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疾病看名医/中国家庭医生医学科普系列丛书

甲状腺疾病看名医/中国家庭医生医学科普系列丛书
作者: 编者:蒋宁一
出版社: 中山大学
原售价: 28.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甲状腺疾病看名医/中国家庭医生医学科普系列丛书
ISBN: 9787306056757

作者简介

蒋宁一,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核医学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任中国医师协会核医学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分会甲状腺学组副组长、中国核学会核医学分会副理事长、广东省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前任主委、广东省辐射防护协会医学专业委员会主委、广东省核医学质控中心主任。 主要研究方向:甲状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特别是碘-131治疗甲亢和分化型甲癌。 主编《核素治疗指南》《肿瘤核医学》《简明核医学教程》《实用医疗辐射防护》专著,参与编写全国医学本科及研究生《核医学》统编教材,以及《甲状腺疾病核素治疗学》《实用核医学》《实用临床核医学》等多本专著。

内容简介

人人自带“蝴蝶结” 爱美的姑娘常用蝴蝶结做装饰,其实被造物主偏 爱的我们,每个人都生来自带“蝴蝶结”——甲状腺 。 甲状腺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重20~30克,位 于喉结下方2~3厘米处,形状像一只张开翅膀的蝴蝶 ,在吞咽东西时可随其上下移动。小宝宝的甲状腺很 小,随年龄增长而变大;处于经期和孕期的妇女,甲 状腺会稍增大;而老人的甲状腺则可能缩小。 体检时,医生会先观察我们的喉部,然后用手触 摸,并叫我们吞咽口水,就是为了检查甲状腺的健康 情况。甲状腺质地柔软,正常触摸喉部没有特殊的手 感。若是发生病变,甲状腺可能变大或有结节,外观 表现为颈部变粗,也能清晰触及甲状腺。这项检查简 单易行,是初步筛查甲状腺疾病的重要手段。 甲状腺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腺,分泌的甲状腺激 素对维持人体正常功能发挥着重要作用。甲状腺并非 孤零零地存在于喉结附近,它有4枚甲状旁腺比邻而 居,这些“邻居”也可以分泌激素,共同参与人体各 器官的运作。 甲状腺之父与诺贝尔奖 今天,我们可以如此深入地认识甲状腺,要感谢 埃米尔·特奥多尔·科赫尔(Emil Theodor、 Kocher,1841年8月25日—1917年7月27日),他是 一位瑞士科学家、外科医生。 科赫尔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在外科的不同领 域都有着卓越的贡献。他对医学的贡献影响至今,直 到现在,我们还可以从一些仍在沿用的名词上感受到 ,例如,肩关节脱臼采用Kocher复位手法,肠切除手 术中经常要用到Kocher钳,经右肋缘下切除胆囊的 Kocher切口,腹部外科中探查胰腺时翻起十二指肠的 Kocher手法,等等。除此之外,科克尔还是颅脑和脊 柱外科的开创者。 除了这些成就,科赫尔的另一项重要成就是在甲 状腺的研究和治疗方面。在其著作《甲状腺疾病》中 ,科赫尔详细介绍了甲状腺疾病的病因、症状和治疗 方法,为人们了解甲状腺的生理功能和病理机制做出 了重要贡献。 科赫尔的甲状腺切除手术技术精湛,通过他的努 力,甲状腺手术的死亡率从40%降至13%(1883年) ,到1898年,这一数字更是降至令人惊叹的0.18%。 因为他的突出成就,直至今日,甲状腺手术切口仍以 他的名字命名(Kocher inclslon)。 与此同时,他也改变了当时“甲状腺切除越多越 好”的观念,对甲状腺切除过多的后遗症进行研究, 并尝试对这些患者注射甲状腺组织提取物进行治疗。 1909年,科赫尔凭借“对甲状腺的生理学、病理 学及外科学方面的研究”获得诺贝尔医学奖,这是临 床医生第一次获此殊荣,为外科学赢得了巨大荣誉。 在百余年的诺贝尔奖历史中,科赫尔也是为数不多的 获得这一崇高奖项的临床医生之一。 甲状腺激素“工广”简介 甲状腺是甲状腺激素的“生产车间”,其中的“ 原料”是碘。甲状腺激素通过血液输送至全身,调节 人体各项机能。甲状腺激素过多,人体机能会超速运 作,往往表现为甲亢:而过少,人体器官组织“没吃 饱”,工作起来就懒洋洋的,通常表现为甲减。为防 止这种情况发生,我们的大脑具有调节甲状腺激素数 量并保持其恒定的功能。甲状腺激素“车间”的“控 制室”就在脑垂体。当机体缺乏甲状腺激素时,“生 产管理部”(下丘脑)会将情况告诉脑垂体,于是脑 垂体下达增加生产的命令,若甲状腺激素已经过多, 收到反馈后,脑垂体又会及时收缩生产规模,减少产 量,从而使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保持恒定。 工厂要想顺利生产,“原料”(碘)、“车间” (甲状腺)、“中控室”(脑垂体)、“生产管理部 ”(下丘脑)四者缺一不可,若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 现问题,“产品”(甲状腺激素)的生产都将受到影 响,最终表现为各种疾病。 P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