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陕西人民
原售价: 22.00
折扣价: 13.00
折扣购买: 春琴抄
ISBN: 9787224115284
春琴,原名鹃屋琴,是大阪道修町一位药材商的 女儿,卒于明治十九年十月十四*,葬在市内下寺町 一座净土宗的寺庙内。前几*路过那里,突然萌生想 去祭拜—下的念头,于是移步寺里请求指引。一位小 和尚告诉我:“鹃屋家的坟地在那边。”随即带我走 向正殿后方。只见一片山茶花郁郁葱葱,山茶花下便 是鹃屋家历代的坟墓。然而数座坟墓中却不见春琴的 ,鹃屋家的女儿理应都是葬在这里的啊。那和尚沉思 片刻:“还有一处,应该是那里吧。”于是带我走上 东面一处陡峭的台阶。我知道下寺町东面有片地势较 高的地方,有座生国魂神社,这段陡峭的台阶就是寺 内通往那里的通道。那里有一片树木,在大阪并不多 见,郁郁葱葱枝繁叶茂,春琴的墓就在这片坡地中, 建在一处稍微平缓的空地上。墓碑正面刻着她的法号 “光誉春琴惠照禅定尼”,背面写着“俗名鹃屋琴, 号春琴,卒于明治十九年十月十四*,享年五十八岁 ”,旁边写着“门生温井佐助立碑”。虽然春琴一生 没有改姓一直姓鹏屋,但事实上和这位门生温井形同 夫妻,所以去世后才没有葬在鹃屋家的墓地而另寻他 处了吧。听这位和尚说,鹃屋家家道中落,这些年鲜 有族人前来祭拜,春琴的墓*是无人问及,可能根本 没把她当自家人看吧。 “这位施主岂不是孤零零的?”小和尚回答:“ 并非如此,住在荻茶屋的一位七十岁左右的老太太每 年会来祭拜一两次,然后是那边,你看,有座小墓。 ”说着便指向左边另外一座墓,“她一定会给那座墓 烧香献花并且留下诵经的钱。”我走到小和尚说的那 座小墓跟前一看,墓碑只有春琴的一半大,正面刻着 “真誉琴台正道信士”,背面写着“俗名温井佐助, 号琴台,鹏屋春琴门生,卒于明治四十年十月十四* ,享年八十三岁”。这就是温井检校的墓地。萩茶屋 的老妇人后文还会涉及,这里就不再赘述。温井的墓 比春琴的小,墓碑上写明是春琴的门生,可见温井希 望死后依旧恪守师徒之礼。此刻正值黄昏,红彤彤的 夕阳照在墓碑上,我在山丘上驻足远眺,欣赏着脚下 广阔的大阪市。也许难波津(大阪市的古称)这里自古 以来就是绵延的丘陵地带,从这里向西一直延伸到天 王寺附近。如今这些*木饱*烟尘之害显得毫无生机 ,满是灰尘的枯树很是煞风景,我想建造这些墓地的 时候这里还是一片郁郁葱葱生机盎然吧,即便是现在 ,市内的墓地也数这里*为清静、视觉*好了乙现在 ,身陷奇缘的这对师徒长眠于此,在夕阳中俯视着这 座耸立着无数高楼大厦的东亚第—工业城市。大阪早 已不是检校在世时的模样,可是两座墓碑却在这里诉 说着师徒二人的深情。温井检校一家信奉*莲宗,除 了检校,温井一家都葬在故乡江州*野町的一座寺庙 里。检校背弃祖祖代代信奉的*莲宗,将墓地落在净 土宗,**是为了长伴春琴。春琴在世时,早已定好 法号,选好墓碑的位置和大小。目测春琴的墓碑大约 六尺,检校的不足四尺。两块墓碑皆立在低矮的石板 底座上。春琴墓的右边种着一棵松树,翠绿的松枝伸 展开,仿佛屋顶般笼罩着墓碑。树冠之外,离春琴墓 两三尺的地方,检校的坟墓形如鞠躬侍坐一旁。目睹 此景,不禁让人浮想起检校生前毕恭毕敬勤劳侍师如 影随形的场景,如今碑石有灵,也在诉说着当年的幸 福。我在春琴的坟墓前恭谦地跪拜行礼,随后抚摸着 检校的碑石低首徘徊,直到黑暗吞没城市远方*后一 抹夕阳。 *近我得到了一本叫作《鹃屋春琴传》的小册子 ,成为开启我了解春琴之门的一把钥匙。这本书用四 号字印刷在楮树皮制的和纸上,大约三十页,也许是 为了纪念春琴三周年,弟子检校托人将恩师春琴的生 平出版成册的吧。内容用文章体记叙,检校以第三人 称的方式出现,但是素材是检校提供应该确信无疑, 可以认为其真正的作者就是检校本人。根据文中记载 : 春琴家世代号称鹏屋安左卫门,居于大阪道修町 经营药材,到春琴的父亲已是第七代。母亲出身京都 麸屋町迹部氏,嫁入安左卫门生有两男三女,春琴为 次女,生于文正十二年五月二十四*。 又写道: 春琴自幼聪颖,容貌端庄秀丽,高雅之姿无人可 及。四岁习舞,举止进退分寸拿捏**,身段优美艳 丽,舞姬犹不可及,师傅经常啧啧不已:此女资质可 成大器,名扬天下指*可待,生于良家幸兮哀兮。早 年学习诗书,进步颇快,远在兄弟二人之上。 P1-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