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灵魂当惯于远征(精)

孤独的灵魂当惯于远征(精)
作者: 余光中|责编:孙学良
出版社: 天地
原售价: 49.80
折扣价: 28.60
折扣购买: 孤独的灵魂当惯于远征(精)
ISBN: 9787545554090

作者简介

余光中,诗人,散文家,文学家。祖籍福建永春,现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 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写作的“四度空间”。文学影响力既深且远,遍及华人世界。 著有诗集《白玉苦瓜》《藕神》《太阳点名》等;散文集《逍遥游》《左手的缪斯》《听听那冷雨》《青铜一梦》等;评论集《蓝墨水的下游》《举杯向天笑》等;翻译《理想丈夫》《不要紧的女人》《老人和大海》等;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大系》《秋之颂》等,合计七十种以上。

内容简介

山盟 山,在那上面等他。从一切历书以前,峻峻然,巍巍 然,从五行和八卦以前,就在那上面等他了。树,在那上 面等他。从汉时云秦时月从战国的鼓声以前,就在那上 面。就在那上面等他了。虬虬蟠蟠,那原始林。太阳,在 那上面等他。赫赫洪洪荒荒。太阳就在玉山背后。新铸的 古铜锣。当的一声轰响,天下就亮了。 这个约会太大,大得有点像宗教。一边是,山,森 林,太阳。另一边,仅仅是他。山是岛的贵族,正如树是 山的华裔。登岛而不朝山,是无礼。这山盟,一爽竟爽了 二十年。其间他曾经屡次渡海,膜拜过太平洋和巴士海峡 对岸,多少山。在科罗拉多那山国一闭就闭了两年。海拔 一英里之上,高高晴晴冷冷,是六百多天的乡愁。一万四 千英尺以上的不毛高峰,狼牙交错,白森森将他禁锢在里 面,远望也不能当归,高歌也不能当注。他成了世界上最 高的浪子,石囚。只是山中的岁月,太长,太静了,连摇 滚乐的电吉他也不能一声划破。那种高高在上的岑寂,令 他不安。一场大劫正蹂躏着东方,多少族人在水里,火 里,唯独他学桓景登高避难,过了两个重九还不下山。 春秋佳日,他常常带了四个小女孩去攀落基山。心惊 胆战,脚麻手酸,好不容易爬到峰巅。站在一丛丛一簇簇 的白尖白顶之上,反而怅然若失了。爬啊爬啊爬到这上面 来了又怎么样呢?四个小女孩在新大陆玩得很高兴。她们 只晓得新大陆,不晓得旧大陆。“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 巉岩不可攀。”忽然他觉得非常疲倦。体魄魁梧的昆仑 山,在远方喊他。母亲喊孩子那样喊他回去。那昆仑山 系,所有横的岭侧的峰,上面所有的神话和传说。落基山 美是美雄伟是雄伟,可惜没有回忆没有联想不神秘。要神 秘就要峨眉山五台山普陀山武当山青城山庐山泰山,多少 寺多少塔多少高僧、隐士、豪侠。那一切固然令他神往, 可是最最亲心的,是噶达素齐老峰。那是昆仑山之根,黄 河之源。那不是朝山,是回家,回到一切的开始。有一天 应该站在那上面,下面摊开整幅青海高原,看黄河,一条 初生的脐带,向星宿海吮取生命。他的魂魄,就化成一只 雕,向山下扑去。浩大圆浑的空间,旋,令他目眩。 那只是,想想过瘾罢了。山不转路转,路不转人 转。747才是一只越洋大雕,把他载回海岛。1972年。昆 仑山仍在神话和云里。黄河仍在《诗经》里流着。岛有岛 神,就先朝岛上的名山吧。 上山那一天,正碰上寒流,气温很低。他们向冷上加 冷的高处出发。朱红色的小火车冲破寒雾,在渐渐上升的 轨道上奔驰起来,不久,嘉义城就落在背后的平原上了。 两侧的甘蔗田和香蕉变成相思树和竹林。过了竹崎,地势 渐高渐险,轨旁的林木也渐渐挺直起来,在已经够陡的坡 上,将自己拔向更高的空中。最后,车窗外升起铁杉和扁 柏,像十里苍苍的仪队,在路侧排开。也许怕风景不够柔 媚,偶尔也亮起几树流霞一般明艳的樱花,只是惊喜的一 瞥,还不够为车道镇一条花边。 路转峰回,小火车呜呜然在狭窄的高架桥上驰过。隔 着车窗,山谷愈来愈深,空空茫茫的云气里,脚下远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