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寂寞心(古典诗词感发)

千秋寂寞心(古典诗词感发)
作者: 龙平
出版社: 中国纺织
原售价: 30.00
折扣价: 19.10
折扣购买: 千秋寂寞心(古典诗词感发)
ISBN: 9787518024797

作者简介

龙平,字原之。生长滇北,求学海南。青年作家。癸巳年秋,机缘所至,得任教云间,讲授诗词,越一年,整理所得,遂成此书。

内容简介

诗心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其一)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色遥看近却无。 *是一年春好处,*胜烟柳满皇都。 一 天气微寒,窗外枝条垂下,绿芽轻抽,已是春起 时候。此时独坐,不觉静默。万千生机,都来身前。 蚯蚓在地,蠢蠢欲出;黄鸟入鸣,斜斜似坠。有时春 雨渐发,春雷乍闻,丝毫不觉烦闷,唯觉有无限欢喜 。而*美好者,即少游所谓“楼外残阳红满,春入柳 条将半”,其间意味,正自使人有烟波江上、迷离不 清之感。恍恍惚惚,若有若无,半醒半醉,寒暖交复 ,非在春季,何能有之耶? 昌黎一生好作奇僻文字。其《与冯宿论文书》曰 : 仆为文久,每自测意中以为好,则人必为恶矣。 小称意,人亦小怪之;大称意,即人必大怪之也。时 时应事作俗下文字,下笔令人惭。及示人,则人以为 好矣。小惭者亦蒙谓之小好,大惭者即必以为大好矣 。又《答李翊书》自述其为文之道曰: 其观于人也,笑之则以为喜,誉之则以为忧,以 其犹有人之说者存也。而柳宗元《读韩愈所著毛颖传 后题》亦曰: 自吾居夷,不与中州人通书。有南来者,时言韩 愈为《毛颖传》,不能举其辞,而独大笑以为怪,而 吾久不克见。 是非独时人,即其自身,亦以其文为怪。然今之 怪,适为后世之常;而今之常,则往往灭于时间之流 也。且怪则怪矣,若能有所树立,则尤胜于不怪而无 以立者。故陶明溶《诗说杂记》曰: 旁门小法,虽非诗之正轨,然作者直抒胸臆,自 立面目,亦正有所不得已。孟子曰:“五谷者种之关 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 以是而观之,则宋明诸家,如黄山谷、陈后山、 永嘉四灵与钟惺、谭元春之属,历来论诗者,虽多有 诟病非议,然究其实,亦自有独立而不可磨灭之处, 不当一概抹杀也。 昌黎为文如此,而作诗亦如此。其诗虽于思想、 情感上几无创见,然结构、炼字上,则烁乎可追老杜 。其次则是以文为诗,此点尤为宋人所取法。此类诗 篇,如《山石》《石鼓》之什,皆为唐人中特立之作 也。 然情之所发,有时常有不能自已,亦不待自已者 。此时则一切手珐,皆弃而不复想及,而只是纯然发 出,任心写去。而此等著作,于文学史中,又多为万 古传诵者,如昌黎之《寄十四郎文》、东坡之《江城 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袁枚之《祭妹文》等。《早 春呈张水部》一篇,亦是如此。 首句“天街小雨润如酥”,“天街”,御街也, 宽而广也; “小雨”,非大雨也,若大雨,则不 暇观察,亦殊无美感也; “润如酥”,极入微, 极形象,正见其细滑而湿软也。当初春之时,小雨溶 溶,此时打一把伞,漫步大街之上,则亦极美矣。秦 少游《浣溪沙》词有*“无边丝雨细如愁”,正自有 此情态。 次句“*色遥看近却无”,接上句而写,言雨* 交染之景也。雨中*色,只是浅浅淡淡一抹影子,远 观则有,近看则无,此颇与王维诗“青霭近看无”相 类。此句向来为千古佳句,即因其写出一种朦胧而不 能细察之情味,而此种情味,又*是动人心怀,况周 颐所谓“烟水迷离之致”也。 三四句“*是一年春好处,*胜烟柳满皇都”, 以对比之法,升而总言之也。三句提振总言,直说一 二句所述景,殆是一年中*好之时。末句则转而说三 、四月间,烟柳满目,则无甚可观,反不如早春之时 ,若有若无,轻淡可爱矣。诚所谓扬彼之短,益见此 之长也。 *句如小令,律诗如长调,即在*句、小令,大 多直起直落,一下写毕,不需如律诗、长调般要铺陈 、敷衍也,是以*见诗家才情。 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