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赛性学报告(男人篇 & 女人篇)

金赛性学报告(男人篇 & 女人篇)
作者: (美)阿尔弗雷德·C·金赛|译者:潘绥铭
出版社: 中国青年
原售价: 59.90
折扣价: 39.00
折扣购买: 金赛性学报告(男人篇 & 女人篇)
ISBN: 9787515316475

作者简介

阿尔弗雷德·C·金赛(AlfredC.Kinsey,1894-1956),美国著名性学专家,“性革命之父”,印第安纳大学生物学家,美国金赛研究所创始人。他于1948年根据调查研究成果出版了《男性性行为》,被称为《金赛报告》(国内原译作《金西报告》),五年以后,他又出版了《女性性行为》,这两个报告,合称为《金赛性学报告》。获得奥斯卡金像奖和金球奖的著名电影《金赛性学教授》便是描绘了这位传奇人物忘情投入性学研究的一生。

内容简介

对我们的批判看来出于两个主要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科学界内的门户之见。有一些心理 学家认为,性行为涉 及心理学的最根本问题,任何生物学家都不配染指。 某些社会学家则认 为,这个问题涉及社会的大部分,因此生物学家与心 理学家都不是性研 究的合适人选。一些精神分析学专家自命,除了他们 自己,谁也没资格研 究性行为。一些专业医生则坚决反对在社会调查中获 得研究资料,据说一 切此类研究都理应由临床医生在门诊部里进行。 另一个原因是,一些科学家怀疑和顾忌我们的研 究的社会效果。那 些赞成研究动物性行为的科学家们,却怀疑能否在同 样的科学基础上来研 究人类的性行为。他们认为,不论我们的资料做得多 么好,都不应该出版, 因为社会还没有准备好面对这样的事实。很多人,尤 其是性教育工作的领 导者们认为,性行为从根本上来说是一个激情问题, 而从未有过任何一种 科学研究曾经测定过激情的质与量,即使真有了这样 的科学手段,其研究 成果也很危险,不应向社会公开。 有的好心人劝我们,在实际出版本报告之前,对 研究工作严加保密。 几位科学家怀疑我们可能在面谈与资料分析中加入个 人道德评价。还有几 位科学家朋友干脆要求我们,在研究中务必赞美那些 “道德的”性行为, 务必不要使人们对通常概念中的道德行为与不道德行 为的区别产生任何 疑义。 我们在调查中曾经遇到一位宾馆经理,他拒绝谈 论自己的性经历。他 说:“因为我绝不想让任何人在我的宾馆里像脱光衣 服那样袒露内心。”其 实,上述科学家的思路与这位宾馆经理并无区别,只 不过他们没有一个能 比得上经理的风趣而已。 与我们在昆虫考察中遇到的危崖幽谷、荒漠迷沼 或者野蛮土著相比, 上述反对实在算不了什么。它们从未使我们放慢步伐 。无论何时何地,愿 意与我们合作的人,总是远远多于试图干扰我们的人 。已经有12,000人贡 献出了自己的隐秘,现在还有更多的、数以万计的人 正准备贡献。我们尤 其感谢曾经去过的528所大学里的学生们,他们贡献 极多,支持甚大,其 中有14所大学,每校就有100名以上的贡献者。 分类学的研究方法 我们的研究运用了从生物学中引进的动物植物分 类法。但是在生物 学中,分类法也有新旧之分。两者的第一个主要区别 在于选取例证的数量 的多少。旧分类法往往只选取一个或者数个例证,根 据对这例证的分析 来确定分类的标准。新分类法则要从不同的地区,每 地选取数百个例证, 整个物种要选取数万个例证,然后才能确定分类标准 。显然,新分类法更 为精确和正确。 新旧分类法的第二个主要区别在于,旧分类法只 分析研究所选取的例 证本身,新分类法则一定要分析例证所处的环境与背 景,并把不同环境中 的例证加以比较研究。也就是说,新分类法中融会了 物种受自然条件制约 的因素。 医学、精神病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人 类学以及其他一切社 会科学,都是把人类学作为一个整体的物种来研究的 。它们与生物学一样, 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如何表达人类的整体状况,这就 要求它们必须精密地 确定:一个多么大的选取例证范围,才足以科学地反 映出研究的对象的普 遍状况。 可惜,目前的社会科学还远远没有做到这一点。 大多数著作在表述 一个较大的群体的状况时,所依据的只是群体中的某 个特殊层面,甚至只 是一个或者几个个体。尽管这些层面的个体可以称为 典型的,但是它们 怎么能包括或者代表那些性别不同、年龄不同、社会 经济和宗教背景不 同、受教育程度不同的所有个体呢?即使在医学,尤 其是心理学领域中, 在手术治疗、药剂注射、生理检验以及心理治疗等具 体工作中,人们直 到如今,还在挂一漏万地或者以一代万地确定和执行 着自己的分类标准, 并结论说它普遍适用于人类这个物种。 医学、心理学和社会学领域中,有不少专家坚信 ,对一个个案的观察 或处理,能适用于所有个体。精神病学者和精神分析 学者中有不少这样的 人,尤多的是人类学者。他们沉溺于个案的细节中, 认为这可以推知一切, 就像远古哲人认为,孤零零地残存在被烧毁的城墙上 一朵小花,隐含着揭 开宇宙奥秘的钥匙。 社会学家由于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显然更注意 群体问题,更注意扩 大自己的抽样范围。但是除了他们所研究的群体往往 是特殊的,因而不能 代表人类的物种外,他们有时还会陷入另一种误解之 中,即寻求整个文化 的“社会类型”和“行为的动机”,寻求对此的“映 像”和“行为的动机”, 寻求对此的“映像”和确定其“峰值”。 在过去的十几年中,经济统计资料、农业资料以 及民意测验等方面, 开始注意运用新分类法,尤以公共卫生方面的工作做 的最好。尽管它们并 非引进了生物学的新分类法,尽管它们的抽样范围只 占研究对象的1%到 5%,但是比起社会科学的传统研究方法中,错误率 在20%到90%之间的 状况,毕竟是好得多了。 现代分类学以统计数据为其研究基础。经常有人 反对这一方法。他们 认为:统计研究所表述的“人”,是一种普遍的人或 者以平均值出现的人, 而这种“平均值的人”在现实中并无存在。因此这种 “人”并不能使我们 加深对特定人的了解,更不能取代临床医生在门诊部 里治疗具体病人时所 获得认识。 这种说法其实是对统计学研究方法的一种误解。 精确地说,统计学研 究方法是一种总体分析。它的目标和作用是揭示特定 个体与其所在群体的 其余个体之问的关系,以此来加深对于特定个体的了 解。 P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