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人间名家经典散文书系

湖/人间名家经典散文书系
作者: 林凌|主编:陈子善//蔡翔
出版社: 山东文艺
原售价: 20.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湖/人间名家经典散文书系
ISBN: 9787532940370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记得是在六七年——也许是十几年了——的前头 ,当时映霞的外祖父王二南先生还没有去世,我于那 一年的秋天,又从上海到了杭州,寄住在里湖一区僧 寺的临水的西楼;目的是想去整理一些旧稿,出几部 书。 秋后的西湖,自中秋节起,到十月朝的前后,有 时候也竟可以一直延长到阴历十一月的初头,我以为 世界上*没有一处比西湖再美丽,再沉静,再可爱的 地方。 天气渐渐凉了,可是还不至于感到寒冷,蚊蝇自 然也减少了数目。环抱在湖西一带的青山,木叶稍稍 染一点黄色,看过去仿佛是嫩*的初生。夏季的雨期 过后,秋天百*,大抵是晴天多,雨天少。万里的长 空,一碧到底,早晨也许在东方有几缕朝霞,晚上在 四周或许上一圈红晕,但是皎洁的*中,与深沉的半 夜,总是青天浑同碧海,教人举头越看越感到幽深。 这中间若再添上几声络纬的微吟和蟋蟀的低唱,以及 山间报时刻的*鸣与湖中代步行的棹响,那湖上的清 秋静境,就可以使你感味到点滴都无余滓的地步。“ 秋天好,*好在西湖……”我若要唱一阕小令的话, 开口就得念这么的两句。西湖的秋*真是一段多么发 人深省,迷人骨的时季吓!(写到了此地,我同时也 在流滴着口涎。) 是在这一种淡荡的湖月林风里,那一年的秋后, 我就在里湖僧寺的那一间临水西楼上睡觉,抽烟,喝 酒,读书,拿笔写文章。有时候自然也到山前山后去 走走路,里湖外湖去摇摇船,可是白天晚上,总是在 楼头坐着的时候多,在路上水上的时候少,为的是想 赶着这个秋天,把全集的末一二册稿子,全部整理出 来。 但是预定的工作,刚做了一半的时候,有**午 后二南老先生却坐了洋车,从城里出来访我了。上楼 坐定之后,他开口就微笑着说:“好诗!好诗!”原 来前几天我寄给城里住着的一位朋友的短札,被他老 先生看见了;短札上写的,是东倒西歪的这么的几行 小字:“逋窜禅房*闭关,夜窗灯火照孤山,此间事 不为人道,君但能来与往还。”被他老先生一称赞, 我就也忘记了本来的面目,马上就教厨子们热酒,煮 鱼,摘菜,做点心。两人喝着酒,高谈着诗,先从西 泠十子谈起,波及了杭郡诗辑,两浙辎轩的正录续录 ,又转到扬州八怪,明末诸贤的时候,他老先生才忽 然想起,从袋里拿出了一张信来说: “这是北翔昨天从哈尔滨寄来的信,要我为他去 拓三十张杨云友的墓碣来,你既住近在这里,就请你 去代办一办。我**的来此,目的就为了这件事情。 ” 从这**起,我的编书的工作就被打断了,重新 缠绕着我,使我时时刻刻,老发生着幻想的,就是杨 云友的那一个小小的坟亭。亭是在葛岭的山脚,正当 上山路口东面的一堆荒*中间的。四面的空地,已经 被豪家侵占得尺寸无余了,而这一个小小的破烂亭子 ,还幸而未被拆毁。我当老先生走后的第二天带了拓 碑的工匠,上这一条路去寻觅的时候,身上先钩惹了 一身的*子与带刺的荆棘。到得亭下,将荒*割了一 割,为探寻那一方墓碣又费了许多工夫。直到*后, 扫去了坟周围的几堆垃圾牛溲,捏紧鼻头,绕到了坟 的后面,跪下去一摸一看,才发现了那一方以青石刻 成的张北翔所写的明女士杨云友的碑铭。这时候太阳 已经打斜了,从山顶上又吹下了**西北风来。我跪 伏在污臭的烂泥地上,从头将这墓碣读了一遍,觉得 立不起身来了;一种无名的伤感,直从丹田涌起,冲 到了心,冲上了头。等那位工匠走近身边,叫了我几 声不应,使了全身的气力,将我扶起的时候,他看了 我一面,也突然间骇了一大跳。因为我的青黄的面上 ,流满了一脸的眼泪,眼色也似乎是满带了邪气。他 以为我白*里着了鬼迷了,不问皂白,就将我背贴背 地背到了石牌坊的道上,叫集了许多住在近边的乡人 ,抬送我到了寺里。 过了几天,他把三十张碑碣拓好送来了;进寺门 之后,在楼下我就听见他在轻轻地问小和尚说: “楼上的那位先生,以后该没有发疯罢!” 小和尚骂了他几声“胡说!”就跑上楼来问我要 不要会他一面,我摇了摇头只给了他些过分的工钱。 这一个秋天,虽则为了这一件事情而打断了我的 预定的工作,但在第二年春天出版的我的一册薄薄的 集子里,竟添上了一篇叫作《十三夜》的小说。小说 虽则不长,由别人看起来,或许也不见得有什么好处 ,但在我自己,却总因为它是一个难产的孩子,所以 格外地觉得爱惜。 过了几年,是杭州大旱的那一年,夏天絮妻带子 ,我在青岛北戴河各处避了两个月暑,回来路过北平 ,偶尔又在东安市场的剧园里看了一次苟慧生扮演的 《杨云友三嫁董其昌》的戏。荀慧生的扮相并不坏, 唱做*是恰到好处,当众挥毫的几笔淡墨山水,也很 可观,不过不晓得为什么,我却觉得杨云友总不是那 一副相儿。 又是几年过去了,一九三六年的春天,忽而发了 醉兴,跑上了福州。福州的西城角上,也有一个西湖 。每当夏天的午后,或冬*的侵晨,有时候因为没地 方走,老跑到这小西湖的边上去散步。一边走着,一 边也爱念着“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好是杭州”的 两句成语,以慰乡思。翻翻福州的《西湖志》,才晓 得宛在堂的东面,斜坡*地的西北方,旧有一座强小 姐的古墓,是很著灵异的。强小姐的出身世系,我也 莫名其妙,但是宋朝有一位姓强的余杭人,曾经著过 许多很好的诗词,我仿佛还有点儿记得。这一个强小 姐墓,当然是清朝的墓,而福州土著的人,或者也许 有姓强的,但当我走过西湖,走过这强小姐的墓时, 却总要想起“钱塘苏小是乡亲”的一句诗,想起里湖 一角落里那一座杨云友的坟亭;这仅仅是联想作用的 反射么,或者是骸骨迷恋者的一种疯狂的症候?我可 说不出来。P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