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政治——社会学角度之阐释/国外城市政治学经典译丛

城市政治——社会学角度之阐释/国外城市政治学经典译丛
作者: [英]彼得?桑德斯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40.60
折扣购买: 城市政治——社会学角度之阐释/国外城市政治学经典译丛
ISBN: 9787100197335

作者简介

彼得?桑德斯,萨塞克斯大学社会学荣誉教授,自由职业顾问,独立作家。曾任悉尼独立研究中心社会研究所主任,墨尔本的澳大利亚家庭研究所任调研经理。除《城市政治》之外,他还出版了多本著作,例如,《社会理论与城市问题》2013年、《重建业主之国:英国的房产权出了什么问题?如何根治》(2016年)、《平等行业的崛起》(2011年)、《社会流动的神话》(2010年)、《社会阶级及其划分》(2006年)。 译者简介: 夏家驷,教授,文学硕士。现任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系责任教授,广东省翻译协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历任华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英语系主任、英语专业首席教师、教学名师,历年国家社科基金通讯评委。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77级、82届毕业生,上海复旦大学外文系孙骊教授的访问学者,美国加州理工州立大学高级访问学者。2017年与时汶共同出版专著《符号?翻译?英诗》,主持翻译《一个瑜伽行者的自传》,主持编写教材《农业专业英语》,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参编译著、教材、词典和电子词典十余部,2009年翻译课程群建设与教学改革探索项目获广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二。 时汶,副教授,文学硕士,华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作为英国欧仕达大学和华南农业大学联合办学合作项目课程负责人,2003年9 月派往英国欧仕达大学交流学习 ,1997年,获华中师范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2007年9月至2008年3月,美国加州理工州立大学访问学者。发表学术论文9篇,出版专著一部,参与翻译《一个瑜伽行者的自传》,参与省厅校级各项课题6项。获华南农业大学校级十佳教师称号,校级“教书育人奖”一等奖一项,校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一项。

内容简介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数年中,英国的城市政治学似乎在走下坡路,逐渐步入老年期。有益的实证研究还在进行,特别是关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工人阶级社区生活的各种各样的研究,但是,城市社会理论停滞不前,大部分的案例研究从未超越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人类生态学家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提出的理论参数范围。然而,在过去几年中,本学科出现了某些复苏的迹象,首先是得益于大家都在日益关切的六十年代雷克斯、帕尔及其他学者研究中涉及的政治因素,还有最近以来大家对欧洲大陆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的灌输也日益重视,其中提到了有关城市和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关系的基本问题。因此,当今的城市社会学正在重新掀起激烈的、富有挑战性的理论争辩,在其漩涡中心,夹杂着一系列关于城市政治的关键问题。 本书的目的是批判性地审视一些主要的和引起争议的问题,这些争议是现在学术前沿关注的问题。第一部分有四个章节,每一章都针对最近研究中提出的一个特别的理论性或概念性问题进行讨论;第二部分的章节则以伦敦一个行政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早期的实证研究为基础来讨论这些争辩。就整体而言,本书试图回顾和评价最新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对城市政治社会学的贡献。如果我们要想挣脱束缚,避免用几年前整齐划一的新理论规范解释范围广泛的问题,并以此取代一直统治英国城市社会学的某些贫瘠实证理论,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很庆幸,我们成功地从“抽象实证主义”的牢狱中逃脱出来,我们更应该意识到“宏伟理论”这片浩瀚的蓝色海洋中深不见底的底蕴(见Mills 1959)。在下列章节中,我希望指出新的城市社会学本身就存在疑问的某些领域,希望振兴这门学科,使之不至于堕落到一系列教条主义论断和平淡无奇的解决方案之中。 本书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对英国城市政治的某些关键性问题进行批判性分析。本书梳理了20世纪70年代城市政治学论辩中心的关键性理论,并在书中通过实证分析,对这些理论进行验证,分别指出其优缺点。适合广大城市社会学爱好者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