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米故乡(精)/茅盾文学奖获奖者散文丛书

八百米故乡(精)/茅盾文学奖获奖者散文丛书
作者: 苏童
出版社: 江苏文艺
原售价: 39.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八百米故乡(精)/茅盾文学奖获奖者散文丛书
ISBN: 9787539994956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城北的桥 苏州城自古有六城门之说,城市北端的齐门据 说不在此范围之中,但我却是齐门人氏,准确地说 我应该是苏州齐门外人氏。 我从小生长的那条街道在齐门吊桥以北,从吊 桥上下来,沿着一条狭窄的房屋密集的街道朝北走 ,会走过我的家门口。再走下去一里地,城市突然 消失,你会看见郊区的乡野景色,菜地、稻田、草 垛、池塘和池塘里农民放养的鸭群,所以我从小生 长的地方其实是城市的边缘。 即使是城市的边缘,齐门外的这条街道依然是 十足的南方风味,多年来我体验这条街道也就体验 到了南方,我回忆这条街道也就回忆了南方。 齐门的吊桥从前真的是一座可以悬吊的木桥, 它曾经是古人用于战争防御的武器。请设想一下, 假如围绕苏州城的所有吊桥在深夜一起悬吊起来, 护城河就真正地把这个城市与外界隔绝开来,也就 把所有生活在城门以外的苏州人隔绝开来了。所幸 我没有生活在那个年代,事实上在我很小的时候齐 门吊桥已经改建成一座中等规模的水泥大桥了。 但是齐门附近的居民多年来仍然习惯把护城河 上的水泥桥叫做吊桥。 从吊桥上下来,沿着一条碎石铺成的街道朝北 走,你还会看见另外两座桥,首先看见的当然是南 马路桥,再走下去就可以看见北马路桥了。关于两 座桥的名称是我沿用了齐门外人们的普通说法,我 不知道它们是否有更文雅更正规的名称,但我只想 一如既往地谈论这两座桥。 两座桥都是南方常见的石拱桥,横卧于同一条 河汊上,多年来它们像一对姐妹遥遥相望。它们确 实像一对姐妹,都是单孔桥,桥孔下可容两船共渡 ,桥堍两侧都有伸向河水的石阶,河边人家常常在 那些石阶上洗衣浣纱,桥堍下的石阶也是街上男孩 们戏水玩耍的去处。站在那儿将头伸向桥孔内壁观 望,可以发现一块石碑上刻着建桥的时间,我记得 北马路桥下的石碑刻的是清代道光年间,南马路桥 的历史也许与其相仿吧。它们本来就是一对形神相 随的姐妹桥。 人站在南马路桥上遥望北马路桥却是困难的, 因为你的视线恰恰被横卧两桥之间的另一座庞然大 物所阻隔。那是一座钢灰色的直线形铁路桥,著名 的京沪铁路穿越苏州城北端,穿越齐门外的这条街 道和傍街而流的河汊,于是出现了这座铁路桥,于 是我所描述的两座桥就被割开了。我想那应该是六 十年以前的事了,也许修建铁路桥的是西方的洋人 ,也许那座直线形的钢铁大桥使人们感到陌生或崇 拜,直到现在我们那条街上的人们仍然把那座铁路 桥称做洋桥,或者就称铁路洋桥。 铁路洋桥横亘在齐门外的这条街道上,齐门外 的人们几乎每天都从铁路洋桥下面来来往往,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