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北京联合
原售价: 55.00
折扣价: 37.40
折扣购买: 时钟幻境(人与时间的故事)
ISBN: 9787559658739
眼下,我们正处于一个时间越来越宝贵的年代,我常 常感慨为什么人生的分针走得如此之快,时间于不经意间便 已流逝,仿佛被偷走一样。因此,我写下了这本关于时间的 书,从多个维度来审视时间:时间的历史,时间对个人的影 响,时间被感知的方法,时间与回忆和命运的联系,时间的 快与慢……希冀能以此书对“时间”一探究竟。 或许,你更希望看到一本由物理学家、哲学家、年代 学家或钟表师写就的关于时间的书。然而,我既不是年代学 家或钟表师,也非哲学家或实验物理学家—我只是一个数学 家和科普作者。不过,我身边有许多真正的科学家和学者, 他们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用大量的实验探究知识的奥秘— 尤其在时间问题上。时间,说到底既是一个数学问题,也是 一个观念问题,还需要相当的想象力。 时间,或许是英语中最常使用到的名词,但也是最任 性固执、难以被准确定义的词语。就连词典也从来没能真正 “抓住”它。各类词典都尝试对“时间”一词下一个清晰而 普适的定义,迄今为止,相对好一些的描述有“某事发生时 的某一时刻或阶段”,或是“被度量为秒、分钟、小时、天 、年等的东西”,或是“时钟所测量的东西”。我那本 2662页的《韦氏词典》为了将时间的定义说清楚,用了整 整 1756 个词!呵,多努力啊! 在我看来,时间是一项人类的发明,用以衡量我们存 在的轨迹。刚出生时,我们对时间并无真切的感知。我们有 时钟,有祷告的召唤,有要赴的约会、要去的地方、要遵守 的截止时间、要实现的期望、该吃饭和入睡的时间……然而 ,正如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和许多哲学家所 言,由于时间始终不是一个活生生的事件或看得见、摸得着 的实体,其概念依然难以界定。 早在 2000 多年前,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就已经开启 了对时间的理论研究。心理学家对时间的实验研究则始于不 到百年前。但事实上,普罗大众才是使用和理解时间的人, 是真正对“时间是什么”最有发言权的人。因为时间通常是 个人 化的,和我们的工作与假期、成功与失败、孤独与友 谊、自我反思、疾病与健康、期待与拖延息息相关。对农民 来说,时间是春耕秋收间的漫长时日;对赛车手而言,时间 是终点前的分秒必争。因此,我通过许多知情者搜集了人们 对于时间的认识,包括钟表师、长途卡车司机、在国际空间 站生活过的宇航员、以不到 0.01 秒的成绩差异赢得比赛 的奥运选手、经常穿越多个时区的飞行员、独自一人被囚禁 数月的囚犯、赛马骑手,以及分秒间几百万进出的对冲基金 交易员等等。这些访谈聚焦于他们对时间流逝的真实感受, 不做无谓的纠缠。访谈的结果多种多样,不乏许多令人惊讶 之处。普罗大众对时间的认识,与受数学“摆布”的物理学 家和哲学家截然不同。大众的理解与科学概念的差异之大, 仿佛“时 间”是一个同音异义词,此时间非彼时间。从根 源上看,这两种时间有共同的线索,与一个清晰统一的概念 联系在一起,这个概念围绕着一个粗略的想法,即时间是一 个人为发明的组织工具,不仅使文明能有序运作,也赋予了 探索宇宙的科学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