究唐史和中国商业史。

内容简介

*初的撤退目的地是武汉。武汉有九省通衢之便 利,北有平 汉铁路可以直达北平,南有粤汉铁路连接广州,向东 则有长江干 流可达上海进而出海。如果以武汉为中心继续抗战, 那么不论* *在南、北、东何方发动进*,中国*队都能够借助 有利的交通 快速支援前线。同时,武汉也有相当的工业基础,旧 中国*队装 备*多的**之一——“汉阳造”步*就是在武汉汉 阳制造的。 武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守住武汉,国民政 府可谓是煞 费苦心。先后调集约50个*130个师共100万余人和各 型飞机 200余架、各型舰艇及布雷小轮40余艘,利用大别山 、鄱阳湖和 长江**地区的有利地形,组织防御,保卫武汉。* 本方面虽然 先后*陷上海和南京,但是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战略目 标,中国政 府的抵抗依然异常顽强,同时大批厂矿企业内迁,也 使得**无 法摧毁中国的工业基础。在这种情形下,进一步*击 武汉也成为 **的必然选择。 1938年6月,武汉保卫战打响。尽管武汉极为重 要,但是指 挥不力以及*队*败使得前线部队节节失利。以马当 要塞为例, 该要塞由德国*事顾问设计,建成的是一条拦河坝式 的阻塞线, 并在**山峰险要处设有*台、碉堡等,水面布置有 水雷防线, 设有人工暗礁,自沉大量船只,同时配备重兵防守, 耗资巨大, 坚固异常。***对它寄予厚望,认为它至少能阻止 ***势一 个月。但是,战斗打响后,曰*仅四天就*下该要塞 。尽管中国 守*拼死抵抗,但是苦于*队指挥不力,命令前后不 一,再加上 目*肆意使用毒气弹.中国*队准备不足,防不胜防 。马当要塞 失守后,中国*队曾组织反击,然而血战十余次,却 始终未能将 其夺回。 随着前线不断失利,武汉也岌岌可危,集中到武 汉的大批厂 矿企业必须进一步后撤至重庆。当时重庆已被国民政 府定为战时 “陪都”,部分人员和设备已先期到达重庆。当时由 武汉至重庆的 陆路交通**有限,规划中的川汉铁路始终未能建成 ,因而,主 要的西撤路线就只剩下长江水道。 长江全长6000余公里,不同河段水文条件差异极 大。以湖北 宜昌为分界点,宜昌以上河段为上游,此段河流水急 滩多,大船 无法通行,只能靠小船实现运输。宜昌以下中下游河 段适合大船 航行,万吨轮可通武汉。由武汉向重庆撤退,大船* 多可由武汉 抵达宜昌,物资和人员再由宜昌转运至重庆。一时间 ,宜昌成为 大撤退的关键节点。从武汉出发的大船装满物资和人 员,到达宜 昌后就再也无能为力。然而,宜昌并不安全,武汉距 离宜昌不过 300公里,**飞机转瞬即到,随时可以对聚集在宜 昌的人员和 物资进行肆无忌惮的轰炸。 在宜昌中转的人员和物资必须及时抢运入川,然 而,当时上 游河段的运输能力却极为有限,能走上游河道的只有 卢作孚民生 公司的22艘轮船和2艘外轮,而民生公司单船运载能 力只有200 ~600吨。到1938年10月武汉沦陷时,滞留在宜昌的 物资还有9 万余吨,人员超过3万人。按这样的运力计算,将全部 物资和人 员转移至重庆需要整整一年时间。P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