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霸(春秋国际新秩序的建立共2册)/政说春秋系列

称霸(春秋国际新秩序的建立共2册)/政说春秋系列
作者: 刘勋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原售价: 78.00
折扣价: 50.00
折扣购买: 称霸(春秋国际新秩序的建立共2册)/政说春秋系列
ISBN: 9787101139143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诸侯伐郑,郑庄公面临孤立 春秋早期,衰败的周王室已无力管控诸侯国君位继承 过程中出现的内乱,而霸主管控的国际新秩序又还没有建 立起来,因此,一个违背周礼原则、通过篡弑等手段上位 的君主,如果能够想办法得到国内民众的支持以及周边主 要诸侯国的承认,即使得不到周王的策命,他的君位也能 稳定下来。州吁即位之后,想打着“清算先君与郑国怨仇 ”的旗号来凝聚卫国民心,并寻求周边诸侯的承认。 前面已经说过,宋穆公的儿子冯现在正出居在郑国, 郑人想把他送回国去当国君,而废掉宋殇公。郑人这样做 的公开理由,应该是捍卫以“父死子继”为原则的周代宗 法制度。州吁抓住宋国与郑国之间的这个嫌隙,以及卫国 与郑国之间在公子段和公孙滑之乱后一直没有缓解的紧张 关系,派人去告诉宋殇公说:“君主如果讨伐郑国来除去 君主的祸害(指公子冯),君主领头,我国带着军队和陈 国、蔡国跟从,这就是卫国的意愿。” 宋国答应了州吁的提议,其实也就是把他当作一个正 式国君来看待了。这时陈国、蔡国正与卫国友好,因此在 前七一九年夏天,宋殇公、陈桓公、蔡人、卫人联合讨伐 郑国,围住了郑都东门,过了五天才回去。诸侯讨伐郑国 的首要公开理由,应该不是要捉拿宋殇公的敌人公子冯, 也不是为公子段和公孙滑报仇,而是惩罚郑国对周王室的 欺凌。到了秋天,诸侯又再次联合讨伐郑国,打败了郑国 的步兵,割取了黍稷才回去,这明显是针对郑国在前七二 〇年割取周王室温邑麦子、成周黍稷的报复行动。由此可 见,虽然周王室此时已经衰败,但它的天下共主的名义仍 在,直接欺凌王室在国际上仍然被视为是“政治不正确” 的行为,很容易成为其他诸侯兴兵问罪的正当理由。这种 “尊王”的模糊共识,最终发展成为春秋霸政的首要特征 。 州吁虽然取得了军事上的胜利,却并没有得到国内民 众的认同,在同年被掌握实权的老臣石碏设计在陈国抓获 ,被押送回卫国处死。石碏的儿子石厚不听父亲命令,执 意事奉州吁,因此石碏派出家臣将其一并处死,这也就是 成语“大义灭亲”的典故出处。 前七一八年四月,卫国的内乱终于平息,去年三月被 州吁杀死的卫桓公终于下葬。郑国抓住卫人举行国丧的机 会,出兵讨伐卫国都城郊区,以报复去年卫人参与讨伐郑 国。卫人以牙还牙,带领着(南)燕国的军队反攻郑国。 郑国大夫祭足、原繁、泄驾率领三军在前面迎战,而公子 婴(后来的郑子婴)、公子突(后来的郑厉公)偷偷带着 制邑的军队绕到后面。燕人只顾着应付郑国三军,以为郑 国就是按照规矩打仗,却没料到背后又杀出一支奇兵。六 月,郑国在制邑北部打败了燕国军队。两个儿子的军事才 能都十分出众,应该是让郑庄公感到十分欣慰的。然而, 这两个此时通力合作的同父异母兄弟在父亲死后,却成为 了争夺君位的死敌,对峙长达十四年之久,最终以公子突 杀了郑子婴夺权而告终。 根据《周礼·夏官》的说法,“凡制军,万有二千五 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