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新军团中的华裔军人(1885-1919)/广东华侨史文库

澳新军团中的华裔军人(1885-1919)/广东华侨史文库
作者: (澳)康爱德|译者:潘一宁//费晟
出版社: 广东人民
原售价: 45.00
折扣价: 29.70
折扣购买: 澳新军团中的华裔军人(1885-1919)/广东华侨史文库
ISBN: 9787218127934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第一章 序幕——1914年前澳大利亚国防军中的土生 华人 19世纪,美国和四个主要的英国自治领——澳大利亚 、加拿大、南非和新西兰吸引了来自中国南方的移民工。 其中的推一拉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推力因素包括,中国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1839—42)中败于英国,从而导致基 于广州的陆海贸易中断,经济萧条,以及太平天国运动 (1851—64)导致的社会动荡、民不聊生;拉力因素则是 ,19世纪50年代后期加利福尼亚(旧金山)淘金热潮退减 ,另外四个国家的金矿陆续被发现。这四个国家均纳人大 量的中国单身男性作为契约劳工。这些中国人中的大多数 抱着“侨居者”(sojoumers)的心态,想通过海外淘金赚 钱从而衣锦还乡。但在澳大利亚,金矿随着不断开采而逐 渐减少,或者矿场对于更精细化复杂化采矿技术的要求, 使得许多中国劳工转向从事当地的其他形式的工作,这激 发了与当地白人越来越多的矛盾。因此,几乎每一个澳大 利亚殖民地都采取了限制性的措施应对这些问题,试图限 制更多中国移民的到来,也希望尽可能快地减少当地的中 国人口数量。直到二战后,这些限制移民的政策才开始松 动:在澳大利亚,限制移民政策最综合性的体现,当属 1901年颁布的《澳大利亚联邦移民限制法令》(The Commonweahh Immigration Restriction Act of 1901) ,该法令直到1974年才得以正式废除。2002年2月,新西兰 政府对此前针对中国移民所采取的150多年的种族歧视政策 正式公开道歉,并成立一个“华人遗产信托基 金”(Chinese Heritage Trust Fund)试图作出弥补。 2006年6月,加拿大政府也作出了一个类似的道歉,并对华 人士兵幸存者和他们的配偶作出相应补偿。但澳大利亚并 没有采取这种措施。尽管有来自官方的种族偏执,也遭受 种族迫害或者社会排挤,但是在一战之前、一战期间或一 战之后,这些在澳大利亚出生的华人还是自愿参加澳大利 亚的殖民地或者联邦的国防军,保卫澳大利亚。 关于这些在澳大利亚土生土长并在联邦成立之前和之 后投身到国防军中的澳大利亚华人(也因此是英国臣民) ,在澳大利亚联邦的历史上却很少被提及。因而本书开篇 将主要叙述在一战前参加澳大利亚殖民地、州或者联邦自 卫军等以保护澳大利亚的这些澳大利亚华人的故事。谁应 该来保卫澳大利亚? 在早期,澳大利亚这块土地的主要安全威胁主要来自 于运输而来的流放犯人。随着当时第一艘英国战舰到来, 大英帝国皇家海军的三个连队,还有大约212名民众协助海 军进行治安维护。1790年,第二艘战舰又送来183名英国移 民,成立了新南威尔士州军团,其后在当地退伍的皇家海 军军人以及自由移民也加人军团中,使该军团队伍迅速壮 大,在几年内发展到拥有550名各级官兵的规模。但是,当 时该军团的军官和当地大地主皆别有用心,都希望能夺得 对利润极大的商品如酒类和烟草的垄断权,因而引发了朗 姆酒叛乱(The Rum Rebellion)和反对布莱总督 (Governor Bligh)的夺权事件。伦敦于是决定召回布莱 ,并将两大集团的领头送上军事法庭,绳之以法。最后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