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济沧海(挪威至巴西两万里)

再济沧海(挪威至巴西两万里)
作者: 林静
出版社: 清华大学
原售价: 59.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再济沧海(挪威至巴西两万里)
ISBN: 9787302496830

作者简介

林静,原名李麟静,天津人,1981年考入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先后从清华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1990年远赴加拿大留学,在多伦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再获硕士学位。从2005年起,林静选择了一种很多人向往却没有勇气开始的生活——和法籍丈夫克里斯一起驾驶帆船周游世界,在蔚蓝的大海里寻找生命的自由与蓬勃。林静夫妇十多年来分别驾驶帆船“同道者号”和“海友号”两次航海帆游。

内容简介

第一章 重披战甲,法国西岸再启航 再不玩就玩不动了 环大西洋帆游760天结束后,我和老公重返职场,又过起了职业丁克的小日子。我重操旧业,工作轻车熟路;老公给一家法国公司做大洋洲的地区总管,虽然职责范围比航海前窄了,但他自己觉得是个更好的选择。“同道者号”找到了爱惜她的新主人,我们彻底放手,不再替她操心。 住在海边没有船的日子不能想象,运动帆船Corsair26成了我们的新宠,这条取名“三人行”的三体船有主帆、前帆和球帆,速度能达到20节,顶风和横风行驶时一个侧翼可以高出水面,坐在上面劈风斩浪爽极了。三体船的两个侧翼可以折叠收起,整个船可以放在拖车上拉到不同俱乐部参加比赛。悉尼北部棕榈滩有个多体船俱乐部,十几条双体、三体船每周六在一起比赛,奖品是一瓶葡萄酒。“三人行”得过几瓶呢! 工作、旅行、赛船,我们的小日子简单而忙碌,一晃七八年过去了。2007年帆游结束时我跟老公约定,工作一段时间后一定再去帆游。“同道者号”760天只在大西洋转了一圈,世界上还有很多地方没有亲身造访,还有更多精彩等着我们去亲自体验,再说出血流汗、真金白银换来的经验也应该付诸实践。2013年我们先后跨入知天命之年,紧迫感随之而来。航海毕竟需要付出精力和体力,再不玩就玩不动了。于是帆游的事被正式提上日程,我们开始为再次出航做准备。 买船货比两家 首先要选艘合适的船。老公花了很长时间在网上调研。加拿大有个叫作“摩根克劳德”的网站是远海航程参引网站,宗旨是“可行的探索帆游”。“探索”的对象有未知成分,“可行”则排除了冒险因素。这种帆游虽然不像热带帆游那样舒服惬意,但也并不是艰难到不可行。两位版主有着极其丰富的高纬度航海经验,常年在加拿大东岸、格陵兰、苏格兰、斯堪的纳维亚水域帆游,网上也有西北航线、南极航线帆游的帖子。“摩根克劳德”网站会员需要交会费,否则不能参与论坛讨论,也看不到经典文章和电子书,因此愿意缴费入会的都是对帆船真正感兴趣的人。老公在这个网站“混坛子”有10年了。 “摩根克劳德”网站十分推崇法国“博莱尔”船。她是铝制船体、中心稳向板设计,吃水浅、能坐滩,最大特点是有领航室,就是把舵舱前方主帆横杠下面的防浪棚做成硬件,使它和主舱成为一体。领航室和舵舱几乎等高,大玻璃窗提供220°视角,探头则能看见主帆和前帆。如果天气恶劣或值夜班,能在温暖干燥的领航室里操作,这对水手来说无疑比天堂还要美。在同类同规模的帆船中,领航室是“博莱尔”的原创。2013年6月,一艘新造好的“博莱尔47”要下水,老公工作忙走不开,我便一个人到船厂去看个究竟。 从悉尼飞到法国布雷斯特市,再驱车2个小时到船厂所在地特雷吉耶,全程将近40个小时。第三天早上9点,我准时赴约。船厂的两位合伙人都是比利时人,他们皮肤黝黑,头发蓬乱,衣着随便,穿 T恤短裤和夹脚拖鞋。二人凑巧名字都叫让·弗朗索瓦,厂里人分别叫他们JF1和JF2。JF2是帆船设计师兼造船天才,是个真正的远洋水手,“博莱尔”就是他设计的。JF1也是个玩船高手,同时具有商业意识,曾做美洲杯帆船体验生意小赚了一笔。“博莱尔”船厂的诞生非常偶然,JF2设计出带领航室的“博莱尔”后跟JF1合资一起租工棚造船,这时来了一位买主非要买这艘船,而且把船款全部预付了,他们只好把船卖给他了。就这样来了第二位、第三位及后面的买主。“博莱尔”在市场的驱动下不断扩张,靠的是口碑和过硬的产品。2013年“博莱尔”年产六条船,和每年下水上百条船的批量船厂比,“博莱尔”属于小众精品船。JF2只负责设计不管生产,一年有几个月时间仍在帆游,船厂里的事从生产管理到市场营销都归JF1负责。 JF2的英语不太好,我的法语除了客套话就没啥存货了。JF1的英语好一些,他说话很慢,一着急还有点结巴。通过谈话,我感觉JF1聪明又犀利,属于智商和情商都很高的那种人,他真诚友善、毫无矫饰。JF1花了两天时间向我详细介绍了“博莱尔”的整个生产过程,先是参观厂房,当时厂房里有五条船,从裁剪成套的一堆铝板、完成焊接的船壳、初具规模的船坯到将近完成的成船,五条船打造程度不一,我们挨条船看。这个过程让我了解了整条船的结构,JF1对“博莱尔”的优点如数家珍,听得我频频点头,心里赞叹不已。 一条崭新的“博莱尔47”正在交付服役过程中,一上船我就彻底折服了。那个领航室太酷了,我坐在领航室的导航桌前久久不愿离开,在海上坐在这里值班将会多么惬意啊!我给老公写了一份长长的报告,汇报这两天的所见所闻,除了表达对领航室的一见钟情外,我还列举了此船的二十几项优点,包括焊接加固技术、梯形半截龙骨、全船超强绝热配置、简单的燃油暖气等。缺点只有三项:一是厕所狭小,不能和淋浴分开;二是交船时间长;三是船厂生意完全依赖两位合伙人,没看到他们培养能干的接班人,一旦两个人闹分家或一个人甩手帆游去了,船厂的运作将受到很大影响。 同年9月我跟老公一起造访“博莱尔”船厂,可惜当时没有下水服役的船可参观。JF1同样用了大半天挨条船为我们展示讲解,然后花几个小时一一介绍船上的各个功能。老公基本同意我报告里的内容,另外觉得“博莱尔”舷窗太小,领航室一圈大玻璃窗不能打开通风,就像个阳光房,船舱里一定很闷热,适用于高纬度冷天气,却不大适用于热带水域。JF1建议给领航室度身定制一套反光隔热窗帘,船在锚地或靠岸停泊时舱外有遮阳盖,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闷热,也不算太大的问题。至于卫生间狭小的问题,JF1建议一个卫生间做厕所用,另一个做淋浴用。但是当时下订单要到2015年6月才能交付船。鉴于这种情况我们必须尽快做出决定。 2013年10月底船厂又接了一两个订单,交船期推到2016年3月了,老公利用出差机会再次造访船厂。第一次登上成品船,老公发现“博莱尔”的一个致命缺点:船舱太矮!由于设计了领航室,船舱的高度受到了限制,舱内大部分空间的限高是180厘米,只有几个开窗的地方达到190厘米。老公的身高是183厘米,穿着鞋在舱里走动得猫着腰。这可不行啊!船作为我们的家一定要舒适,整天缩头缩脑的,时间长了脊柱受不了。再看看两位JF,都是拿破仑似的小个子,原来人家的船是给中等身材的人设计的!老公跟两位JF商量增加舱内高度的方法,结论是舱内部分地板可以下调,但这样会增加几个台阶。我们觉得在船舱里走路深一脚浅一脚的终归不妥。我的狂热刹了车,“博莱尔”就这样被忍痛放弃了。 任何船都有优缺点。选船是一个折中选优的过程,除了必备功能,其余的要根据轻重缓急进行取舍。对于我们来说,铝船、坚固、吃水浅、能搁浅是必要条件。自从我了解了“博莱尔”,领航室慢慢也变成了必要条件。 消息灵通的老公早听说另一家船厂“加西亚”在打造一款不同设计带领航室的铝船:“加西亚探索45”。一号船船主是帆游泰斗吉米·康奈尔,船就是根据他的要求设计打造的。2013年10月底老公参观“加西亚”船厂,一号船的船壳只焊接了一半,虽然电脑上有图纸,但船最后是个什么样子只能凭想象。仅凭几张图纸和一堆铝板,老公心悦诚服地接受了她。“加西亚探索45”一定有过人之处,让一向谨慎的他使出浑身解数说服我,但我已经深深爱上了“博莱尔”。 “加西亚探索45”具备所有必备功能:铝船,吃水浅,中心稳向板设计,可以坐滩,与沙龙合二为一的领航室,导航桌面向船艏,视角平视甲板,环视角度达到270°,抬头可以看见主帆和前帆的状况,另外沙龙设计宽敞明亮,类似双体船沙龙设计,住在里面一定很舒适。 “加西亚”船厂规模大、专业性强,能保障造船质量的稳定性。和“博莱尔”水手老板不同的是,“加西亚”两位当家人不是来自船舶行业。总裁史蒂芬曾在一家全球著名的管理咨询公司任高管,总经理伯努氏曾在投资银行做融资高管。两个人都是业余玩船,一个偶然的机会进入船舶行业,于是他们所擅长的金融管理、市场营销、客户服务等知识就派上用场了。船厂的运营给老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车间干净有序,每个部件都记录在案,小到螺丝钉大到马达都能在电脑记录里查到批号信息,质量认证体系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该集团公司除了“加西亚”,还生产其他型号的船,如铝船“阿鲁阿”,双体玻璃钢纤维船“乌特梅尔”,集团内部有制造不同船舶的经验,资源丰富,便于共享。总的来说,“加西亚”船厂实力远远强过单枪匹马的“博莱尔”。 老公信任“加西亚探索45”蓝图设计的灵魂人物吉米·康奈尔。说起吉米·康奈尔,没有航海人不知道他编写的《世界航海路线大全》,那是帆游必备工具书。吉米1940年生于罗马尼亚,后在英国留学并定居,早年职业为记者。1975年吉米带着英国妻子和两个年幼的孩子开始帆游,至今已经环球三周有余,共计20多万海里。吉米发挥他记者的优势,悉心收集、记录所走路线的方方面面,编撰成书。《世界航海路线大全》信息非常准确,一版再版,深受航海人的信赖,对推广帆游生活方式做出了很大贡献。20世纪80年代下半叶,吉米将从欧洲去美洲的帆船组织起来,创立了“大西洋横越大行动”(ARC),受到帆友的热烈响应,近40年来经久不衰。吉米接着又组织了环球帆游“蓝色星球探险大行动”等集体越洋帆游活动,2005年“同道者号”参加ARC时,我们就在大加那利岛听过吉米的讲座。 我们上一条船“同道者号”也是跟随吉米·康奈尔的船选择的。“同道者号”是Ovni395,吉米的“探险者号”是Ovni43。吉米在他的文章中对Ovni平底铝船赞美得无以复加。实践证明吉米绝对没夸张,760天“同道者号”以她卓越的品质赢得了我们的真心喜爱。Ovni43是成品船,并不是为吉米定制的。这一次“加西亚”船厂和吉米一起联手打造“加西亚探索45”,吉米把他一生的经验和他对帆船深刻的理解都倾注在了蓝图里,其结果应该不会令人失望。 面对老公强大的游说攻势,我提出了两点质疑。我的第一个疑问是“加西亚”的舱顶足够结实吗?“加西亚”铝板和玻璃钢纤维二合一的造船理念缘于“阿鲁阿”船厂,帆船设计师认为没有必要整个帆船全部用铝材,在受力较小的部位用玻璃钢纤维代替,这样可以在保证铝船优势的前提下把船造得更实用美观,同时减轻船的重量,使船的重心更低。“阿鲁阿”二合一船的出现,从根本上动摇了Ovni的市场份额,短短10年间,Ovni从年产50艘船的顶峰一落千丈,令人痛心的是Ovni船厂2014年宣布破产。 仔细看“加西亚”的船舱结构,除了船舱四壁用铝材之外,舱顶部分有一个十几公分的铝沿“包边”,它保证了舱顶受力均匀地传递到船身,玻璃钢舱顶铆在这个“包边”上,只要能承受劈头盖脸砸下来的海浪,足够坚固就可以了。在讨论这项指标时,船厂方面表示,吉米·康奈尔的一号船用的是玻璃钢舱顶,如果我们实在对玻璃钢舱顶不放心,船厂可以单为我们的船制造全铝舱顶,但这样一条船的重量分配有所改变,重心提高,行驶时可能颠簸摇晃得更厉害。我想如果信任工程设计人员的算法,就没有必要换铝舱顶了。 “加西亚”的桅杆固定结构是舱顶固定槽。桅杆固定在舱顶上,舱顶下面是一根很粗的金属管直通到舱底,这样桅杆受力分两段传到船身。与一根桅杆直接通到底的龙骨固定方式相比较,舱顶固定受力更均匀,舱顶密封性能也更好。“加西亚”舱顶桅杆固定槽铝板结构非常坚固,几层铝板焊在一起,远比普通玻璃钢纤维船的桅杆结实。“博莱尔”桅杆也是舱顶固定的,在这一点上二者不分上下。 我的第二点质疑是“加西亚”船舱玻璃窗的角度。普通船的船舱大多是流线型,舱壁前方和甲板呈锐角,但“加西亚”的舱壁前方一玻璃窗和甲板呈钝角,不仅外观看着与众不同,受风阻力也有所增加。船厂解释开窗角度呈钝角为的是减少反光,所有机场指挥塔的玻璃窗都是钝角的,大型货轮飞桥上的指挥塔玻璃窗也都是钝角的。另外,由于玻璃窗高出甲板不多,受风阻力增加幅度并不显著,向外延伸的玻璃窗也使舱内空间增加,更加敞亮。 技术上的利弊得失可以无休止地讨论下去,但该做决定时不能拖拖拉拉、患得患失。经过将近半年深入而细致的调研,最后“加西亚探索45”胜出,她将带着我们再一次征洋跨海。我们2013年年底下了订单,交船日期定于2015年4月。“博莱尔”船厂有些遗憾,但两位JF先生非常有风度,说通过大半年的接触非常喜欢我们,并真心希望在世界的某一个角落帆游时与我们不期而遇。 用阅读一本书的时间 领略挪威至巴西的两万里 二次踏上帆游之路 看中法伉俪如何品味沧海之趣 航海对我们来说是手段并非目的,以船为家只是一种旅行方式,是随波漂流地看世界,有些地方除了行船,别的旅行方式很难到达,所以我们非常珍惜这难得的机会。 ——林静