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春风文艺
原售价: 25.00
折扣价: 16.50
折扣购买: 好玩的数学日记(1年级当小孩的烦恼全彩注音版)
ISBN: 9787531359784
柔萱,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北京市作家协会会员。大学毕业后,曾从事过多年的教师工作,后因为自己酷爱写作,开始专职进行儿童文学创作。 作者非常熟悉儿童的生活和心理特点,写作风格轻松幽默、生动活泼、极富儿童情趣,深受孩子们喜爱。作品多次被列入各大图书商城畅销排行榜前十。
第一章 阿布的云端王国 天刚蒙蒙亮,吉拉阿布就向山顶爬去,云雾和他一起 攀登,远处传来鸡鸣声,打破这世界的安静,他听见自己 的喘息声,湿漉漉的空气在脸上摩挲着,是那种熟悉的味 道,青草、山石、泥土和枯木混杂在一起,还有点淡淡的 牛粪味。他就是在这种味道的浸润中长到了九岁。他从来 没有走出过大山,大山是他的全部世界。一座座大山对他 来说更像一个个谜团,他喜欢在迷雾中探险,寻找神奇的 山洞,发现新奇的植物和陌生的山峰。 吉拉阿布皮肤黝黑,最引人注目的是他那双明亮的大 眼睛,纯净而清澈。他登山时像小猴子一样敏捷,他喜欢 征服大山的那种感觉,尤其对崎岖陡峭的山路情有独钟, 艰险的路能触发他攀登的激情。这里的山是没有路的,很多路都是他自己走出来的,因滚下山坡而受伤对他来说不是什么新鲜事。 快到山顶了,云雾开始和他捉迷藏,一会儿挡在眼 前,一会儿又绕到身后;一会儿遮住山路,使他看不到方 向,一会儿又闪身离去,让出一条山路。 “云雾妖精,快闪开,别挡我的路。”阿布大喊着,瘦 小的身影淹没在云雾中,他迅速地在大山里移动,好似一 只壁虎。 当云雾散去时,阿布已经站在了山顶,他恣意地翻了 几个跟头,清脆的笑声在空旷的山顶蹦跳。他明亮的眼睛 闪闪发光,仿佛是今天的第一缕阳光。 这座山的山顶非常特别,山体海拔两千七百米,有一 片辽阔的平地,夏天长着翠绿的杂草,冬天铺满厚厚的白 雪。这里是摔跤的好场地,他和小伙伴们经常在这儿一比 高下。现在正值冬末,杂草还没发芽,山顶略显荒凉。 阿布喜欢来这里是因为神出鬼没的云雾、气势磅礴的 云海、神秘壮丽的日出和日落。几乎每次来到山顶都会有 意外的惊喜,所以他和死党吉布达达给山顶起了名字,他 们讨论了两天,最后决定叫它“云端王国”。 达达和阿布同岁,他们两家都住在半山腰,房子离得很近,从小一起长大,几乎形影不离。达达比阿布壮实, 嗓门特别大,圆圆的脸蛋像石头一样结实,眼睛细长,因 为爱笑,常常眯成一条缝。 他俩曾为云端王国的“王位”争论不休。 “我是国王!”阿布用毋庸置疑的口气说。 “为什么你是国王,我才是国王!”达达坚决反对。 “我是国王,这事没商量。”阿布瞪着明亮的眼睛说。 “不行,我是国王。”达达丝毫也不让步。 “我是国王!” “我是国王!” 他们争执不休,情急之下竟然扭打起来,进行了一场 争夺“王位”之战。战斗相当激烈,他们在山顶上滚来滚 去,当时刚刚下完雨,沾了满身的大泥巴不说,衣领都被 撕坏了。不知什么时候来了一帮小伙伴在一旁呐喊助威。 后来争夺“王位”之战变成了摔跤比赛,达达战败后,又 换上莫曲杰,阿布被打败后又换上莫者布……他们已经忘 了为什么打架。在热火朝天的摔跤比赛中,两个死党搂在 一起呐喊助威。 等到下山回家时,阿布一拍脑袋,大叫一声:“国王 还没定下来,这么重要的事怎么忘了!” “哎呀,怎么办呢?我们再打一架决胜负?可是再不 回家要挨揍了。” 阿布又一拍脑袋:“有办法了,猜拳定胜负。” 最后阿布胜出,成为云端王国的国王。通过猜拳得到 “王位”,大概古今中外只有阿布一人吧。 此刻,阿布端坐在山顶上,目光雪亮,大有一国之君 的风范,顿时产生一种错觉,好像山顶的一切美景都是他 的。就在这时,云海突然出现,仿佛是由他统领的千军万 马,接着,太阳慢慢从云海中钻出来,光芒四射,云海披 上金光,不停地变幻着队形。 “阿布!” 一声呼唤把阿布从奇幻的日出中拉回来,他回头一看 是达达。 “达达,你也来了,快和国王一起阅兵。” 当然,云海就是他的士兵,或许太阳是将军,这个他 还没想好。 今早,达达早早就醒了,他去找阿布,阿布不在家, 他猜阿布准保在云端王国,他有个极其重要的消息要告诉 阿布。 “阿布,我有一个小道消息,你想不想听?”达达神秘地说。 “什么消息?别卖关子了,快告诉我。”阿布说。 “听妈妈说村子要建小学了。”达达说。 “真的吗?在哪儿建小学呀?”阿布瞪大了闪亮的 眼睛。 “就在云端王国!”达达兴奋地说。 “我的天!云端王国要发生大事情了!”阿布一高兴 蹦了起来。 《云端小学》是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获奖作家迟慧关注教育扶贫的现实题材儿童长篇小说,入选中国作家协会重点扶持项目。为真实记录大凉山山区的基础教育状况,反映广大有志青年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迟慧前往大凉山与支教老师和那里的孩子们共同生活,深入采访,创作了青年教师罗文昊深刻理解国家扶贫必须先扶智的理念,帮助大凉山学龄儿童摆脱思想贫困、确立人生目标、打开人生大门的故事,深情歌颂了为大凉山孩子点燃希望之灯默默奉献的支教老师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