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湖南美术
原售价: 78.00
折扣价: 49.20
折扣购买: 在故宫寻找苏东坡(精)
ISBN: 9787535680358
祝勇,作家、学者、纪录片工作者,艺术学博士,现供职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故宫学研究所,兼任深圳大学客座教授。曾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从事历史研究,北京作家协会理事,全国青联第十届委员。已出版主要作品有:《旧宫殿》、《血朝廷》、《故宫的风花雪月》等,作品被收入《中国新文学大系》等多种选本。获**、二届郭沫若散文奖,第九届十月文学奖,第三届朱自清散文奖。担任纪录片《辛亥》《历史的拐点》等总撰稿,先后荣获第21届中国电视星光奖,第25、26届大众电视金鹰奖**纪录片奖、中国纪录片学院奖、中国**纪录片奖,香港无线电视台台庆典礼*具欣赏价值大奖,与《舌尖上的中国》并列获得**8届中国纪录片年度特别作品奖。
自从苏东坡到黄州,在那里自力*生,扎根边疆 ,广阔天地练红心,那座遥远而寂寥的江边小城,也 一点点热闹、活络起来。去看望苏东坡的,有弃官寻 母的朱寿昌,有杭州的辩才禅师、道潜和尚,还有眉 山同乡陈季常——“河东狮吼”这四个字,就是苏东 坡送给陈季常老婆的。 于是,在隐秘的黄州,艺术**的许多断点在这 里衔接起来,米芾后来专程到黄州探访苏东坡,也成 为美术**的重要事件。林语堂说:“他(苏东坡) 和年轻艺术家米芾共同创造了以后在中国*富有特性 与代表风格的中国画。……在宋朝,印象派的文人画 终于奠定了基础。” 文人画,或曰士人画,泛指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 、士大夫所作之画,是一个与画院的专业画家所作的 “院体画”相对的概念。苏东坡看不起那些院体画家 ,认为他们少文采,没学问,因而只画形,而不画心 ;*不希望绘画成为帝王意志的传声筒。在苏东坡看 来,技法固然重要,但技法是为画家的独立精神服务 的,只强调技法,只强调“形似”,再逼真的描绘, 也只是画匠,而不是画家。艺术需要表达的,并不仅 仅是物质的自然形态,而是人的内心世界,是艺术家 的精神内涵。否则,所有的物都是死物,与人的情感 没有关系。苏东坡**强调创作者精神层次的重要性 ,在他看来,“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 物”,认为“言有尽而意无穷”才是艺术的至高境界 。 文人画在两汉魏晋就开始起源——台北故宫博物 院前院长石守谦先生认为,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 》,几乎是文人画的*早实例,尽管那时还没有文人 画的概念。在伦敦大英博物馆北京故宫博物院,分别 收藏着这幅画的唐代和宋代摹本——但有了唐代王维 ,文学的气息才真正融入到绘画中,纸上万物,才活 起来,与画家心气相通。 吴道子和王维的绘画世界,都把东方古典美学推 向ji致。在写《寒食帖》三年后,苏东坡为史全叔收 藏的吴道子的画作上写下题跋,说:“诗至于杜子美 ,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于吴道子, 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意思是,诗文书画这 几门艺术,到杜甫、韩愈、颜真卿、吴道子那,就已 经被终结了,其他人,就不要瞎折腾了。具体到吴道 子,苏东坡说他“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 之外,所谓游刃余地,运斤成风,盖古今一人而已。 ” 吴道子,是苏东坡至爱的画家,二十多年前,26 岁的苏东坡在凤翔做签判,他就前往普门、开元两寺 ,残灯影下,仔细观看过王维和吴道子的道释人物壁 画。面对两位大师涂绘过的墙壁,他面色肃然。黑黢 黢的墙壁上沉寂已久的佛陀,在他持灯照亮的一小片 面积里,突然间复活了从前的神采**。他看到遥远 的印度西北,一个名叫塞特马赫特的地方,佛陀释迦 牟尼在这里面对鹤骨苍然的佛徒们,讲经说法;还有 佛灭之前,在天竺国拘尸那城娑罗双林下说法的庄严 景象。 然而,假如拿王维和吴道子比,吴道子就显得逊 色了。在普门、开元两寺看画那**,他写下一首七 言古诗,名叫《王维吴道子画》。诗的*后说: 吴生虽妙*, 犹以画工论。 摩诘得之以象外, 有如仙翮谢笼樊。 吾观二子皆神俊, 又于维也敛衽无间言。 在他看来,吴道子的画无论多么*妙,也不过是 画工而已;只有王维的画形神兼备,物与神游,于整 齐中见出万千变化。 在唐代,画坛的*高位置属于吴道子,吴也因此 被尊为“画圣”。但苏东坡心里的天平,却倒向了王 维。这或许与吴道子是“专业画家”,而王维参禅信 道、精通诗书画乐的综合身份有关。相比于吴道子墨 线造型的流丽生动,如潘天寿所说,“非唐人不能为 ”,苏东坡*喜欢王维绘画chao越语言的深邃,喜欢 他“得之于象外”的意境。所以苏东坡评价王维的画 时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 有诗。” 吴道子的画,有《八十七神仙图》卷(现藏北京 徐悲鸿纪念馆)等传到当下;可惜的是,王维的绘画 原作,到宋徽宗编《宣和画谱》时已十分珍稀,“重 可惜者,兵火之余,数百年间而流落无几”,内府所 藏一百二十六幅,大部分是赝品;到了明代,一幅传 为王维原作的《江山雪霁图》在几经辗转之后,到了 大文人钱谦益手上,此后,又去向不明。连大书画家 、收藏家和鉴赏家董其昌都没有见过一幅真迹,** 的人们,*是难于目睹了。[*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 有一幅《伏生授经图》,传为王维真迹,原为宋内府 秘物,南宋高宗题“王维写济南伏生”,钤“宣和中 秘”印,*本国美术史家大村西崖认为此画“画法高 雅,真令人仿佛有与辋川山水相接之感”。] 欧阳修、王安石、苏东坡、米芾这一班宋代文人 ,将古文运动的成果直接带入绘画,使得妖娆绚丽的 唐代艺术,到了他们手上,立即退去了华丽的光斑, 变得素朴、简洁、典雅、庄重,就好像文章由骈俪变 得质朴一样。 宋人画山水讲求“三远”:平远、高远、深远, 这是宋初画家郭熙的总结。欧阳修走的是平远一路, 苏洵走的是深远一路,而苏东坡、苏东坡则“三远” 兼备,在平远中加入了深远与高远。 北宋郭熙,每画山水,都要等内心澄明如镜时, 才肯落笔。有时第yi笔落下,觉得内心还不够干净, 就会焚香静思,可能等上五天,也可能是十天、二十 天,将神与意集中到一个点上,才去接着画。所以他 的画里,有一种适宜沉思的静,一种忧郁得近乎尊贵 的气质。 逸者必简,宋代的文人画家,把世界的层次与秩 序,都收容在这看似单一的墨色中,绘画由俗世的艳 丽,遁入哲学式的深邃、空灵。 在绘画艺术中,颜色是基本的材料,但唐宋之际 的艺术变革,使水墨和水墨兼淡彩成为中国画的颜色 主干,并不是放弃了色彩,而是chao越了色彩。艺术 家在五色之上,找到了*本源的颜色,那就是玄(墨 色)。所谓墨生五彩,世界上的一切颜色,都收纳在 玄色里,又将从玄色里得以释放,称为“墨彩”。 玄色,是使五色得以成立的“母色”。 真正的*色,是无色。 P113-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