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刻经处/符号江苏口袋本

金陵刻经处/符号江苏口袋本
作者: 薛冰|责编:王林军
出版社: 江苏美术
原售价: 35.00
折扣价: 28.00
折扣购买: 金陵刻经处/符号江苏口袋本
ISBN: 9787558037245

作者简介

薛冰,原江苏省作家协会专业作家,现任江苏省地方志学会常务理事、南京市地方志学会副会长。著有长篇小说《城》《盛世华年》,书话集《旧书笔谭》《版本杂谈》《古稀集》,文化随笔集《家住六朝烟水间》《书生行止》《饥不择食》《漂泊在故乡》,专著《南京城市史》《格致南京》《读南京》等五十余部。

内容简介

第一节 初创艰难 金陵刻经处的创办人 杨文会,字仁山,人称深 柳大师,生于清道光十七 年(1837),卒于宣统 三年(1911),安徽石 埭(今属黄山市黄山区) 人。 杨仁山生活的时代, 中华民族正面临“数千年 未有之大变局”,无数志 士仁人,披荆斩棘,抛头 洒血,探索救亡图存、富 民强国之路。对社会现实 深感失望的杨仁山,从大 乘佛教中看到了进取精神 和救世精神,然而当时佛 教同样面临着经典缺失、 佛学不彰的危机,所以他 率先在南京创办金陵刻经 处,以刻印、流通经典为 基础,进而兼及佛教义理 研究和人才培养,以这样 的方法实现自己弘法利生 的理想。 生长于官宦世家的杨 仁山,熟谙经史,而无意 科举,自述“幼时喜读奇 书,凡道家、兵家以及诸 子莫不购置”,且学习过 骑射武术。他不仅精音韵 、历算、天文、舆地,对 当时传入中国的西方科学 知识、工程技术等也大有 兴趣。太平天国时期,其 父杨搞藻(字锦园,号朴 庵)带领全家近十口辗转 避难于安徽、江西、江苏 、浙江,屡濒于危,曾组 织民团,护卫家园,青年 杨仁山襄理其事。杨搞藻 与曾国藩为同榜进士,咸 丰十年(1860)七月携 杨仁山赴祁门入曾国藩幕 府,受命督办江西军粮事 务,杨氏家人也得以在江 西暂居。同治二年 (1863)七月杨搞藻去 世,次年杨仁山回乡葬父 ,返省城安庆后感染时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