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语(0-2岁妈妈你知道我在说什么吗)

婴语(0-2岁妈妈你知道我在说什么吗)
作者: 张鸣真
出版社: 中国和平
原售价: 32.80
折扣价: 20.66
折扣购买: 婴语(0-2岁妈妈你知道我在说什么吗)
ISBN: 9787513709125

作者简介

张鸣真,悉尼大学硕士,具有运动生理学专业背景,数年健康书籍撰写、采访经验,资深健康记者。 此书撰写于2007-2009年间,作者采访了近百位知名医学专家、健康专家、心理专家,结合他们的临床经验及出诊经验而成。

内容简介

生理学家将人体痛感分为12个等级,一般的纸张 划伤是最轻的,为1级;女性分娩时的疼痛是最高的 ,为12级。 一般来说,宝宝在经历1级疼痛时,基本不会大 哭,他们经常用相对明显的表情来表达痛感。当疼痛 等级上升到2级时,有些宝宝会哭出声来,有些宝宝 会用轻声的抽泣来表达痛感,还有些坚强的宝宝可以 忍住,继续用表情表达痛感。可当痛感上升到3级时 ,宝宝通常会用哭声来提醒周围入的注意。 对于小宝宝来说,1、2级疼痛经常发生。 当他们的脚被衣服里的细线缠住时,那么自己娇 嫩的皮肤会释放出一些轻微的痛感信号,这是1级痛 感。 当妈妈的指甲不小心划过宝宝的皮肤时,会让他 们感到明显的刺痛,这是2级痛感。 一般来说,针头扎进宝宝手臂或屁股的一刹那, 宝宝会产生3级痛感。所以说,宝宝打针时会大哭不 止。 对于1、2级痛感来说,宝宝如何用表情表达? 我观察过不少婴儿,然后发现,白人宝宝的表情 表达最直接。由于他们皮肤颜色浅,稍微一点疼痛, 就会让他们的脸部皮肤明显变红,如果疼痛继续,白 人宝宝可能会做出一些明显的表情,如皱眉、耸鼻、 努嘴等。 对于亚洲宝宝来说,他们的皮肤颜色呈小麦色, 如果宝宝刚出生,肤色还会深一些,轻微的泛红很难 被观察到,黄皮肤的宝宝最喜欢用努嘴这一方式表达 他们的痛感。 我的两个孩子虽然是混血,但从痛感的表达上来 说,他们继承了黄皮肤宝宝的习惯,稍微一点疼痛, 就将嘴唇绷得紧紧的,有时拳头也会随之攥起来,以 缓解这种小小的、却不容忽视的疼痛。 研究发现,婴儿在6个月以前,基本不会形成长 久且深刻的记忆,但这不代表他们的经历会被遗忘。 一般来说,婴儿6个月前的经历不会被大脑保存 为鲜明的画面,而会变成潜意识,深深地影响他们一 生的行为。这也是为什么入总有一些自己无法解释的 行动,这很可能源于他们婴儿时期的某次特殊经历。 在医生给婴儿打预防针时,选用的都是比较细的 针管,尽量减小对宝宝皮肤的刺激。如果宝宝小时候 经历过太多的疼痛,哪怕是最轻微的1、2级疼痛,而 父母忽略了他们的感受,对此不闻不问,宝宝的大脑 中很可能会留下“疼痛随时有可能发生”的念头。这 很有可能影响他们今后的成长,让他变成一个瞻前顾 后的悲观主义者。 因此,父母应该密切注意宝宝的每一点表情变化 ,一旦发现他疼痛的倾向和感觉,应该立刻寻找疼痛 原因。如果只是轻微的疼痛,那么应该不是什么生理 问题,从外界找原因就可以了。 有时候一些浅层痛感大人很少感觉到,但宝宝会 异常在意。比如,裤子的线头缠住了一只脚,妈妈的 长发扎痛了自己的眼睛等,都会让宝宝心存不适呢。 P27-P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