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功夫丛书:梁氏形意拳

百家功夫丛书:梁氏形意拳
作者:
出版社: 北京科技
原售价: 129.00
折扣价: 80.00
折扣购买: 百家功夫丛书:梁氏形意拳
ISBN: 9787571437855

作者简介

杨立德(1910-2002),天津人,自少年时便师从武林大隐梁兴华老先生入室弟子郭汉之先生学艺。杨先生深得梁氏功法三昧,技击发人,脆巧狠准,其枪技尤得梁氏精髓。 曾在1952年、1953年全国武术比赛中,以“形意铁笔”“八式拳”“三合对剑”等项目获奖,一时记者采访、报刊载文,名闻海内。 先生淡泊名利,为使武术得以流传,笔耕不辍,留下武学巨著,泽被后生。

内容简介

7月1日 内中的变化是最重要的,但一般练拳之人多注意外形(当然,外形不正确也是空练),而对“意”不甚注意或不十分明了。形意拳有“内三合”之说,从“内三合”的说法,人的力气是由中发出,不只是外形的力, 所以说“内劲”(多参看“内动法”)。 某天我去老师家,老师对我说:“你的身中有东西,应当在比手时以 ‘放胆即成功’大胆直进。”回家后我想,早年我出手伤人都是放手就打, 现在年长了,总怕伤人,力求安全,故总是打不远。但有时一急,往往将人打出丈外,这是什么原因呢?结合老师说的“放胆即成功”,再检查 己身姿势上的缺点,初步得出结论,是“形(外)”“意(内)”二字,形得合了,意得对了,二者相结合自能成功。但这只是初步,若至高乘, 即无所谓“形”“意”,达到真意之境了。 7月28日 对于架喂,要注意万不可有分胜负之意念。架者一定不可顶力,也不要松懈,要使对方得力才好,练习日久,自有体会。 9月16日 用铁管做大竿不太合适,论重量是好,但没有弹力,不能练出撚力来。若无大竿,可用小竿练习。 练枪时,枪划小圈,人转大步。即人虽迈大步,向左或向右转去, 而枪仍是划小圈,使枪尖仍指敌人之中。向左或向右转步的同时,用正划或反划向前刺出。练常了,遇敌刺来,借势向左转步使敌枪离开我中, 同时将敌枪划出,即迅前刺,使敌来不及变式而败。向左转则刺敌胸,向右转则刺敌腹或腿。后把抬高,枪尖向下,名为地蛇,即炮枪。主要是把腿练活,手法随机应变。 形意拳之手到劲发全不费力,是意到形随,就是把人练虚空了。实际上不空,是将功夫练化了,不存心中。心如明镜,你一来即被照见。应如何击之,即随所照见之情况,自然将功夫合理地用出来,不令而行, 即把敌打倒,并不费力。所以说心中无所有,而又什么都有,外来什么就发什么,成自然之法了。 1 月17日 每天练习就按“裹胯”“合膝”踩蹬足,“沉肩”垂肘沉掌根要领,是用意不用力。夜晚睡觉忽在似醒未醒之时,觉得后背由头至足如背一大铁锅,至晨醒来,即觉背后挺直而舒服,想是脉已贯通。 12月27日 关于弓、圆、龙身等漫谈 弓、圆和龙身等名词虽异,实为一事。我的体会是,弓是弯而没有死弯,其形成半圆,龙身是身体如龙一样,龙的周身没有死弯。人身的弯(龙身)也不能做成死弯,以人身各关节而言,头和腰成为一弓即为龙,是脊骨略弯而不显露。肩圆、肘圆、手掌圆;胯圆、膝圆、足掌圆(扣);裆圆;背脊圆。因为各处都成圆形,所以叫作“龙身”。 以上所说是以弓、圆、龙身三者来形容各处关节都成圆形,并无死折弯,所以丹田气能畅达各处而无阻。反之,无论何处有折弯,气都难畅达,故形意拳以“松”“静”二字为主要。“松”能使各关节成圆,“静”能使精内敛,因为内外合一,气贯全身。内坚五脏,外壮筋骨皮肉,可祛病延年,复有击技之能。 【后记】 《梁氏形意拳》出版,师愿得尝,典籍得传,甚慰! 五十年前,恩师为拳艺传承,拓蓝复写、蜡纸油印勉成册本,以传阅保存,如今终可正式出版,广传梁氏之法、拳术真意。能为武界传道授业解惑尽微薄之力,乃恩师及吾同门多年之愿也。 世之明示练功之法、教功之验者稀,今吾师将其终生所得珍言密语具陈于书,公诸天下,广为传播,实大公无私之举,武界之幸事也 ! 出版事宜幸得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精诚相助,诸多门人聚款相帮,长国在此代恩师向诸位躬身致谢! ⊙“武林大隐”梁兴华传系形意拳械、功法、心法完整阐释。 ⊙详细讲解明、暗、化三步功夫,初、中、高习拳步骤,修、健、防练武之效。 ⊙对其他传系形意拳乃至更大范围的传统武术流派均有实用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