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超有趣

化学超有趣
作者: 陈玮骏
出版社: 山东文艺
原售价: 56.80
折扣价: 32.94
折扣购买: 化学超有趣
ISBN: 9787532963904

作者简介

陈玮骏,台湾地区清华大学化学系硕士,台湾地区中兴大学化学系学士。他相信“化学即生活、生活即化学”,认为化学可以为人类带来无可限量的进步,尽管如今已经不再穿梭于实验室,还是时不时会关心一下地表上有没有跟化学相关的趣闻。

内容简介

第6章 讨厌你,但不能没有你——氧气与你我的“爱恨情仇” 1 1、真金不怕火炼,难道是错的? 所谓熔化,是物质通过加热从固体变成液体的现象,而熔点是指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金的熔点约为1000摄氏度,虽然这个温度已经足以把我们所处的世界变成一片焦土,但在金属元素的世界之中,要是我们把熔点高低作为辈分来看,金还只是“小弟”等级,只能为其他“大哥”递茶扇风。 以白炽灯泡中常见的材料—“钨”来说,钨是熔点最高的金属,高达3400摄氏度(难怪能够扛下发光发热的重任)。所以……古人难道都错了吗?难道我们应该提醒语文老师,改成“真钨不怕火炼”吗?(顺带一提,因为熔化与热有关,所以应该是用火字旁的“熔”,而不是“融”或“溶”哦。) 原来,真金不怕火炼的背后,是在说: 金子不论以火焰如何加热, 永远不会生锈或变质, 可以保有原本金光闪闪的样子。 生锈对很多金属来说并不是罕见的事,尤其是在高温的时候,比起低温环境更易促进锈斑生成。以常见的铁来说,只要放在温热潮湿的环境下,很快就会长出铁锈。又或者把一枚铜钱放在浴室里,如果浴室比较潮湿,没几天铜钱就会长出绿色的锈斑。你在电视或影片中,看过自由女神像吗?那是一尊大铜像,它一开始并不是现在的颜色,而是由铜色、粉红色、深棕色一路变成现在的绿色的!这其中的奥秘除了水,还在于维系我们生命的关键—氧气。 化学 小教室 熔点只是一个“点”吗? 笑点,由于那个“点”字,听起来很像是一个人对于笑话发笑的临界点,只要过了这个门槛,那个人就会不争气地发笑。那熔点和笑点一样,只是一个临界“点”吗?在有机化学领域中,对于纯粹的有机化合物,一般都有固定熔点。在一定压力下,固-液两相之间的变化都是非常敏锐的,初熔至全熔的温度不超过1℃(熔点范围或称熔距、熔程)。但如混有杂质则其熔点下降,且熔距也较长。 从这个角度上来用科学的态度严谨地讲,熔点是一个准确的点,只是这个点,会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熔点是个点,只是它会变 2、不用隔绝氧气的防锈法 我们知道空气中富含氧气,且氧气大约占了20%的体积,它可是个调皮的人物,先前在原子幼儿园中有提到过,每个原子都有不同的个性,也许相似或相异,有的脾气暴躁,喜欢夺取别人的电子,而氧原子就属于这样的原子。 在日常生活中,氧原子不会单独存在,而是成双成对地靠在一起,我们把它们称作“氧分子”。氧分子的化学性质,比氧原子安定,但氧分子也不是个省心的,看到比较弱小的对象,就想要把人家的电子给抢过来。 在化学上,我们会说被抢走电子的“可怜鬼”被“氧化”了。 一提到氧化,人们很容易将腐朽、破坏等负面形容词与之联想在一起。的确,人类与氧气长期以来一直保持亦友亦敌的关系,一方面它是延续生命的必需品,另一方面,人们也努力避免或降低氧气对周遭事物造成的伤害。刚才提到的“生锈”就是具代表性的例子。在充足氧气与水的环境下,铁器总是容易产生红色的锈斑。为了防锈,人们在铁器外层镀上其他金属,或者涂油漆,就像是给铁器加一个防护罩,用以抵抗氧气、水的侵蚀。举例来说,我们时常会在铁器表层镀上一层锌,也就是俗称的“白铁”。 作为铁的防护罩,想必锌一定是个能有效抵抗氧气的金属吧?然而,相对于铁来说,锌这个元素反而不善于保存电子而容易被氧化。如果换种好听的说法就是:“锌这种元素非常乐善好施。”每当有氧气靠过来的时候,锌就像请朋友吃饭抢着付账一样,大大方方地主动把电子给让了出去,于是锌立刻就被氧化了。 说来也奇妙,这种防锈机制选择不与氧气硬碰硬,反而运用了锌更容易被氧化的特性来保证铁器的健全。而且正因为锌这种乐善好施的精神,铁器反而安全许多,只要在锌没有完全被氧化的情况下,氧气都找不了铁器的麻烦。 更厉害的还不止于此,就算白铁不慎受到外力敲击,产生裂痕造成铁器外露,锌还是能负责传递电子,让铁能够免于被氧化。这也就是所谓的“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也就是牺牲更容易被氧化的元素来保护铁器。 要是我们说镀锌是一种牺牲奉献,那么镀锡就是一种铜墙铁壁的防锈手段!相较于锌,锡就像一个强壮的保镖,就像老鹰抓小鸡游戏当中,那只保护小鸡的母鸡。由于锡的活性比铁还要小,所以面对氧气的骚扰时,它能够牢牢掌握手中的电子而不易生锈,站在第一线守卫铁器。 在日常生活里,镀锡的铁器俗称“马口铁”,时常被广泛应用在罐头中。然而,一旦马口铁出现裂痕而导致铁器外露时,其结局跟镀锌铁器的结局是截然不同的,正因为锡不如锌那么大方地丢电子给氧气,此时铁器反而会过来丢电子保护锡金属的安危,因此马口铁一旦有裂痕,铁器反而会不断地往内部锈蚀,甚至比起没镀锡的时候还快速,与镀锌铁器可以说是很强烈的对比! 化学小教室:一体两面的氧化还原 在日常生活当中,因为我们与氧气密不可分,“氧化”这个词听起来毫不陌生,像苹果被氧化、铁钉被氧化……但只要回到本质上来看,氧化其实就是指电子从物质流出的过程(你可以发现其实氧化不一定要氧气来参与);而另一个词“还原”就是指电子流入物质的过程。更明白地说,氧化与还原分别是电子由微粒A流出,同时流入微粒B的过程,因此氧化与还原反应必定同时发生。这就好像是在玩“你丢我接”的游戏一样,只要有人丢球,就一定得有人接球,否则反应不会发生。也就是说,日常所讲的“氧化反应”,正确来说应该是“氧化还原反应”。 钞票也像电子流到我这儿就好了…… 3 3、暖宝宝因生锈而发热 虽然在绝大部分的情况下,我们不希望金属生锈,我们希望器物的使用期限越长久越好,不过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反而会希望金属可以快速生锈,不要拖拖拉拉的。这时我们可以利用的是生锈反应的另外一个特性—发热。 生锈的过程会放出热量,只是平常铁器生锈的速度实在太缓慢,让人难以察觉。为了加快反应的速度,人们将铁块碎成铁粉,就像是砂糖溶解的速度比冰糖更快的道理一样,粉末状可以增加铁与氧气、水接触的面积,反应会更快速。 除此之外,还可以在铁粉中加入一点儿盐和活性炭,要是我们说原本氧气夺取铁身上电子的速度有如拨号连接网络一样,盐和活性炭的介入则像是将速度直接升级成光纤网络,能够快速地帮助铁将自己的电子传递给氧气。 于是在这两种方式的帮助下,铁粉迅速被氧化,放出的热量就变成你冬天暖手的好伙伴—暖宝宝啦! 除此之外,中秋赏月,享用月饼时,打开月饼的塑料袋包装,会发现里面除了装有月饼以外,经常还附着一个四四方方、扁扁平平的小袋子,上面写着“脱氧剂”。你有没有想过: ◆这是一本内容扎实,叙述有趣,知识精准的化学科普之书。能够有效提升青少年学习化学的兴趣。内容特点与服务性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① 深入简出的趣味科普,怎么说孩子才会听? 元素周期表就像个幼儿园,个性不同的元素小朋友有的活跃,有的懒惰,有的热情,有的冷淡,这样描述元素周期表上各种元素的性格,它们是不是活泼了很多?记忆起来更容易呢? ②无处不在的日用常识课,用起来记忆才深刻。 碱性离子水,无添加,零检出,塑化剂,还有广告商的处心积虑的知识陷阱,化学的小秘密都在这本《化学超有趣》。 ③趣味生动的学习,好玩儿才能记得住。 酒精溶于水,1+1不等于2;熔点可不只是一个点哦;等到天荒地老的半衰期……生动有趣的讲述化学的硬核知识点,过目难忘。 ④终身受用的化学指导书,时刻需要才是硬道理。 对学生来说,不管中考还是高考,化学总是很重要。选化学学科,跟选物理学科一样,是终身受用的正确之选,整个世界都是化学元素组建的,谁能挣得脱?对每个人来说,生活总也离不开配料表,净化器,家居新产品……化学学习无处不在。 ◆该项目特别请到人大附中分校、高级化学教师王军对本书全方位进行专业审校,确保每一条知识点都契合学校教材的教育重点。本书还得到了北京市第十二中学高级化学教师胡小蒙老师、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高级教师 东城区骨干教师黄素兰老师的一致推荐。 ◆这本书采用四色全彩印刷,特别绘制了风格独特的彩色插图,多角度呈现了化学世界的硬核知识点。 ◆随书附赠精美文具:书签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