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文联
原售价: 66.00
折扣价: 41.00
折扣购买: 赵松樵评传/中国艺术家评传
ISBN: 9787519035853
家世篇 四代从艺 梨园世家 一、赵青山离乡学艺广福班修炼技奇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横贯中国广袤的大地, 滔滔流水,曾发出民族的欢笑,也曾见证民族的悲哀。黄 河之水像母亲的乳汁,哺育了中华儿女,有时它那滚滚洪 流又像是猛兽,给中华儿女带来灾难。 看上去如粥一样黄稠的黄河之水,流经青海、甘肃、 内蒙古、宁夏、陕西、山西、河南数省,奔泻而下,进入 下游地段的山东。它从上游裹挟着大量黄土高原的泥沙奔 腾而下,像是一匹脱缰的野马,气势汹涌,常因它任性的 横冲直撞,造成千万百姓瞬间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家破 人亡。世世代代生活在黄河**的人们抱怨黄河十年九灾 ,尤其山东省地处下游,*是重灾区,这片土地上民不聊 生,大批农民每遇灾荒,难为生计,往往不得不弃家逃生 ,背井离乡。 清同治元年(1862),山东省武城县黄岩沟小赵庄一 户人家生下一个男娃,取名赵青山(又作庆山)。他就是 本书的主人公赵松樵的父亲,“梆、黄”两兼的**戏曲 演员,艺名赵鹏飞先生。 赵青山并不知道,在他十多岁的时候,一个改变他贫 穷农民命运的机缘正在向他走来。 清光绪三年(1877)的**,小赵庄的孩子们成群结 伙,吵吵嚷嚷地簇拥着一帮人进了村,原来是一个戏班游 村串乡来到这里演出。穷乡僻壤不同于城镇都市那样遍布 戏园和戏班,农村有个戏班来演戏可是天大的新闻,特大 的喜事。“有戏班来唱戏喽”,这消息不一会儿就传遍了 全村。不论穷富,皆大欢喜。 这时的赵青山年纪约在15岁,好奇贪玩是这般大孩子 的天性,有个看戏的机会可不能错过。农民再苦再穷再累 ,也要找个穷乐呵。这不,戏台前的人群熙熙攘攘,男女 老少平*的愁眉苦脸暂时舒展开来。赵青山夹在人堆里, 两只眼直勾勾地盯着台上。啊,戏台上真是一个神奇的世 界,那吹拉弹唱敲敲打打的声音让人兴奋不已,那五颜六 色的服装让人眼花缭乱,那精彩的武功表演让人神魂出窍 ,那动人的表情让人如醉如痴。戏竟是这样的神奇,像个 万花筒一样,千变万化,真让人人迷着魔。 戏散了,赵青山还愣愣地站在那里,人们都回家了, 他却往戏台子跟前凑,直等戏班里的人收拾停当回旧庙的 住处,他才魂不守舍地回家。人虽然到了家,可是他的脑 子还在戏台上。戏班演过三两天之后就要走了,他再也忍 不住,晚上找到戏班的住处,求一个小伙子去问班主收不 收徒弟?他只看见演员们在戏台上如何地风光,却不知道 唱戏这碗饭是多么不容易吃。就说这跑江湖的小戏班吧, 唱**戏也不一定能混上三顿饱饭,收入微薄,漂泊不定 ,四海为家,破庙为宿。戏班进个新人,一时半会儿不能 顶个整人演戏,却又多一张吃饭的嘴。常言道:“十二三 ,愁死爹娘吃和穿”,“半大小子,吃死老子”。戏班无 论如何也不肯收留赵青山。他怏怏不乐地离去,但他并未 死心,已经暗暗盘算着自己的铁主意。 戏班该走了,乡亲们前来送行,依依不舍。赵青山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