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儒商

徽州儒商
作者: 编者:桑良至
出版社: 安徽师大
原售价: 36.80
折扣价: 22.10
折扣购买: 徽州儒商
ISBN: 9787567627789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二、鲍廷博的知不足斋 鲍廷博的祖父、父亲都爱好读书,他们家自然就收集 了很多图书,其中有很多好书。而且鲍廷博很孝顺,因为 父亲喜欢读书,他就在各地购买图书以满足他的需要。清 乾隆、嘉庆年间,大江南北尤其是嘉兴、吴兴等地,民间 藏书楼密布,书店、刻书坊林立,书业生意兴隆,加上杭 州富庶,读书、卖书、买书的人很多,这为鲍廷博搜寻图 书提供了方便。鲍廷博一发现好书,就不惜重金购人。日 积月累,鲍廷博收藏的图书称雄一方,成了全国知名的大 藏书家。 鲍廷博爱藏书,也爱读书,是个令人叹服的奇才。鲍 廷博有过目不忘的能力,书商把书运到他家门口,凡是他 见过的书籍,能一口说出某书的版本特征,甚至是某卷、 某页上的错别字,有人不相信,拿着书当面考他,他不用 翻阅图书,只看见古书的板口,就能回答出该书的作者是 谁、哪个年代、哪个书坊的版本、该卷书哪页有什么错别 字,都准确无误。 鲍廷博的藏书楼名为“知不足斋”,该斋名源自《大 戴礼记》中的“学然后知不足”。鲍廷博原本以这个楼名 来激励自己发奋读书,然而乾隆皇帝的皇宫内府书室的题 名也是“知不足斋”,于是有人上书控告鲍廷博,指责鲍 廷博的藏书楼名与皇帝的书斋名相同,有大不敬之嫌,不 过乾隆皇帝说他的斋名“沿鲍氏”,可见鲍廷博的地位了 。 鲍廷博的藏书楼藏书丰富,他的图书主要有三个来源 :一是购买进来的,二是传阅抄写的,三是官方或友朋赠 送的。鲍廷博家族经营盐业,积累了大量资金,他有条件 大量购买图书,特别是江浙地区知名藏书家流散在外的宋 版书、元版书。古代藏书家重视图书的版本,知不足斋以 收藏天下宋版书、元版书、写本书为主,尤其注重收藏宋 代善本书。书商深知鲍廷博爱书,只要有了古代的抄本、 刻本、稀见书,就一条小船送到乌镇杨树湾,先满足鲍廷 博的需求。京津地区的书商,则把书邮寄给鲍廷博。鲍廷 博见有好书必买。 鲍廷博原居在杭州睦亲坊,这是宋代著名图书销售商 陈起的旧居。父母离世后,鲍廷博于乾隆四十九年(1784 )搬迁到离杭州不远的桐乡县青镇杨树湾(今名乌镇杨树 浜),建造藏书楼寓居。他从57岁到87岁,31年居住在杨 树湾。杨树湾是个读书治学的好地方,魏之瑗在《鲍以文 移居桐溪》诗里说:桐溪水流滔滔,船只来往频繁,河里 荷花朵朵,装载图书的船常来这里售书。鲍氏藏书楼建在 这个偏僻安静的地方,避开了许多尘俗庸事,使得他有较 多的时间用于读书和著述。 鲍廷博常与浙江著名的藏书家交往,他们在自己或友 人的藏书楼里看书、抄书、校书,乃至谈天说地。鲍廷博 常去的著名藏书楼有赵昱、赵信兄弟的小山堂,吴焯的瓶 花斋,汪启淑的飞鸿堂,孙宗濂的寿松堂,郑氏的二老阁 和金檀的桐花馆。鲍廷博在别人藏书楼看到好书,便爱不 释手,但古代没有复印技术,他就夜以继日地抄写。 鲍廷博以收藏古籍为生平乐事,经过多年努力,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