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清华大学
原售价: 69.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高考物理考点全析(附参考答案电磁学)
ISBN: 9787302510277
考点1电荷 核心笔记 1. 三种起电方式: (1) 摩擦起电的本质: 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2) 接触起电的本质: 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3) 感应起电的本质: 电子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发生感应起电时,导体的近端带异种电荷,远端带同种电荷. 若导体接地(或与人接触),则整个导体为近端,带异种电荷,而大地(或人)为远端. 2. 点电荷: 可以看作质点的电荷; 元电荷: 所带的电量为1.6×10-19C的电荷量. 注意: 质子和电子都不是元电荷,质子(或电子)所带的电量才是元电荷. 3. 正负电荷的概念是本杰明·富兰克林提出来的; 元电荷的电量是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量出来的. 典型例题 【例】如图所示,原来不带电的金属导体MN,在其两端下面都悬挂着金属验电箔.若使带负电的金属球A靠近导体的M端,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A. 只有M端验电箔张开,且M端带正电 B. 只有N端验电箔张开,且N端带正电 C. 两端的验电箔都张开,且左端带负电,右端带正电 D. 两端的验电箔都张开,且两端都带正电或负电 【答案】C. 【解析】感应起电,近端带异种电荷,远端带同种电荷. 过关练习 1. 如图所示,导体棒AB靠近带正电的导体Q放置.用手接触B端,移去手指再移去Q,则AB带何种电荷; 若手的接触点改在A端,则AB带何种电荷. 2. 如图所示,将带电棒移近两个不带电的导体球,两个导体球开始时互相接触且对地绝缘,下述几种方法中能使两球都带电的是(). A. 先把两球分开,再移走棒 B. 先移走棒,再把两球分开 C. 先将棒接触一下其中的一个球,再把两球分开 D. 棒的带电荷量不变,两导体球不能带电 3. 关于元电荷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元电荷就是电子 B. 元电荷表示跟电子所带电量数值相等的电量 C. 元电荷就是质子 D. 物体带的电量只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4. 关于点电荷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只有体积很小的带电体才能看成点电荷 B. 体积很大的带电体一定不能看成点电荷 C. 当两个带电体的大小及形状对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以忽略时,这两个带电体可看成点电荷 D. 一切带电体都可以看成点电荷 考点2库仑定律 核心笔记 1. 库仑定律的公式: F=kq1q2r2. 其中,静电力常量k=9.0×109N·m2·C-2,公式的适用条件为真空、低速、点电荷. 2. 若两电荷之间的距离r→0时,不能看作点电荷,公式不适用; 若r→∞时,可以看作点电荷,公式适用. 典型例题 【例1】两个半径相同的金属小球,带电量之比为1∶7,相距为r,两者相互接触后再放回原来的位置上,则相互作用力可能为原来的(). A. 47 B. 37 C. 97 D. 167 【答案】CD. 【解析】两个小球原来可能带同种电荷,也有可能带异种电荷,故有两种情况. 【例2】三个点电荷q1,q2,q3固定在一条直线上,q2与q3的距离是q1与q2距离的2倍,每个电荷所受静电力的合力均为零.如图,由此可以判定,三个电荷的电量之q1∶q2∶q3=(). A. -9∶4∶-36B. 9∶4∶36 C. -3∶2∶-6D. 3∶2∶6 【答案】A. 【解析】三个电荷共线,不受外力,且均处于平衡状态,可套用口诀“两同夹异,两大夹小”,排除B,D. 受力分析. 对q1,有 kq1q2l21=kq1q3(l1+l2)2,① 对q2,有 kq1q2l21=kq3q2l22,② 对q3,有 kq1q3(l1+l2)2=kq3q2l22.③ 联立①②③,可解得 q1∶q2∶q3=l1+l2l22∶1∶l1+l2l12. 根据题意可知l2=2l1,所以电荷量大小之比q1∶q2∶q3=94∶1∶9=9∶4∶36. 【例3】如图所示,电荷量为Q1,Q2的两个正点电荷分别置于A点和B点,两点相距L.在以L为直径的光滑绝缘半圆环上,穿着一个 带电荷量为+q的小球(视为点电荷),在P点平衡.不计小球的重力,那么,PA与AB的夹角α与Q1,Q2的关系应满足(). A. tan3α=Q2Q1 B. tan2α=Q2Q1 C. tan3α=Q1Q2 D. tan2a=Q1Q2 【答案】A. 掌握高考物理考点的“编程”技巧,避免盲目刷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